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评家江休复事迹考述

2015-03-18 22:32董乐宁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庆历梅尧臣诗题

董乐宁

(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

北宋诗评家江休复事迹考述

董乐宁

(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

江休复是北宋著名文人,与欧阳修、梅尧臣等交游甚密,为庆历文人集团成员之一。其著作《江邻几杂志》史料价值较高。然其行年事迹少有专文考述。今据相关文献,详细考出江氏生平事迹,希望为江氏及北宋庆历文人集团研究提供资料。

江休复;事迹;庆历文人集团

江休复(1005-1060) ,字邻几,开封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多次亲历庆历文人集会。然少有专文考证其生平事迹。今据相关文献,梳理其家世、事迹、交游等,以助江休复及庆历文人集团研究。

一、籍贯、生卒、字号、家世

《宋史》卷四百四十三《江休复传》(简称《宋史》本传)曰:“江休复,字邻几,开封陈留人。”[1](卷四百四十三 P13092)欧阳修《江邻几墓志铭》(简称《墓志铭》)曰:“君姓……自汉轑阳侯德居于陈留之圉城。”[2](P1136-1140)可见江氏一族自汉居陈留之圉城。然宋曾巩《隆平集》卷十五《儒学行义》称其为雍丘人。雍丘,治今河南杞县。圉县故城在今杞县南五十里。可知曾巩换了个说法,或有据。

《墓志铭》曰:“君以嘉祐五年(1060)四月乙亥以疾终于京师……君享年五十有六。”[2](P1136-1140)据此推知江氏生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

据《宋史》本传,江氏字邻几。由梅尧臣《答江十邻几》等诗题知江氏排行第十。

据《墓志铭》载,江氏曾祖江浚,曾祖母李氏;祖父江日新,祖母孙氏;父江中古,母张氏。江氏妻夏侯氏,有子曰懋简、懋相、懋迪,有女三人。据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三十三知江氏孙有端礼、端友、端本。

二、生平事迹

江氏生平可分为五个时期。

1.初入仕途(1024-1034)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三月,江氏中进士第,寻调蓝山尉。曾巩《隆平集》卷十五《儒学行义》曰:“江休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3](P436)据《宋史》卷九《仁宗本纪》载是年三月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事,知江氏三月中第。《宋史》本传曰:“进士起家,为桂阳监蓝山尉。”[1](卷四百四十三 P13092)宋王偁《东都事略》卷百十五曰:“举进士,调蓝田尉。”[4](P756上)蓝山县北宋属桂阳监。应据《宋史》本传,《东都事略》记“蓝田尉”当属笔误。

天圣中,江氏历信、潞二任司法参军,与尹洙、苏舜钦、宋祁交游。《墓志铭》曰:“天圣中,与尹师鲁、苏子美游,知名当时。……历信、潞二任司法参军。”[2](P1136-1140)按:尹洙,字师鲁。苏舜钦,字子美。信州,今江西上饶。潞州,治今山西长治。宋祁赠诗《江休复潞掾》,知两人交好。

宋初幕职州县官归吏部铨选,“满任三年须代还赴阙应注”[5](P46)。江氏应于天圣五年(1027)左右任信州司法参军,天圣八年(1030)左右任潞州司法参军。再三年赴阙恰与景祐元年(1034)其举书判拔萃时间大致相接。若有待阙,仍需商榷。

2.平缓上升(1034-1044)

据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百十四载,仁宗景祐元年(1034)六月十七日江氏“以应书判拔萃科……为大理寺丞。”[6](第五册P2679)

《墓志铭》曰:“又举书判拔萃,改大理寺丞,知长葛县事。通判阆州。以母丧去职。服除,知天长县事,迁殿中丞。又以父忧终丧。献其所著书,召试,为集贤校理,判尚书刑部。”[2](P1136-1140)据宋差遣制,“选人改官后,经两任官升通判。”[5](P46)仁宗朝时,京朝官出任地方者,“一般以二年为一任”[7](P257)。江氏当知长葛县四年后于宝元元年(1038)升阆州通判。宋时官阶迁转三年一磨勘。《墓志铭》以“服除”、“终丧”谓其丁忧,知江氏居丧满二十七个月。从景祐元年(1034)到庆历四年(1044)被贬,间隔十年,减丁忧五十四个月,剩余五年半内,江氏由大理寺丞至刑部尚书两迁官阶,符合磨勘法。按制度,江氏应于景祐元年(1034)除大理寺丞,宝元元年(1038)前后通判阆州,母丧丁忧三年,庆历元年(1041)左右迁殿中丞,差遣天长县事,父丧服除,最迟于庆历四年(1044)招试为集贤校理。

3.一朝被贬(1044-1052)

据《长编》卷百五十三载,仁宗庆历四年(1044)十一月七日,江氏因苏舜钦祠神会饮案谪蔡州税。按:蔡州,治今河南汝南。

庆历六年(1046),江氏与刘敞相识于蔡州。据刘攽《刘公行状》,刘敞是年进士及第通判蔡州。刘敞《祭江邻几文》曰:“某之得交,从蔡汝南。”[8](第六十册P23)西汉建汝南郡,唐改其为蔡州。由此知二人至此得交。

