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2015-03-18 22:32吴宁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药理学青年教师受体

尧 青,雷 刚,吴宁华*

(1.湖北科技学院 医药研究院,湖北 咸宁 437100;2.咸宁市温泉中学,湖北 咸宁 437100)

浅谈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尧 青1,雷 刚2,吴宁华1*

(1.湖北科技学院 医药研究院,湖北 咸宁 437100;2.咸宁市温泉中学,湖北 咸宁 437100)

药理学是医药卫生院校共有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内容与临床实践和新药研究密切相关,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浅,作者通过向年资高教师的学习加上自身的实践和摸索,总结出如下教学方法和体会,旨在与更多的教师交流共勉,提高青年教师的药理学教学质量。

药理学;教学质量

药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也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双重桥梁学科,主要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药理学内容丰富,涉及学科面广,知识要点多,给各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记忆带来了较大的考验,也给没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们带来了挑战。笔者作为一名进入大学不到四年的青年教师,深知教好药理学的不易,因此常常与其他优秀教师探讨,吸取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课前准备:听别人讲,吸取经验;吃透教材,做好课件

(一)听别人讲,吸取经验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听课和讲课有很大的区别,很多青年教师初上讲台前,都听过数十年的课,但真要站到讲台上时,却激动或紧张得不知从何说起,这时就可以先去听听老教师或其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讲课,尽量跟班完整听一轮以上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自己将要讲授的课程。在听课时要特别注意其他教师的讲课方法及讲课思路,看他们如何启发学生及学生的反应情况,如何讲授重点内容让学生记忆深刻,如何分配讲课时间才恰到好处等等。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讲课风格,因此也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青年教师在听别人讲课时,要尽量将效果好的教学案例,讲课方法,所提问题及相关回答等都做好笔记,吸取精华,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要发现不足,防止重蹈覆辙,间接积累授课经验,再结合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讲课中,尽快实现由学习向讲授的转变。

(二)吃透教材,做好课件

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所以青年教师在讲课之前,要做好PPT课件,这也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吃透教材并熟悉教学大纲是做出一个好课件最重要的前提。吃透教材,不单是要熟读教材上的文字,更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并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如果再配以直观的图表和生动的flash制作就更有吸引力了,讲课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其次,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教材及研究成果,熟悉本学科内容的前沿发展,在课堂讲述中及时更新知识,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因为书本上有的东西,学生自己都能自习,但书本以外的东西或者新近研究的成果他们不一定了解,必然也会多加一份注意力去关注,这样也能让学生学习得更加全面。另外,制作PPT之前,还要看一下教学大纲。不同层次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药理学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对基础较弱的专科生,要求就没有对本科生高,而对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要求又比影像或者预防等专业的本科生要求要高,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的编排,做好相应的课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二、课堂教学——相机诱导,激发兴趣;归纳总结,加强记忆

(一)相机诱导,激发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就是适时点拨,在关键地方给学生一点提示和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思考和解决问题[1]。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能力,也激发他们对掌握知识的兴趣。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上也提出了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方法,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已在使用,并且也在不断的推广[2]。笔者认为这种方法确实很好,学生自己也认为十分有效,对理解药理学更有帮助。青年教师可以多加注意和学习,通过PBL方式与学生多行互动,激发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讲授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时,不要自己去陈述它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提问,先让学生回想前面所学的M样作用都有些什么表现,等学生回答之后,再进一步提问如果M受体被激动或者阻滞,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因为M受体的作用在前面已经重点讲过,并且M受体激动剂也已讲完,学生对此已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所以这时候提问M受体的作用,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再对照着M受体激动剂,推断M受体阻滞后的作用就比较容易了,因此他们回答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M受体相关药物的记忆也就更牢靠了。在药理学课程中,前面章节跟后面章节的内容相互呼应,且学生已有一定学习基础时,用这种PBL方法就特别有效。

