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突发变故大学生帮扶案例分析

2015-03-18 22:32陈细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变故性格案例

陈细玉,汪 洋

(1.湖北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家庭突发变故大学生帮扶案例分析

陈细玉1,汪 洋2

(1.湖北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由于家庭的变故、学校教育方式的偏差、社会歧视及大学生周边环境的变化等方面原因,导致学生性格孤僻、心理自卑及思想偏激等问题出现。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充当学生的人生导师,为学生分析原因且指明方向,帮其走出困境,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本论文以一个实例进行案例描述、分析及处理,积累做好特殊学生扶案工作的经验。

家庭变故;人生导师;帮扶;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一学生自军训期间就与其他的学生表现不同,性格比较孤僻,不善言辞,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喜欢和别人交往,上课时总是坐在后几排,尽管从来不缺课,但还是有一些课程挂科,成绩一直排在中下等。班上的同学反映他和大家从来不提家里的事情,对班集体活动比较冷淡。据了解,他从小就自卑,努力的回避着同学们的集体活动, 怕自己做不好,怕同学们的嘲笑,所以害怕去表现自己,以致于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来越觉得和同学们有差距,就越来越和他们疏远。现在他见到一些人就会去逃避,有时候会紧张得手发抖,自己很想去改变这种状况,想重塑自己,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克服心理障碍。进入大学后,有时候想放弃大学算了,自己还可以帮助家里,可是却一直下不了决心。在学校里虽然一直喊着努力学习,却是在堕落中。想去克服社交恐惧症,可是却收效甚微。寝室同学关系处理得并不好。

二、案例分析

1.家庭原因分析

在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家庭原因是诱发其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因素,父母离婚、单亲家庭等家庭变故改变了原来稳定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很多原来经济基础较好家庭遭遇变故后一落千丈,有时候学生的学费都要靠资助才能继续,这就造成他们的心理落差太大;再次就是原来温馨的家庭气氛不复存在,学生长期在冰冷的家庭气氛中生活,必然会导致他的性格变得孤僻,越来越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最后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由于处在成长的过程,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此时却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如果一旦走偏,则会造成很多心理及社会问题。

家庭是学生的摇篮和避风港,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境况、家庭氛围、亲情关系、家庭教育等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性格完善等有着极大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是由家庭因素导致[1]。心理学上认为,人的性格养成和心理状况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成长的家庭环境[2]。如果是由于家庭遭遇突然变故后,家庭成员不完整或者关系紧张,家庭境况较为窘迫,家庭教育长期缺失,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孤僻、自卑及思想偏激等问题。在本案例中,根据学生自己及他叔叔的讲述,刚开始该学生的家庭还不错,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温室中成长。可是就在他读初中时父亲残疾,母亲离家改嫁,一个美好的家庭轰然倒塌。本来自己是从来不担心经济来源的,也是从来不会节省的,现在却连学费都交不了,他在学校充当了经济异常贫困的学生的角色,姐姐为了他读书初中没读完就辍学打工,而且母亲的改嫁对他的打击巨大,这些成长中的阴影造就了现在的他如此的心理和性格。尤其是现在姐姐的自杀更是加重了他心中的阴影。

2.个人原因分析

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重要的一个因素。由于家庭变故造成学生的性格及心理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如果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及平衡能力较差,看到别的学生家庭幸福,学习成绩好,能力强,而自己却处处不如意,于是就怨天尤人,感叹社会不公,造化弄人。很多学生就变得敏感,对人持有戒心,有的甚至排斥外来的帮助,把自己严实的包裹起来,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心理越来越不健康。在本案例中,由于家庭的变故导致他极大的心理失衡,由于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及平衡能力较差,于是就出现了性格孤僻、心理自卑及思想偏激等问题。害怕去表现自己,现在见到一些人就会去逃避,将自己封闭起来,只想逃脱现实。

3.教育方式分析

目前的教育还是一种应试教育,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学校很多时候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而不是个性发展,这就使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及疏导,导致他们由于成绩问题更加孤僻和自卑。在本案例中,该生在初中老师的眼里,他可是无可挑剔的,把老师的话当成了圣旨,唯老师命是从是他的处事准则。学习一直很努力,成绩一直还可以,这呈现良性发展的形势,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开始觉得力不从心,成绩出现了下滑,于是在老师的不了解以及不理解下他上了二流的高中,高中在他感叹老天不公中度过,成绩进一步下滑,由原来的老师眼里的“宠儿”变成了“弃儿”,导致了他的心理越来越压抑,性格越来越自卑,在学习异常严格的高中,集体活动很少,同学们除了读书就很少交流,老师也很少关注问题学生,唯升学论,这样就使他的胆怯和孤僻进一步加深。

4.社会原因分析

社会原因同样也是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原因。现在很多人对家庭出身不好、经济困难的学生存有一定的成见,尤其是不愿意和性格及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打交道。而各级教育机构在心理疏导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唯学习论。这就更加刺激这部分学生,造成他们性格及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造成学生厌学、自杀、报复社会等问题发生[3]。

