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福利国家的功能分析——伊恩·高夫的福利国家观研究

2015-03-20 20:58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生产方式伊恩

陈 帅

(湖南工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现代福利国家的功能分析——伊恩·高夫的福利国家观研究

陈帅

(湖南工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

摘要: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今天,了解福利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英国学者伊恩·高夫对福利国家的分析为我们正确看待福利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角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他从政治经济学的层面对福利国家的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福利国家的影响进行了深度解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福利国家的本质。

关键词:福利国家;伊恩·高夫;生产方式;结构强制力

大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福利国家”这个用语进入到我们的词典中。20世纪40年代英国社会立法忽然间大量出现,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后工业社会”、“福利社会”、“混合经济”这样的说法大量出现,有关现代国家的角色方面的观点也出现了转变,人们对于福利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不同的见解。

多元主义学者认为,随着西方国家发展到福利国家阶段,国家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福利国家是协调各个利益冲突的民族“共同利益”的中立机制, 这也是大部分研究福利国家的学者赞同的,他们将国家独立于资本主义体系之外,强调国家的自主性,提出由这个处于中立地位的国家要协调人们的需求。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和政治不同,经济是私人领域,而政治是公共领域。因为资本主义含有极度的个人主义倾向,认为所有的人都能自由而平等地追求他们自己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机构来代表他们的“共同利益”,这就是国家。随着国家代表共同利益结果形成了现代国家的各种制度与其表面上外在于剥削关系的自主性。也正是由于这个表征使得大部分福利国家的学者提出由国家来调节、处理公民权利或人们的需求。而同时也有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国家在‘危机和危机的管理’方面就不再是某个特定阶级的机构,而是复合结构的国家机器。这种国家机器经常在重大的稳定政策上进行阶级合作,以这种阶级合作来维持资本主义制度。”[1]

世人对福利国家的态度总处于矛盾状态: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激进论者认为福利国家是实现社会控制的压迫性机制,社会工作、收容机构、保护管束服务等等全被视为控制不安分社会团体的工具。到了20世纪70年代,却是同一批人在保卫着福利国家,反对削减福利。这样的情况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不断上演。

福利国家究竟是压制性的机构,还是减轻自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风险的体系?英国学者伊恩·高夫(Ian Gough)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出发,以一种更弹性的方式分析福利国家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

一、福利国家是运用国家的力量来修正劳力的再生产和维持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非工作人口

根据高夫的定义,福利国家的活动大致分两部分。第一,劳力的再生产,劳力指的是人们从事劳动的能力。劳力的再生产包括人们工作赚取的薪资,用来购买满足生活需求的消费品与服务。福利国家通过多种方式介入到这个过程中来:人们花费在购买消费物品上的金钱会随着税收和社会安全体系而改变;某些特别的物品与服务会得到国家补助,如某种类型的住宅和食物;提供国民健康服务,免费或有极大的折扣等等。通过这些方式,福利国家逐渐控制了当前资本主义社会消费的水准、分配和形态。第二,维持社会中的非工作人口。所有的社会都含有许多无法自行工作营生的团体(包括儿童、老人、病人及残智等等),在这里,高夫强调工作与非工作团体之间的界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福利国家通过年金制和其他社会安全给付将购买力转移到这些团体当中。[2]68-70

欧康那把国家支出类型分为社会投资、社会消费和社会费用,其中社会投资用来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方案和服务;社会消费用来降低劳力再生产成本的方案和服务;社会费用用来维护社会和谐所需的方案和服务,也就是去满足国家的合法化功能。高夫认为把国家的支出类型完全区分开来是不大现实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它们经常混在一起,但借鉴欧康那的结论,他认为福利国家对劳力再生产的干预是通过直接供应公共货品与服务,借由国家行动来修正劳力的本质、程度与分配,这些福利支出构成社会消费。对非工作团体的抚养则属于社会费用这个范畴。它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与调试潜在的劳动力,同时安抚与控制会威胁到社会稳定的团体。

