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015-03-17 10:43蒋俊梅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可行性研究体验式教学

蒋俊梅

(河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高校英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蒋俊梅

(河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

摘要:在基于建构主义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体验式教学中,学习者不再被动接收信息,而是在自身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和意义。体验式英语教学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变革,丰富了体验式教学理论,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很多特点和优势。体验式英语教学旨在构建新的外语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体验式学习;英语教学;可行性研究

一、引言

体验式教学理论是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学等不同领域的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1]在哲学中,体验哲学认为,身体经验是人类的概念、推理、范畴和心智形成的基础。人类语言离不开具体的体验和感知,由于语言符号是遵循着“现实—认知—语言”的进展程序,在很多情况下,语言所表示的概念和意义是有理据的,而通过“体验”去发现语言符号背后的像似性,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在心理学中,所谓体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不仅涉及各种心理因素的共同参与,而且还和个体的各种心理功能,如情感、想象、感悟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参与体验的个体首先去感知并理解事物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这种深刻印象会使个体通过与自身经历关联产生深刻的领悟,从而融入一定的情感和态度,并促使意义的产生。德国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能无视学生的体验性,教育活动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好人的潜力并实现它。[2]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过程中、体验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尝试和体验。

教育部2004年组织研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四套《大学体验英语》教材。[3]编写这一系列教材的理念与体验哲学的核心理论是基本吻合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学习英语,在“体验英语”过程中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外语。2007年4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启动了“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的招标工作,旨在丰富“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构建新的外语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原则和理论依据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体验式教学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创造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亦或一种通过参加具体的实践活动去获得自己的体验的教学方法。

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4]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再被动接收、积累、存储和提取信息,而是在自身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和意义。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体验式教学遵循着如下两条教学原则:首先,学习任务必须是真实的;其次,学习过程必须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较之于传统英语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二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验式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创造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或氛围,呈现抑或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在亲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

三、体验式教学的特征

在基于建构主义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体验式英语教学中,学习者不再被动接收信息,而是在自身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和意义。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法,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法,具有很多特点和优势。具体来说,它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一味的单向的知识传递者,而是教学过程中的中介者,成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工具之一,其重要作用在于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丰富的学习情景资源,尽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渴望,并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第二,体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体验式教学尊重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个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相同的经历和知识有不同的体验和领悟,这就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逐渐提高学习者的申辩能力。使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热情自然被点燃,从而获得自我发展。

第三,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式教学强调体验的过程,提倡寓教于乐的快乐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体验式情景下,学习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才能达到领悟的结果。

第四,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性,意义构建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交互性;体验式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外部资源之间相互交流的环境,而这对于知识意义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

四、体验式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和可行性

体验式教学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相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只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全方位的大改变,具体而言,这种改变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改变

为了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体验式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所谓完整的人是指知识丰富、人格健全、个性独特的人。这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仅仅局限于将高校学生培养成为熟练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知识精英的单一目标。

2.教学主体的改变

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在体验式教学中,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当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间的互动,要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作用更加明显,改变传统教学中简单的师生“授与受”关系。

3.教学内容的改变

研究表明,我们只能记住所阅读信息的10%; 所听到信息的20%; 但却能记住所经历过的事的80%。Montessori, 一位意大利女医学博士,曾说: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Tell me,and I will forget,show me,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因此,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内容应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体验式教学强调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因为通过自身直接体验感受而获得的知识和意义理解的更透彻,掌握的效果和程度也会更好。二是体验式教学有着丰富和宽泛的教学内容,既包括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过程和方法的体验,还包括情感的提升等多个方面。

4.教学过程的改变

教学结果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和追求的终极目标。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往往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和记,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参与者先自己亲身体验,其次是其他参与者分享交流体验感受,然后整合自己的体验结果,最后将体验结果应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所以体验式教学是将教学目的蕴含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体验感受。

5.教学方法的改变

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开放性的、多样性的。课堂上,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课件制作、个案分析、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方式。课堂外,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实践操作、实地实习等活动。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既有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也有师生互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6.教学手段的改变

体验式教学把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既可以使用黑板、挂图等传统教学手段,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视频、音频等现代手段,传统和现代手段的结合使学习氛围和谐愉悦,而课堂教学更加情景化,架起学生已知经验、情感与要学内容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

7.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

体验式教学注重过程,因此其评价方式是多模态多层面的。评价原则是目标取向与过程取向相结合,即既有过程性评价又有结果评价,评价主体既有教师也有学生,即教师评价,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既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即取得的成绩,也有学习过程中能力、兴趣、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多层面的评价方式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水平。

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学习场景中,从而很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熟练应用,以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是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实践的产物。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在我国高校中,目前还处在理念认识和推广阶段,很多师生对其还缺乏认识和了解,各类专业课程也很少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上,体验式教学都需得到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把体验式教学应用到高校英语教学中是可行的,它将提高教学理念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将把高校英语教学带到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对外语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4:12.

[2]郭佳.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9):76-80.

[3]孔庆龄.大学体验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8.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74-81.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JIANG Junmei

(Facult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China)

Abstract:In experiential teaching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 learners are no longer passive recipients of knowledge, but the active builders of knowledge. Experiential teaching is a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it enriches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experiential teaching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Experiential teaching aims to establish new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odel, so a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thu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experiential teach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of feasibility

收稿日期:2015-07-08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9X(2015)05-0078-03

作者简介:蒋俊梅(1980-),女,河南商丘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短语学视阈下句法和语义的界面研究》(13CYY002)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可行性研究体验式教学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PP项目识别与可行性研究
Widuri油田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
TD-LTE应用于CBTC车地通信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对节能评估与可行性研究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