5.学生周边环境的变化分析

学生周边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学生的性格及心理的变化。如果说中学只是埋头读书,不需要过多的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只要跟着老师转就可以了,那么进入大学以后,学生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中学被动式变为主动式;其次是活动能力问题,大学除了学习以外,还看重学生的活动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这些与中学不同的方式转变都有可能使部分心理问题学生难以适应。在本案例中,该生虽然从不缺课,但是由于不和任何同学及老师交流,学习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还是有一些课程挂科。寝室关系及同学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差,不参加任何的集体活动,班上几乎忘了他的存在。这样就导致他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心理越来越自卑。

三、案例处理

作为大学学生工作者,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充当他的人生导师,为他分析原因,为他指明方向,帮他走出困境,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处理原则

(1)学会倾听,情绪安抚;

(2)了解学生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3)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开展帮扶;

(4)对学生鼓励支持,协助渡过难关。

2.处理过程

(1)了解情况、学会倾听

1)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该生的基本资料,包括他家庭详细地址,父亲及亲人的联系方式,好友及同寝室的同学,通过他们摸准该生的基本情况。

2)通过倾听,使其释放内心压力。

(2) 有的放矢、开展帮扶

1)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当朋友。推心置腹,有的放矢,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帮学生仔细分析各种情况,以真诚的态度来感化学生,极力安抚学生。

2)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让学生建立自信。这样就让该生明白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原来还有很多优点自己都没有发现,让他的自信心一下子就建立起来,对自己重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点燃了他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3)动员专业老师与学生进行辅导交流,使其对专业感兴趣

通过辅导交流后,让学生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发现学生确实学习认真了很多。

4)指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

充当学生的人生导师。告诉学生应该放下过去那些沉重的包袱,人生其实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等着他去追求。不要总是钻牛角尖,认为自己命不好、社会不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指导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大学生生涯设计,指导该生制定了一个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明确了自己大学几年的目标以及毕业后的定位。

5)通过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学校贫困补助、勤工俭学等帮助解决其经济困难

6)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多参加公开活动

该生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别人笑话,所以尽管有时候自己很想参加活动,很想与人交流却不敢。针对学生的胆怯和自卑,笔者帮他仔细分析了原因,告诉他每个人刚开始都有这些想法,但是人如果要走出去,始终要迈过心理这道坎,其实没有人笑话你,只是你自己不能说服自己。在笔者的鼓励下,他第一次在班会上讲话,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在以后多次的公开活动中,他都有了不错的表现,也努力和别人多交流,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多了,也学会了原谅别人。他说经过这些尝试,自己发觉原来自己能力还可以,朋友也多起来了,原来生活还有另外一种活法,感觉自己这段时间很充实和快乐。

(3)长期坚持、跟踪辅导

1)建立特殊学生档案

根据该生的特点,专门为他建立了专门档案,在档案中,除了基本情况介绍、帮扶计划、效果和总结外,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帮扶过程的记录,在这些记录中,详细记录了每次的帮扶过程,过一段时间进行汇总分析,就会发现前段时间的问题,及时调整后面的帮扶计划。并且定期和院系领导、学工领导及学工心理专门人员进行汇报交流,请他们提出建议,帮忙进行帮扶。

2)长期进行跟踪辅导

在这件事情结束后,对该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辅导,通过班上的干部、同寝室的同学、任课老师、班主任及他的亲人,密切关注他的动态和表现,定期和他交流,了解他的思想及需求,并及时帮助他。

四、总结

通过对本案例中该生的帮扶,对于今后做好家庭变故学生以及其他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工作,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以心换心,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

在帮扶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不能认为自己是老师,就居高临下和他谈话,或者自己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样子,这样就不能平等的和学生对话,学生内心就很排斥,效果肯定不行;再次就是要对学生真心,言行要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如果不能做到,学生就不会再相信你了,也不会和你交朋友,更不会听你的;最后就是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学生和你讲的一些他的秘密要保密,和学生谈话也一般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的场合,不要将他的事情弄得满城风雨,不能把他看成一个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特意进行谈话,而是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朋友进行交流。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

2.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学习,学习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应用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帮扶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帮扶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反映,调整帮扶计划,将帮扶工作做的更加完善。

3.善于总结经验

通过该生的帮扶典型案例,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经验,并结合其它的学生工作,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的经验并应用在以后类似的事件中,并和其他老师的经验进行共享,提高学生工作水平。

4.用爱心感化学生,把工作作为一种快乐

学生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因为是和学生直接交流,有些学生特别是心理问题学生不理解,甚至有些过激的言行,笔者刚开始和他交流时,他特别逆反,说笔者和她那个离婚的妈一样讨厌。这时就要求自己必须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生气,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小孩一样,认为他不懂事,用自己的爱心不断的感化学生,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种快乐,这样就终有回报,工作才能做好。

[1]兰芳.家庭变故学生转化的典型工作案例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2):125~126.

[2]张冲,张昊.家庭突发变故学生转化的案例分析[J].管理学家,2014,(2):418.

[3]闫冬青,王卫平.个别生教育案例——探究心理失衡学生的表现及对策分析[J].教育艺术,2011,(4):6.

2095-4654(2015)02-0092-03

2014-12-18

G641

A

猜你喜欢
变故性格案例
猫的性格爪知道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浅析有岛武郎小说中亲子关系
一堂“变故”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
境遇与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