当然,福利国家的第一个角色和第二个角色无法清楚地划分,儿童虽然属于无生产力的团体,但他可以形成未来工作人口,因此抚育他们的过程与再生产劳力是一致的。其次,许多非工作团体仍是部分潜在的劳动力,对他们的抚养也包括在劳力再生产的项目内。福利国家是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对所有人类社会的这两个要件的制度性反应,但它并不是实现此种角色的唯一社会制度,家庭和较广泛的亲属结构部分扮演这个功能,也有人把这称为“家庭的福利生产”[3]。但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已经根本转变了家庭的结构与功能,一系列的福利活动被国家用来扶助与支持家庭在人口再生产与抚养。福利国家意味着国家对劳力再生产与抚养非工作人口这个过程的干预,它象征着国家与家庭形成的新关系,资本累积的动力改变了这两个资本的构成要件,尤其是劳力再生产这一点,同时也改变了家庭满足这些要件的能力。

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会受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局限

克劳斯·奥菲曾说:“尽管资本主义不能与福利国家共存,然而资本主义又不能没有福利国家”[4],这种矛盾在福利国家发展中日渐凸显出来。从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萧条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每次福利国家遇到这种金融危机、政府债务危机及其引发的社会和政治危机时,福利制度就成了替罪羊。在对危机原因的分析与反思中,将危机归因于福利制度的观点很普遍,谨防“福利病”和“福利陷阱”的话语占据了重要地位。不少人声称福利制度养懒汉,相比辛苦工作得来的薪酬,有人更愿意拿失业才能领到的救助金。

高夫则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见解,他说假设有一个仁慈的国家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而且它乐于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尝试着发展出一系列的政策来加强福利。如果它提供较高的最低收入来解决贫穷问题,这种措施将可能会超过低薪工作这儿的薪资水准,降低人们的工作意愿,此举会严重妨害到劳动力市场的自动运作。如果这个最低收入没有考虑到边际税率,即当收入增加时,给付减少的比率,就会导致“贫穷陷阱”和工作伦理的崩溃。最终使得总成本提高,为支付这样高的成本会导致高通货膨胀率,减低经济成长。被这一系列问题弄得手忙脚乱的仁慈国家会发现自己的经济竞争力受到侵蚀,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无论它怎么努力应对都无法逃离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加诸它的限制,而福利国家,就处于这样的困境。[2]17我们不能假设福利国家能够独立于资本主义体系之外,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变其优先性。

现实的情况是资本累积的轨迹不断地在社会政策领域形成新的需求,促使国家干涉福利领域,这个需求不是全人类的需求,是资本主义发展形势在特定发展阶段所产生的要求。但不能如此单纯的解释社会政策的产生,高夫认为这只是一个起点。虽然可以认定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在福利政策方面产生了明确的功能需要,必须依赖国家或经济团体来扮演这个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会必然扮演这些功能。可能在早期福利国家建立之初资本的目的是这样,但现今情况会更加复杂。工会及其团体、政党力量的发展给资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劳工阶级与其他从属阶级会反对这样的主宰,提出自己的要求。可能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资本和劳动同时要求国家在福利领域上的广泛干预,有时可能有一致的利益促使福利国家往2015年第1期 陈帅:现代福利国家的功能分析——伊恩·高夫的福利国家观研究

某个方向发展,高夫把这种不同的团体为了十分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理由支持某项社会立法的现象称为“利益的偶合”。虽然两个阶级都视这些政策符合他们的利益,一个欢迎任何减轻困境的政策;另一个认为这样可以整合与控制劳工,降低他们的不满。但不久这种台面上的一致就被台面下相对立的利益打破,针对服务的本质、组织方式、给付水准、国家承担的比例等等产生无数的冲突。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福利国家与资本主义生产形式之间的关系早已密不可分,其政治斗争的焦点已从福利国家是否合乎需要的问题,转向发展福利的速度和方式问题。所以对于资本而言它需要福利国家的运转,但绝不会允许它超出资本累积的界限。所以福利国家面临的困境不是福利的问题,而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本身的问题。

