《语言的结构设计》述评

2015-03-16 00:48广东工业大学王和玉
外文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词项句法结构句法

广东工业大学 王和玉

《语言的结构设计》述评

广东工业大学 王和玉

Stroik & Putnam的新作《语言的结构设计》继承和发展了他们多年来探索的存活最简句法(survival mi-nimalism),颠覆了Chomsky关于语言结构的设计。该书从概念必要性出发,主张狭义句法(包括词库、词汇序列、计算系统)内嵌于应用系统之中。这种新型的语言结构观为语言起源和习得提供了激进而新颖的见解。该书主要包括3项内容:1)以生物和物理法则为基础,为人类语言设计了新的结构;2)探索了语言演变和进化生物学之间的联系;3)利用存活最简句法为附加/修饰结构和并列结构提供了全新的分析。

语言的结构设计;概念必要性;存活最简句法

1.引言

近十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语言的起源与进化问题,标志着真正的生物语言学转向。形式句法近期倡导的最简方案(The Minimalist Program)也主张语言研究与进化科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融合,即超越解释的充分性(Beyond Explanatory Adequacy),解决人类语言机制如何在短时间内进化至复杂运算和交流系统的“达尔文问题”(Darwin’s Problem)。Stroik & Putnam的新作《语言的结构设计》继承和发展了他们多年来探索的防崩溃语法(crash-proof grammar)与存活最简句法(survive-minimalism),更新了Chomsky关于语言结构的设计。该书采纳图灵的科学理念,从概念必要性出发,主张狭义句法(包括词库、词汇序列、计算系统)内嵌于应用系统之中。这种新型的语言结构观为语言起源和习得提供了激进而新颖的见解。该书主要包括3项内容:1)以生物和物理法则为基础, 为人类语言(FL)设计了新的结构;2)探索了语言演变和进化生物学之间的联系;3)利用存活句法为附加语/修饰结构和并列结构提供了全新的分析。除序言外,全书共分7章。下面先依次介绍各章节内容,再做简要评论。

2.内容简介

序言。作者主张重新设计语言结构。生成句法与物理学都要解决(非)局域性的问题。若沿用伽利略的办法,只能在已有的结构内改造相关法则和规律;但现代物理学采纳图灵的思路,从结构本身寻找答案。生物学的内在制约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和适应论等外部因素不能解释语言的进化,生物体形式和结构的发展受制于数学和物理规律。该书彻底摆脱目前流行的牛顿风格式的最简句法探索,转向对语言结构本身进行思考和改造。作者主张语言是弧线(curved)而非平面(flat)的,是内在规则制约(constrain-based)而不是适应(adaptationistic)外部条件的结果。作者提出两个核心主张:1)FL位于应用系统之中,其进化受制于应用系统;2)语言结构的进化受内在条件制约,句法运算与其他生物学操作一样,遵循局域性条件。

第一章,生物语言学转向。Chomsky主张FL中词库、运算系统、SM与C-I界面是相互独立的模块。该语言结构存在3个问题:1)未反映生物发展受内在因素制约的思想,若计算系统必须满足外部应用系统条件,显然是外部适应论;2)设立界面将结构与意义分离,缺乏概念必然性;3)无法正确反映两个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应用系统先于运算系统而存在,两者必须关联;否则,无法解释动物和原始人类的交流。作者主张FL内嵌于应用系统之中,不然无法解释语言的进化。两种语言结构观的区别图示如下:

(1)