据《墓志铭》,江氏在蔡州已久,起知奉符县。庆历八年(1048),改太常博士,通判睦州,后平调庐州。按:奉符,治今山东泰安。睦州,治今杭州淳安。庐州,治今安徽合肥。庆历八年(1048)梅尧臣作诗《送江学士通判睦州》 ,由诗题知江氏是年通判睦州。庆历六年(1046)梅尧臣作诗《汝南江邻几云……》 ,由诗题中“汝南江邻几”知此时江氏仍在汝南(即蔡州)。故江氏起知奉符最早在庆历六年,最晚不过庆历八年。通判睦州后,江氏平调庐州通判。平调不能以差遣制妄推时间。

4.两度复官(1052-1058)

《墓志铭》曰:“(江氏)复得集贤校理,判吏部南曹登闻检鼓院,为群牧官。”[2](P1136-1140)江氏何时复官尚未见于史料。据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百十五:“皇祐四年八月五日命……集贤校理司马光、范镇、江休复,考锁厅举人。”[9](第五册P4568)按:官员应举,称锁厅试。此时江氏已为集贤校理,推知他复官不晚于皇祐四年(1052)。梅尧臣自皇祐三年(1051)五月回京师,据《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 诗题知此时江氏确在京师,或已复官。梅尧臣以“昨归天禄下,念昔悲有余”[10](P681)形容江氏复官,颇多感慨。

江氏参与庆历文人集团多次聚会。皇祐四年(1052),江氏与众友在宋敏修家观书画。梅尧臣作诗《同蔡君漠、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刘敞作诗《同邻几观中道家书画》。蔡襄作诗《观宋中道家藏书画》。按:宋敏修,字中道。蔡襄,字君谟。由诗题知皇祐四年江氏与二三同道观摩书画。

仁宗至和元年(1054)十二月,江氏已知同州。《墓志铭》曰:“出知同州,提点陕西路刑狱。”[2](P1136-1140)据欧阳修《与子华、原父小饮,坐中寄同州江十学士休复》诗题知至和元年(1054)十二月欧阳修回京,江氏已于此前赴同州。按:韩绛,字子华。同州,治今陕西渭南。今李之亮《宋川陕大郡守臣易替考》载江氏于皇祐五年(1053)至嘉祐元年(1056)知同州。[11](P345)据差遣制,“知州两任即理提刑资序”[5](P47)。以一任两年计,江氏或于嘉祐三年(1058)前后提点陕西刑狱。据李书,其在嘉祐二年(1057)提刑资序。

5.骤然离世(1058-1059)

《墓志铭》曰:“入判三司盐铁勾院。”[2](P1136-1140)江氏返京注阙,差遣三司盐铁勾院事。《宋会要》卷百十五曰:“嘉祐三年八月十二日命……集贤校理江休复……考试国子监举人。”[9](第五册P4568-4569)知此时江氏已回京师监考。则其入判三司最晚不过嘉祐三年(1058)八月。

据《长编》卷百八十九,嘉祐四年(1059)二月二十八日,江氏差遣详定官。梅尧臣《宛陵集》卷二十《和永叔六篇》序证实此事。据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赛阳山文》,是年四月六日江氏与吴奎、刘敞、祖无择、梅尧臣、范镇聚饮唐书局。

据《宋史》本传,江氏差遣修起居注,官迁刑部郎中,不久病逝。清李清《历代不知姓名录》卷八《相江休复僧》载江氏修起居注后三月余一病不起。[12](P882)又据《墓志铭》,江氏卒于嘉祐五年(1060)四月十七日。则其应在嘉祐四年(1059)末或次年初被召修起居注。

据《宋史》本传,江氏著作有《唐宜鉴》十五卷、《春秋世论》三十卷、《文集》二十卷,今均不存。奏章《乞因袷享大庆恩恤先后之家奏》一篇,存。所著《江邻几杂志》别称有《嘉祐杂志》、《江邻几笔录》、《醴泉笔录》等,是研究庆历文人集团重要史料之一。

[1](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

[3](宋)曾巩撰,王瑞来校证.隆平集校证[Z].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宋)王偁.东都事略[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140册)[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5]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8]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文[C].成都:巴蜀书社,1994.

[9](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0](宋)梅尧臣撰,朱东润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李之亮.宋川陕大郡守臣易替考[M].成都:巴蜀书社,2001.

[12](清)李清.历代不知姓名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095-4654(2015)02-0039-02

2014-12-09

I206.2

A

猜你喜欢
庆历梅尧臣诗题
毕昇(节选)
复古与叙记:论韩愈诗歌的制题
范仲淹 梅尧臣 因心而友,唯才是举
《庆历四年秋》:北宋时代的缩影
梅尧臣与读书石
诗题漫议
明诗制题之叙事*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越明年”到底指哪一年
诗题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