三、资本主义的结构强制力对福利国家的压制性影响

针对多元政治过程理论主张国家会无私地反映社会中所有团体的利益,高夫借用了密利班的解释。首先从掌握国家权力的组成人员来看,不论是管理、行政、司法还是立法部门,都具有一个倾向,大多属于相同的一个或诸个阶级。他们在意识形态与政治上共享某种相同的地位、价值和观点。其次,从阶级对比上看,资产阶级拥有控制经济资源的优势以及作为一个压力团体的强大的影响力。最为关键是“结构强制力”(structural constraints),它滋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并强加在国家身上,不论国家组成人员的阶级背景是什么,也不论何种施加在国家上的外在压力,资本主义经济有其自己的理性。

高夫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结构强制力,因为国家组成人员的阶级背景可以改变,资方的阶级力量部分能借由劳方的阶级力量来加以抗衡。像英国这样的国家,阶级力量对比差距发生了改变,劳方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却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个国家有任何根本的改变。正如我们看到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意图发展成为一个更加整合的世界经济体系,价值法则在全球运作着,跨国公司是这种运作的一个反映而不是诱因。任何单一的民族国家都不能完全忽略资本累积与再生产的要求,否则资本会飞向其他有利可图的累积中心。若是民族国家没有革命性的变革产生,就无法违背资本累积这一长期最高法则。所以说,国家的形式,它的本质、结构和角色都会受限于这个社会的生产形式,这个国家的福利功能也是如此。

因此,有关福利国家是站在调和阶级矛盾的中立立场的观点,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关键不在于是某个阶级主宰了国家制度,虽然这是显而易见的,而是不论谁占有这些位置,他们都会受到资本累积过程的最高法则的限制。但高夫同时指出:“国家的分立与相对自主性使无数的改革能够产生,它绝不是仅消极地作为某个阶级的工具而已,在这些强制力的限制下,仍然有策动、竞逐策略与政策的空间,也有许多余地让各种国家机关能够创始政策、予以翻案、作抉择以及去犯错。”[2]66

结语

金融危机以来,社会上充斥着大量抨击福利国家的言论,有不少人将危机归因于福利制度,这种分析与批判,一方面没有认清西方国家危机的本质,另一方面也使得福利制度的负面效应被放大,不能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福利国家。伊恩·高夫关于福利国家的国家观学说为我们了解现代福利国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的理论打破了由工业主义和功能论观点长期把持福利国家领域的僵硬传统,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本质和矛盾进行了深度剖析。他从一种更具综融的角度,将资本主义在国际层次上的强制力和国内层次上的国家结构与阶级冲突结合在一起,以兼顾各国福利发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被称为整合的马克思主义。高夫是用一种更为弹性的角度来看福利国家,认为福利国家并不全然对资本主义的累积和成长有害,但也不是绝对有利于劳工阶级与社会中的弱势人口,而是视阶级间的相对势力而定。所以,在追求快速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福利不应全然被视为一块绊脚石。参考文献:

[1] 周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5.

[2] [英]伊恩·高夫.福利国家的政治经济学[M].古允文,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95.

[3] [德]弗兰茨-克萨韦尔·考夫曼.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M].王学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87.

[4] [德]克劳斯·奥菲.福利国家的矛盾[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2.

(责任编辑:张连军)

作者简介:陈帅(1985-),女,湖南娄底人,湖南工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福利国家剖析——以伊恩·高夫的福利国家理论为基点”(13C211)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12-11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15)01-0069-03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5.01.016

猜你喜欢
生产方式伊恩
伊恩·麦克尤恩:《梦想家彼得》
暴力之旅——伊恩·麦克盖尔访谈录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伊恩·杰克逊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伊恩很爱丛林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