a.The Structure Design of L by Chomsky

b.The Structure Design of L by Stroik & Putnam

第二章,词库的结构。作者认为,词项是有层级结构的特征组合/矩阵,分为选择性/次范畴特征(SUBCATegory feature)和被选择/范畴特征(CATegory feature)。词项直接与应用系统联系,其特征都能被应用系统解读。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原始词库(protolexicon)应被包含在应用系统之内;前人类语言(protolanguage)的词项已经包含简单的特征矩阵。随着人类大脑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概念和属性被切分,词项的特征也进一步丰富,增加了新的范畴和次范畴特征,促进了人类语言的产生。作者认为,正是词项(次)范畴特征的形成,将结构简单的前人类语言变为递归性的、形义特征分离的人类语言。分布形态学(Distributed Morphology)强调句法结构对词项意义的决定作用,把词项的语义解读完全推给界面,这显然不合理。如果词项没有(次)范畴特征,句法运算便无法启动。词项通过特征互动和匹配的方式驱动、维持和结束句法运算,以生成复杂的句法结构。如果将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全部归因于运算系统,不考察词库的平行发展,则很难解决达尔文问题,即运算的复杂性如何在短时间内进化完成?总之,FL的复杂性应归因于词项特征的发展。

第三章,词汇序列的构建。词汇序列(NUM)仍有必要存在,为拷贝后的词项提供短时记忆区,和运算系统一起动态搭建句法结构。NUM的组建并非一次完成,而是与句法运算同时进行。NUM不可能外在于运算系统,从词库拷贝的词项进入NUM和运算也不是盲目的,NUM与运算系统持续联系,满足运算系统以及生成的句法结构的特征匹配要求。将NUM与运算系统分开是目前语言结构设计的严重缺陷,因为这样使得运算系统庞大低能,生成大量不能被应用系统解读的句法结构。作者指出,NUM也不是唯一与运算交互和联系的工作区(workspace)。实际上,NUM只是工作区的一部分,相当于工作台(workbench)。工作台可暂时容纳运算生成的句法结构;这些句法结构可作为整体再次参与运算,匹配其仍然存活的特征,但其内部成分无法参与后续运算。

第四章,拷贝与计算系统。拷贝本质上是将原始材料复制到另一个镜像领域的过程,对语言的起源和习得起关键作用。句法结构的建立需要两类拷贝操作:一类拷贝(CoN)将词项复制到NUM,另一类拷贝(CoSD)将NUM中的词项复制到运算中。词项的特征矩阵都包含范畴特征,也可能含有次范畴特征和应用系统特征(PSFs)。运算以特征匹配的方式进行,所有特征都必须在运算中有效匹配,才能组合成能被应用系统解读的句法结构。特征矩阵有层级结构,即FM=>>>,运算中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逐次匹配特征。基于特征匹配和拷贝操作的句法运算表述如下:

(2)TheCopy-to-SyntacticDerivation(CoSD)operation:

Copy{α>, [SD1 >]}→[SD2 α SD1] , where k=n or m (depending on which feature is higher ranked).

存活最简句法能解决目前最简句法运算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存活最简句法中的拷贝是从NUM到句法推导的跨领域操作,不发生在推导内部,取消了移位操作。拷贝和特征匹配为句法运算的启动、持续和终结提供了有效机制。由于摈弃了移位,移交等句法操作,存活句法大大简化了句法运算,减轻了习得负担。存活句法产生两个结果:1)边缘性特征(EF)不是纯粹的形式特征,而是具有语义内容的特征矩阵中层级最高的特征。这样不仅能解释有关移位现象,还能避免运算往回看的缺陷,回避了有些EF无语义内容的概念性问题;2)句法运算总是左向拓展句法结构,这也符合经济原则。

第五章,对具体句法结构的推导。作者将新的语言结构设计和句法运算理论应用到具体的语法结构分析中,包括填补词结构(expletive constructions),附加/修饰结构和并列结构。填补词特征贫乏,没有次范畴特征,只包含应用系统特征PSFs,所以句法分布有限。题元关系与修饰关系不同:前者基于范畴特征的匹配建立句法关系;后者是基于语义上的选择关系,不需要句法运算建立。基于存活最简句法,附加结构的修饰关系在NUM里建立,这样可以解释论元和修饰语在语义约束方面体现的差异。并列结构特征矩阵中的特征是变量,依据并列成分的特征而取值。因为本身缺乏驱动运算的特征,无法让运算有效维持,第一个并列成分生成后,运算暂停,连接词的拷贝重新启动运算。并列结构加合的性质是第一个并列成分搁浅后重新再以附加的形式进入运算的结果。因此,并列结构中的并列成分有既对称又不对称的句法表现。

