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措施

2015-03-20 15:59宿
文化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制度教学质量

宿 冰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措施

宿 冰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高校不断深化改革,致使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重要。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制度作为保障,所以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一项重要工作,但现今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的缺陷不能适应高校社会地位以及作用的转变,也影响高校完成教学目标以及使命。高校可以从教学管理理念、组织关系、评估机制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管理效果,推动高校发展。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措施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的性质、地位、功能、目标以及使命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高校从社会边缘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高校的办学目的从为政府服务转变为引导社会和经济的全面进步;现代高校的功能以及使命是通过传播、创新、应用知识,推动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个人、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促使自身趋于大众化和现代化,但现今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的缺陷不能适应高校社会地位以及作用的转变,也影响高校完成教学目标以及使命,所以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一、重塑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理念的塑造对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有决定作用,促使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现代高校应该以提高自身持续创新能力为中心,塑造教学理念,促使其更好地引导社会发展,激发和提高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并优化其内部资源组合。第一,高校教学管理要结合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刚性管理是教学管理制度中类似于纪律制度的权威化异性指标。柔性管理重视情感教育,利用感情和精神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开展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向民主化发展的一个要求,确保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高校教学管理要结合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以尊重师生为基础,推动高校的发展。第二,高校要结合竞争和合作。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其面临的主要竞争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教学水平。高校一定要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引入竞争和合作,与其他系统进行合作,不断提高竞争实力。竞争和合作的理念也可应用于师生关系管理中,不仅促使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等之间进行竞争,也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增加交流,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第三,高校教学管理由权力集中转向民主管理。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民主化管理的必要性,高校也要将上令下行的教学的理念引入高校管理中,向上下协调、相互协商、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转变,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认识、认可、执行,通过民主化管理提高教职工、学生等的积极性。

二、高校完善各级管理机构以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

高校只有好好完成教学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大部分高校因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无法明确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高校在完善各级管理机构之后,对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重点是对校、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目前,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自身办学也更加自主,必须正确处理这三级之间的关系,规范性划分各级的工作,校级和教研室也要合理分配设计、检查、监控、评估,反馈教学设计的成果,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功能。

此外,高校教学管理组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合作共处和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切实提高教学管理组织的效率以及成效。首先,高校领导之间要加强协作。目前,高校通常实施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和副校长分工管理高校日常工作,极易促使领导主观性考虑问题,增加内耗,因此,高校领导需要加强合作,然后再进行分工管理。其次,教学操作成员要加强合作,也就是各院、各系、各研究室执行教学管理工作。高校不断深入改革,完善专业设计,逐渐体现出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需要加强教学成员之间的合作,推动高校教学管理的协调发展。

三、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以及评估机制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主要是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发现教学质量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改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可以反馈日常教学信息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效果,保障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要坚持客观性、有效性、导向性。客观性是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的标准,保持客观才能真实反应教学实际。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自身的教学理念、方法、业务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教学监控和评估机制要充分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有效性指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可以充分反映社会以及学生对高校教育的需求,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促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导向性指的是通过制定监控和评估机制的指标进行导向,比如监控和评估机制指标着重体现知识和人文教学的结合,则教师和学生应同时重视知识和人文教育。[1]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以及评估制度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制定和调整指标,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学生的学习的方法倾向指标,促使高校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1]高宝嘉.中国大学教学管理实践的迟滞现象与发展改革走势[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责任编辑:王 崇】

G642.4

A

1673-7725(2015)07-0106-02

2015-05-10

宿冰(1984-),男,辽宁沈阳人,助教,主要从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制度教学质量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