除了这种PBL法之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例子了。药理学与现实生活有很多紧密联系,尤其是在信息传播这么开放的时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一些药品的应用,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更是有许多的亲戚朋友会咨询他们相关的信息,因此如果能通过学习药理学,理解甚至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药理的兴趣。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电视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老爷子,因为某种刺激,情绪激动而倒地,手护胸口,难以言语,然后用手在衣服里或者柜子里摸寻出一瓶药,在旁人的帮助下放一颗到嘴里,还没见他吃下去,人好像就好多了,那这个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出现这种症状呢?这又是用的什么药物效果这么神奇呢?接着引入心梗等的相关症状及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使用方法,将一个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日常可见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过程中知识罗列的枯燥性和乏味性,而更加注重其实用性,从而让学生觉得更有意义并且牢记于心。再比如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感冒,大家都知道是病毒感染所致,正常成人不吃药的话通过免疫系统的调节一周左右就会自行好转,但很多普通老百姓喜欢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来干预,这样不仅起不到多大效果,还会加重抗生素的滥用,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呢?我们学校的案例版教材中有一个案例,说是某医院一个75岁的老年患者,就是简单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都没有可起效果的药了,可见他已经对绝大多数的抗生素都产生了耐受,这就是抗生素滥用的后果。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少见,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加强自己和家人在用药中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作为医学生的责任感,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间接地也就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二)归纳总结,加强记忆

众所周知,药理学内容繁多,知识面也宽,且各个知识点相对独立分散,各章节之间联系较少,造成学生在学习记忆上有很大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及时总结所学知识,使教材由厚变薄、由多变少、由难变易。笔者每次上课时,都会带着学生将上一次课的内容简单复习一下,然后每次新课结束以后,也会花几分钟时间把本节所讲的重点内容归纳总结,或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使刚刚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实践表明,这样的做法可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大致记住所学内容的重点,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另外,对于繁琐难记的知识点教师还可以使用口诀将其归纳总结,使学生易懂、易记、易掌握,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讲氨基苷类抗生素时,其不良反应是重点内容,很多聋哑学校接收的一部分孩子就是因为使用氨基苷类抗生素产生耳毒性所导致的,因此在学习及日常使用的过程中,都要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因此我们也可将其进行总结:“耳毒肾毒肌肉阻,过敏仅次青霉素。”通过这个口诀,不仅记住了氨基苷类的四个主要不良反应,还能记住青霉素相对链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更高。另外,还可以学完一个系统就进行一次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加强记忆。

三、课后提升——多多请教,拓宽视野;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一)多多请教,拓宽视野[3]

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少,对于教学效果也很难自行评判,因此,在教学前或初次教学时可请别的老师进行督导,在听课后给出相关意见,比如PPT的制作是否吸引学生,讲课的语气、语速、语调是否恰当,授课内容的组织是否有逻辑性,重点是否突出等等。高年资的老教师一般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常常也能给出宝贵的意见,青年教师要向他们多多请教,及时改正不足之处。同行的年青教师之间则可以相互讨论,互学所长,拓宽自己的视野。另外,笔者认为,有时候,青年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的意见,因为现在很多青年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年龄差别并不大,询问他们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好用,既能显出教师想教好学生的心态,也能拉近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有亲切感,还可以直接改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二)不断学习,与时俱进[4]

具有丰富且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成为教师的首要条件,合理化的知识结构是做好药理学教学的基础。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也要求药理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只局限于药理学教科书,而是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且尽可能的熟悉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全面的讲授药理课所涉及知识的来龙去脉。其次,还要紧密结合临床,利用互联网电子阅览室查阅中外文书籍和文献,了解药理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动态及最新信息,与时俱进,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随时了解最新的药理学进展和动态,这样才能使药理的教学在深度及广度上都可以扩展开来。

[1]曾菊绒,任丽君.药理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6(8):702.

[2]戴伟娟.PBL在中国大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理通讯,2007,(24):53.

[3]刘冲,沈甫明,缪朝玉,等.青年教师药理学教学体会[J].药学教育.2010,26(3):46.

[4]马香芹,毛理纳,张琨,等.提高药理学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9(6):583.

2095-4654(2015)02-0187-03

2015-01-05 通讯作者:吴宁华(1986-),女,助教,446007331@qq.com

G642

A

猜你喜欢
药理学青年教师受体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艺术药理学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