第六章,应用系统的解读。运算生成的句法结构如何被应用系统解读?由于词库只包含应用系统特征,运算系统只通过拷贝构建结构,生成的句法结构都能被应用系统解读。应用系统不仅解读词项包含的特征信息,还要解读词项通过特征匹配搭建的结构关系。虽然最后生成的句法结构要被两个应用系统解读,但每个系统只负责解读与自身相关的特征。存活句法建构的句法结构能解释解读时呈现的各种约束和辖域的关系。实际上,没有所谓的句法操作,也没有界面或移交操作。词汇特征之间的内部联系,使得句法关系成为可能;句法运算是词项特征复杂化的副产品。存活最简句法生成的句法结构同时就是可解读的语义结构,每次特征匹配所建构的句法结构都增加了语义,一方面体现了新戴维森语义学的语义合取观,同时突破了语义学中只能通过谓语化(predication)拓展语义的限制。

第七章,结论。存活最简句法与标准最简句法有两个根本的区别:一是语言结构的总体设计,二是生成句法结构的运算机制。通过把句法系统置于应用系统之中,存活最简句法解释了FL在短时间内进化的达尔文问题。前人类语言与人类语言的结构完全一样,词汇特征矩阵的微小变化促成了FL的产生。具体而言,正是(次)范畴特征的出现,使形义特征分离且无限递归的人类语言成为可能。标准最简句法容忍崩溃,运算和界面不堪重负;而存活最简句法只需要基于特征匹配的拷贝操作,防止崩溃,因此更简更优。

3.简要评论

3.1 生物语言学视角下的最简探索

最简方案强调语言学的生物学转向,认为专属语言的操作和规律应降至最简,以解释语言的进化问题。但如果FL独立于应用系统,是满足应用系统条件的最优设计,其语言观仍然是适应性的。目前的最简句法理论探索大都接受了Chomsky设计的语言结构,关注语言运算系统如何生成句法结构,以满足应用系统的可读性条件,少有质疑语言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合理解释语言的进化和习得问题,满足简单一致、自然雅致的理论追求,作者以最优最简的理念重新设计了语言结构。理论上,该书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语言学探索,即系统的结构设计不仅必须服从物理和数学的法则,也必须解释语言进化问题。这种探索体现了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Kuhn 1962: 52-53)的科学哲学思想。

把句法当作词项特征进化的副产品,将句法关系转变为词汇关系,消解了词法与句法的分界问题;主张FL内嵌于应用系统中,化解了运算与应用系统的接口问题;句法结构的生成只依赖拷贝,取消各种移位操作和限制条件,杜绝了推导的崩溃。总之,该书是名副其实的最简探索,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语言结构和运算的经济性。

3.2 对结构与意义关系的妥善处理

语义问题一直是生成句法发展的瓶颈。论元结构、约束理论等都涉及语义问题。最简方案取消了冗余的句法层面,将语义问题交由界面系统处理。实际上,词项包含题元信息,语义信息的处理不能脱离词库,而关于约束、辖域和语篇等语义问题也和应用系统联系紧密。鉴于结构和意义的不可分离性,Hinzen(2009)否定存在独立的语义界面,主张句法与语义同时生成;“结构是意义的骨骼,不是意义的外衣”。不同于Chomsky(2013)主张的集合合并的句法运算理念,宁春岩(2012)提出序偶合并的句法操作原则,也否定独立于语音形式的FL层面的存在,强调了语音与意义的不可分离性。

作者重新设计的语言结构将FL内置于应用系统,词库和运算都是应用系统的一部分。词项的特征矩阵中同时包含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两种特征都是可解、可见、促成句法结构生成和解读的工具性特征,需要匹配组合,驱动运算,但被不同的应用系统解读。语义特征也需要在句法运算中进行匹配和组合,结构与意义同时生成。这样,作者既揭示了人类语言形义分离的特点,又实现了形式和意义的有机统一,妥善地解决了结构与意义的关系问题。

