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羊膜炎与新生儿败血症关系探讨*

2015-03-22 02:44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秦皇岛066000杨宇艳高世泉郭丽侠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败血症羊膜胎膜

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秦皇岛066000) 杨宇艳 高世泉 郭丽侠

绒毛膜羊膜炎与新生儿败血症关系探讨*

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秦皇岛066000) 杨宇艳 高世泉 郭丽侠

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CA))与早产儿败血症的相关性。方法: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根据是否存在绒毛膜羊膜炎,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48例) 和非绒毛膜羊膜炎(45例),其中绒毛膜羊膜炎患儿按照是否发生败血症及其他并发症进行分组对比,同时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儿对比。结果:绒毛膜羊膜炎组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率为39.5%,而非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仅为4.4%,同时绒毛膜羊膜炎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结论: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可给孕产妇和新生儿造成严重并发症,早期干预和治疗对减少早产儿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败血症是各种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通过各种途径侵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播散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诱导细胞因子引起严重毒血症,从而引起患儿全身性感染的疾病[1]。由于早产儿本身发育落后,免疫功能低下,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并且早产儿临床表现非常不典型,所以早期诊断和重视引起败血症的相关因素尤为重要[2]。国外一些学者研究认为绒毛膜羊膜炎诱发早产儿的炎症反应,增加早发型败血症的发病率[3]。近年来也有学者研究发现绒毛膜羊膜炎,在早产儿是引起产后感染的作用机制[4]。绒毛膜羊膜炎是胎膜的急性炎症,绒毛膜、羊膜甚至羊水受到感染引起引起,可以在宫内对胎儿进行感染,从而影响新生儿预后及生存质量。为了探讨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败血症的关系,本文就我院2014年1~10月行胎盘病理检查的早产儿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对 象 研究对象为按照产前出现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进行胎盘病理检查,且在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早产儿,除外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根据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48例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45例,绒毛膜羊膜炎组再分为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早产儿败血症诊断标准参见《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

2 方 法 对两组早产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胎龄小于37周行胎盘病理检查,母亲及新生儿住院期间的病史资料,分娩前24h内母亲的血象、CRP及新生儿出生时血象,败血症组患儿均在入院当日抽取静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血浆降钙素原(PCT),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结 果

1 基本情况 研究期间共分娩 758例早产儿,进行胎盘病理检查 93例,占12.2%(93/758),其中绒毛膜羊膜炎组48例,非绒毛膜羊膜炎组45例;绒毛膜羊膜炎合并败血症19例,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出现败血症2例。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绒毛膜羊膜炎与母亲高危因素和早产儿败血症的关系 见表1。绒毛膜羊膜炎组48例中出现胎膜早破21例,并引发新生儿败血症19例,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绒毛膜羊膜炎与母亲高危因素和早产儿败血症的关系±s)

注: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P<0.05

3 绒毛膜羊膜炎合并继发感染与早产儿败血症的关系 见表2。绒毛膜羊膜炎常合并早产儿继发性脐带炎,从而引起败血症的出现,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脐带炎症出现很少,同时败血症出现的几率降低,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4 各组CD64、PCT、HS-CRP比较 见表3。绒毛膜羊膜炎引起早产儿败血症尤其当合并脐部感染时,血液中CD64、PCT、HS-CRP含量显著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绒毛膜羊膜炎合并继发感染与早产儿败血症关系

注: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P<0.05

表3 各组CD64、PCT、HS-CRP比较

注:与CA组无败血症、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P<0.05

讨 论

1 绒毛膜羊膜炎的危害与新生儿中早产儿的关系 绒毛膜羊膜炎引发早产儿败血症,胎盘检查是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一旦出现感染应当在产科和新生儿科联合治疗,争取将早产儿败血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国内外报道称绒毛膜羊膜炎与新生儿败血症有密切关系[5]。本文研究证明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败血症关系紧密,是引发早产儿感染的主要因素。

2 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的相关病因及影响 国内相关报道绒毛膜羊膜炎与孕前合并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胎膜早破等都有一定相关,尤其以胎膜早破影响明显[6]。国外Hulthen等[7]曾研究报道对新生儿死亡病例调查,死亡原因分析中有大部分病例母亲患有绒毛膜羊膜炎,并引发新生儿后期感染导致败血症死亡。本研究中两例死胎患儿进行胎盘病理研究也发现了绒毛膜羊膜炎,能否证明是其导致死胎还有待更多的病例支持与进一步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在绒毛膜羊膜炎引发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方面做过报道,可能与抗胰蛋白酶含量降低,失去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作用有关[8]。但本文中未做中长期的随访调查,有待后期的进一步研究。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证明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尤其在对早产儿的感染与败血症的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故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视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对减少早产儿败血症有重要意义。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397-889.

[2] 胡 倩.感染指标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意义[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4,35(1):46.

[3] Stronate M,Bollani L,Maragliano R,etal.Neonatal sepsis:new prebertive strategies[J].Minerva Pediatr,2013,65(1):103-110.

[4] 钟 敏.10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母儿结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32.

[5] Park CW,Moon KC,Park JS,etal.The involvement of human amnion in 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 is an indicator that afetal and an intra-amniot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s more lilely and severe:clinical implications[J].Placenta,2009,30:56-61.

[6] 周仲元.胎膜早破患者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及新生儿结局[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3(3):192.

[7] Hulthen V,Pelersson K,Kublickas M,etal.Both acute and chronic placental inflammation are overrepresented interm stillbirths:a case-control study[J].Infect Dis Obster Gunecol,2012,12(2)38-42.

[8] Streimish I,BIzzarro M,Northrup V,etal.Neutrophil CD64 as a diagnostic marker in neonatal sepsis[J].Pediatr infect Dis,2012,31(7):777-781.

(收稿:2014-11-20)

致 作 者

凡向本刊投寄稿件时,作者署名一事也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有关规定执行,即“封面和题名页上,或学术论文前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至于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列入。这些人员可以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部分,或排于脚注”。

陕西医学、陕西中医杂志社

*河北省秦皇岛市科技计划支撑项目(201401A240)

绒毛膜羊膜炎 婴儿,新生,疾病 因果律

R722.1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6.011

猜你喜欢
败血症羊膜胎膜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