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骨科大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15-03-22 02:44陕西省富平县医院富平711700王永军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充气骨科下肢

陕西省富平县医院(富平711700) 王永军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骨科大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陕西省富平县医院(富平711700) 王永军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骨科大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骨科大手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 (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活酶时间延长、D-二聚体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可以杜绝和切实减少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骨科大手术主要是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是骨科大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70%,临床一旦发生,轻者早期可造成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晚期则遗留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重者血栓还可进入肺循环发生肺动脉栓塞,危机生命[1]。因此,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非常重要,及早识别危险并确定危险人群并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率,促进术后康复最有效的办法。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对48例骨科大手术后患者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LEDVT的发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骨科大手术后患者96例,男54例,女42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5.31±5.43岁。96例患者中股骨干骨折行复位内固定术23例,髋关节置换术41例,股骨头置换术21例,膝关节置换11例。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手术类型及麻醉方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肢体活动正常;进行手术时间不超过3h;麻醉方式为硬腰联合或全麻;术后积极指导患者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排除标准: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下肢严重水肿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已形成者;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者;血栓性静脉炎患者;严重动脉硬化和严重畸形者。

2 方 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对患者住院后及时进行LEDVT风险评估,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使他们认识到骨科大手术为LEDVT发生的高危人群;讲解床上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及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讲解多饮水、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和血脂;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活动有无异常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并于术后24h、术后72h和术后1周及时进行双下肢彩超检查。术后麻醉清醒后或术后2h及早开始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具体操作方法[2]如下:①备齐用物并检查压力充气泵,充气压力带有无破损,是否通畅,接口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紧密,电源连接是否完好。②抬起一侧下肢选择与其匹配的腿套平铺于床上,再将下肢放于腿套中央,由上至下依次粘好搭扣,充分暴露膝盖部位于腿套外,打开电源,调节参数。③使用30min后关闭电源,间歇1h后重复使用24h。使用过程中观察皮肤颜色有无红肿及双下肢末梢血运情况,如有特殊不适应立即终止治疗。

3 指标观察 ①观察评估双下肢皮肤颜色、有无肿胀疼痛紧绷感以及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双下肢感觉有无异常,分别于术后24h,术后72h,1周进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②术前24h、术后24h分别采集静脉血,进行凝血四项及血小板计数监测。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 见表1。实验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2。实验组较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活酶时间延长、D-二聚体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检查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1 骨科大手术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 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增加,老年人愈来愈多,老年人反应慢、易摔倒加之骨质疏松,所以患髋部骨折的几率特别高。卧床制动,害怕疼痛活动减少,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中静脉瓣易损伤,手术时间长,饮食不合理、水分不足等均可引起血液凝集、循环量不足,导致血液瘀滞,诱发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多,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就越大,当骨科手术合并其他内科疾患时,危险则更大。骨科大手术LEDVT的高发期是术后24h,所以考虑物理预防较药物预防能有效减少出血的发生,在患者凝血功能状态较差的情况下及早采用间歇充气压力泵[2]。

2 间歇充气压力泵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间歇充气压力泵其主要机制是模仿机体活动时腿部肌肉收缩对下肢静脉造成压迫,从而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防止其瘀滞,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3]。间歇充气压力泵将一次性的或可重复使用的充气腿套固定于脚踝至大腿处,通过加压泵在充气腿套中反复吹气,在脚踝、小腿和大腿处分别施加45、35和30mmHg的压力,以模仿骨骼肌以波浪形泵血的形式加强腿部深静脉的血液流动,促进血液回流,防止凝血因子因血流缓慢而聚集黏附血管壁,达到预防DVT的目的。此外研究还证实[2],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有迁溶作用,防止血液凝集,使用后还可引起血管扩张,促进血液流动。术中使用还可有效防止椎管麻醉患者血压降低,减轻低血压症状。

3 操作注意事项 认真规范操作,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疗效,重点是皮肤温度及颜色,关注患者的末梢感觉并做到及时评估。掌握间歇充气压力泵使用的禁忌证和主要的并发症,若出现下肢局部皮肤炎症、破损和溃烂等这些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为了有效降低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对患者住院后及时进行DVT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及时采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等物理预防[4]。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DVT,还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3],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通过对9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进行观察,证明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可以堵绝和切实减少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推广。

[1] 李荃利.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6):759-759.

[2] 王晓庆.空气压力治疗仪的使用技术[M]//骨科临床护理学.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51-52.

[3] 荆朝侠.间歇性充气压力泵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0): 1336-1338.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7(7):605-607.

(收稿:2014-12-11)

关节成形术,置换 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与控制 下肢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R658.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6.021

猜你喜欢
充气骨科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充气恐龙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让充气城堡不再“弱不禁风”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国内外非充气轮胎的最新研究进展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