3.3 对语言事实的全新分析

句法运算与题元信息的关系微妙难解:一方面题元信息必须参与运算,以解释名词与谓词之间的共现和选择关系;同时运算又不能对题元信息过于敏感,因为同一谓词可以允准不同题元,且同一名词性成分可以被允准不同的题元角色。存活句法主张谓词的次范畴特征中不仅包含需要与之匹配的名词性论元的范畴特征,还包含相关名词性成分的题元角色的补充信息。但名词性成分的词汇特征中不包含题元角色,因为在与谓词合并前,它们可被允准任何题元角色。这样,推导不一定从谓词开始。这一点可得到生物语言学的支持:原始语言不必从谓词开始;孩子习得和产出语言也往往始于名词。总之,该书较好地化解了句法处理题元信息的困境,也为填补词结构提供了合理的分析。

作者阐述了论元关系和修饰关系的异同,认为后者不依赖句法结构得以解读。换言之,附加结构进入运算前在NUM中得以组建后,再与被修饰对象作为整体参与句法运算。作者在NUM中分出工作台,揭示了附加结构、晚合并、并行推导和左分支条件(left branch constraint)等各种语言事实。另外,作者对并列结构的分析也能解决其他理论无能为力的问题,展示了新理论的优势。

3.4 存在的问题

该书对语言结构的新设计诚然新颖,也有理论和实际语料的支撑;基于存活最简句法的运算也的确呈现出最简效果,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同样显而易见。首先,词项的特征矩阵庞大繁杂,无法穷尽。其次,以什么标准确立一个词项的特征?词项的特征是否呈现跨语言的差异?这些特征如何按层级排列?哪些特征需要参与运算匹配?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罗在D. 3,3,58(《告示评注》第71卷)与D. 3,3,59(《普劳提评注》第10卷)中明确指出,对他人财产的概括的自由管理(libera administratio rerum generaliter commissa)包括了(即使未明确授予)一整套的工具性活动,如收取债权、支付债务、缔结更新协议与互易。他在D. 3,3,60(《解答集》第4卷)中说,只要没有在概括的委任契约中特别指明,便不包括就争议作出和解的权力,其结果是,未核准该项和解的委任人就其主张提起诉讼,不会受到阻却。

关于并列结构的具体推导也还存在漏洞。首先,既然NUM与运算系统动态平行运作,被拷贝进入NUM的词项必定要满足句法结构的特征匹配要求。那么连接词and何以从词库中被拷贝到NUM中?拷贝的动机何在?其次,既然并列成分之间的组合不依赖特征匹配的关系进行,为何不能像附加语一样在NUM中处理?关于List Copy,还有待深入阐述。

关于语言结构的重新设计可能还会带来很多实际语言分析的问题。尽管作者基于语言结构的新设计和存活最简句法对并列和附加结构进行了新颖的分析,但其理论的生命力有待更多语言事实的支撑。最后,两个应用系统的结构、内容和互动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否则,内嵌其中的FL便无法深入研究。

Chomsky, N.2013.Problems of projection [J].Lingua130 (18): 33-49.

Hinzen, W.2009.Succ+Lex=Language?[C] // K.Grohmann (ed.).Interphases:Phase-TheoreticInvestigationsofLinguisticInterface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5-47.

Kuhn, T.S.1962.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utnam, M.(ed.).2010.ExploringCrash-ProofGrammars[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Stroik, T.2009a.LocalityinMinimalistSyntax[M].Cambridge: The MIT Press.

Stroik, T.& M.Putnam.2013.TheStructuralDesignof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宁春岩.2012.MP句法中的集合合并与序偶合并 [J].现代外语 (3): 221-229.

(责任编辑 李淑静)

通讯地址: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研究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4XWW18)和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5ZS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H043

A

2095-5723(2015)04-0091-05

2015-09-17

猜你喜欢
词项句法结构句法
奥卡姆和柏力对简单指代划分的比较*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自然种类词项二难、卡茨解决与二维框架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语料库驱动下的外语词汇教学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
依据语篇中多层次信息的句法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