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听写现状及教学对策

2015-03-18 22:32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听力词汇

吴 丹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外语系,河南 郑州 451191)

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听写现状及教学对策

吴 丹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外语系,河南 郑州 451191)

立足于本院学生近三年在TEM4及模考听写成绩的数据统计,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对学生的听写现状及学习态度作了调查分析,旨在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听写成绩的教学对策。

TEM4;听写现状;教学对策

《考纲》规定,TEM4听写部分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一篇150字,语速为120字/分钟的短文。听写部分原始分15分,占总分的15%,整个听力部分的50%。[1]兰月秋曾对全国高校的TEM4考试情况做过统计,从1997年到2002年6年的期间,听写的平均得分9.26,平均得分率是61.76%。[2]而2013年全国各大高校听写部分的平均分仅为5.25,我校为4.08,低于全国平均分1分,离《考纲》要求的低于8%的错误率(即1.2分内)还相差甚远。这说明,听写仍然是专四考试的重点及难点,同时也是大多数高校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一、听写现状

笔者对本校英语专业二年级四个本科班173名学生作模考训练并进行了2份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三本院校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在第三学期末的听写现状如下:(1)知识储备不够。TEM4中听写所考查的题材范围很广,涉及教育、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历史、经济、自然环境、航空航天等。66%的学生认为听写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缺乏背景常识而影响了整个听写短文的理解过程。(2)词汇量小,词汇记忆的准确性差。73%的学生因词汇在听写中失分。所听的音频材料因关键词为生词而干扰了学生对句意甚至篇章的理解,从而导致听写过程无法顺利进行。约55%左右的学生会出现学过的单词仍拼写错误的情况。(3)辨音能力差。59%的学生因语音问题在听写中失分。其中69%的学生会因英美音区别、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语音现象将已有词汇误以为其他词甚至新词从而影响听力理解。比如文中eco-tourism,学生将“eco-”听成同音词“equal”,“live in a way”连读听成“living away”这就造成了77%以上的学生在匆忙中根据音胡乱拼凑词。(4)听力理解策略运用不当。听写中通常使用的听力策略有两种,一种为“自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一种为“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第一遍时,学生应运用“top-down processing”对语篇进行宏观把握,关注主题——中心思想——各层意思的串联。第二、三遍,学生可在间隔时间内运用“bottom-up processing”从微观处理信息。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第一遍时只把握主题,就去急急忙忙听词写词,导致64%的学生出现几乎所有词都能听懂,听过之后却不知道整体意思的情况。学生过分专注于词汇,反而忽视了对篇章的整体理解。(5)认知和心理准备不够。学生的记忆容量小。学生短时记忆的单位是词,所以他们瞬间的短时记忆远远小于7个单词,而且当输入的语言信息超量时,暂时存储在短时记忆的听力材料也会被后来者覆盖掉,甚至由于学生记忆时不分主次,仅留的信息很可能也是无效信息。所以69%的学生因此造成了信息接收问题。听不懂造成心理素质欠佳。据笔者在13年TEM4监考中观察,所试30人中有28人不能顺利写下听写短文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除了学生语法基础薄弱对长句不敏感的因素外,还跟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25%的学生经常因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因素影响听力理解。66%的学生也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说明学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可能因心理因素而影响听力理解过程的顺利进行,在TEM4考试中失分。最后,练习时间和强度不够。大一期间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听写训练,更没有课下听听力的习惯。第三学期即使在老师的监管和考试压力下也只有7%的学生基本能做到每天一练,一半以上的学生也只能做到每周偶尔练个一、两次。

二、学生学习态度

兴趣缺失。所测试的173名学生中,39%学生对听力课不感兴趣或没感觉。60%左右的学生认为促使他们坚持听力的最大因素不是源自于自己对听力的真正兴趣而是所谓的“学习压力”。因此学生缺乏涉猎知识的主动性,老师推一推,学生才有可能动一动。学生只是在这种外在压力足够大时才被迫偶尔学一会。所以,这种外在压力的大小、强度及持续性就决定了学生学习听力的时间长短、练习频率及持续性。这就表现为:平时不学,考前突击,考后“放羊”的现状。因为兴趣不大,约有34%的学生在听力中遇到困难都倾向于不了了之或放弃该项学习。

自觉性、主动性差。兴趣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就像问卷显示出的问题: 反复出现的错误,仍有47%的学生从不翻看语法书。听写过后,14%的学生从不针对错的地方进行语法、词汇、知识储备等方面的查缺补漏,70%的学生也只是多次练习后偶尔翻看下。笔者还发现,老师让学生课下进行的听写练习,有不少学生也努力去做,只不过他们是“机械完成任务”的心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而“无视或漠视”对自己次次重复出现的错误,也从没尝试着去反思“为什么”及“怎么办”,那么这部分学生在自己的长期付出没有相应回报的情况下也必然会放弃努力。没有反思,学生就不能通过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不会将老师讲授的普遍规律与处理方法改良,更不会在失败与错误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实践的再检验中进一步调整与完善。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性、创新性、应变性较差。

没有良好语言习惯,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学生在阅读中不会“跳读”,不会用“眼”扫重要信息,那么在听力训练中也会很自然地不会用“耳朵”听、辨重要信息。问卷显示:66%的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的逐字逐句默念的习惯带到听力信息的接收中,在听材料时也基本顺从“听什么,写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习惯。学生也没有课下练听力的习惯。17%的学生一周进行课下听力练习的时间每天不足10分钟,70%的学生每天大概坚持半小时,学生没有 “磨耳朵”的习惯,更没有养成用“耳朵”去辨音、记词的习惯。因而,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也很难获得较大改善。

三、教学对策

1.兴趣教学

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听力学习一没基础二不重视,兴趣严重缺失,再加上我们现行的听力教材step-by-step对于三本学生来说偏难,仅靠课堂上有限的内容和练习很难激发并维持学生对听力课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下功夫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学生兴趣导入课堂。第一,课堂内容难度设置适中,便于学生降低焦虑度,以成就感促进再学习环节的顺利进展。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化。单一的听觉刺激容易引起听觉疲劳,降低听觉敏感度,所以教师应注意课堂节奏,听练与学生活动交替进行。以适度的视觉刺激搭配听觉刺激,有效增加听觉敏感度并延缓听觉疲劳。如:通过多媒体展示所授内容的动感ppt来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课前5分钟插播英文歌曲赏析及歌词听读训练。发动学生制作课本内容背景常识视频,突破以往老师“干讲”学生即听即忘的传统套路,激发学生课下涉猎知识的主观能动性。第三,以兴趣促“量”。一年8 760个小时,如果仅靠课上的60个小时学习时间,学生很难有较大的进步与提高。笔者抓住学生偏好视觉刺激的特点,通过任务型电影、欧美剧学习,如定期开展影评、剧评、影视配音、影视词汇及欧美文化交流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课下养成“磨耳朵”的习惯,通过大量听觉输入促进听力理解能力的根本改善。

2.提高辨音敏感度,加强听读训练

音、词不匹配导致大脑不能瞬间破译、解码音波。要么有音无词——由于词汇储备不够,音波不能被破译成词,因此大脑对此音无反应。由于语音问题,学生发音不准甚至发错音导致对音频材料正确、标准的发音不敏感甚至“不反应”,因而不能破译音波;亦或由于学生只对R.P.、G.A.、G.B.等标准音有储备,对于音频材料的“口音”不识别,因而大脑也不能有效破译。要么有音错词——同汉语一样,英语也会出现“同音词”、“近音词”以及由于连读、弱读、失去爆破等现象导致一音对多词的现象,学生因没有根据语境、语法而不慎错选;或者将错音误以为新词而错选。要提高辨音的敏感度必须让学生在词汇记忆做到音、形、意相互匹配。第一,让学生听词记词,突破以往以视觉记忆词汇的局限,建立词汇音、形、意在大脑的有效条件反射。第二,通过对学生的词、句、段定期听写测试、监管,强化学生听音的敏感度。第三,以读促听。学生对英美音、强弱读、连读、同化、失去爆破等音不敏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不会读。教师可在课上示范如何运用语音知识读词、句、段及篇章,通过大声朗读促进学生对音的记忆。第四,听读结合。在听写音频播放过程中,学生往往刻意从语法角度抽S.V.O.,结果在琢磨与反应间反而没有很好地记录下信息。笔者尝试通过亲自示范运用语音中的重音及节奏来教会学生通过“听”来找key words 和 S.V.O.。句子重读的部分恰恰就是我们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要找的重要词汇与重要信息。笔者从对句子重音及节奏的朗读、听力训练入手,以读促听,听读结合,提高学生对音的敏感度,尝试从另一个角度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专四辅导体系化

专四辅导要整体化,各学科间相互协调,取长补短,使辅导锦上添花。 通过精读课的学习,巩固学生的语法基础。通过泛读课词汇扩展及阅读方法的学习及实践,以阅读“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及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通过语音课相关理论及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听力课的听音、辨音训练顺利进行作铺垫。口译课当中的速记符号与方法及记忆扩展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部分听力难题。文化课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的同时,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各科通力合作,引导学生打好坚实语言基础,养成良好语言习惯。

4.调整心态,循序渐进

在整个专四备考过程中,学生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要积极调整心态,做到“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焦虑甚至情绪失控,从而影响学生正常发挥;压力过小甚至没有压力会导致学生动力缺失、放羊状态,同样不利于学生取得好成绩。教师应从情绪管理与调控入手,引导学生控制情绪、克服焦虑、缓解压力、增强信心,鼓励学生脚踏实地,稳扎稳打,逐步提高自己的听力成绩。

四、结语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短文听写成绩与总成绩在总体上有较高的正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多在0.65以上,最高达到0.93。[3]也就是说听写成绩好,总的成绩就好。学生就有更多的兴趣和更大信心学习英语。因此提高听写能力是解决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关键。

[1]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2014 年新版)[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2]兰月秋.TEM4与广西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教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132~138.

[3]严明贵.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写成绩与总成绩相关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05,27(2):58~60.

2095-4654(2015)02-0122-03

2014-12-05

H319

A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听力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