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智慧型效能型服务型交通建设

2015-03-30 04:08
中国机构编制 2015年6期
关键词:深圳市交通智能

● 黄 敏

(作者系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

深圳以大交通为依托,构建一体化智能交通建设体系。同时,以大数据为基础、以大监管为主线、以大信息为核心,推进智慧型、效能型、服务型交通运输部门建设。

近年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突出科技创新,秉持“制度+科技+文化”管理理念,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现代化,扎实推进智慧型效能型服务型交通运输部门建设。

一、以大交通为依托,构建一体化智能交通建设体系

一是加强机构建设,为一体化智能交通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2009年9月,深圳市成立了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负责城市道路、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管养、运营、执法等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构建了“一城一交”大交通管理体制。同时,突出智能交通建设职能,设置了智能交通处,统筹全市智能交通建设和应用;在各交通运输局设置智能交通科,建立了上下统一、协调一致、全覆盖的智能交通组织架构。2013年将市智能交通中心更名为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作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的技术支持和综合调度协调平台,进一步强化了智能交通在全市综合交通与数据体系的运行监测、数据集成、信息共享、交通服务中的作用。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智能交通由规划、交通、交警等部门分散管理的局面有了改变。

▲ 深圳港 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靠泊首选港

二是突出系统建设,构建一体化智能交通建设体系。从“建体系、立模式、编规划、树标准”四个层面,构建了一体化的智能交通建设体系,解决了智能交通资源多小散乱、效率不高等问题。“建体系”就是从交通管理、交通运行、交通服务三个层面的需求出发,按照“系统思维、板块管理”的工作思路,构建1个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和公交、设施、物流、政务4个智能交通平台的智能交通体系框架,明确了智能交通的建设目标。“立模式”就是建立了智能交通“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资金、分工负责、分步推进、分块实施”的智能交通建设工作模式。“编规划”就是推进编制《深圳市智能交通“十二五”规划》、《深圳市交通骨干信息网规划》等系列规划,明确发展任务、行动计划、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工作路径。“树标准”就是成立深圳市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构建了智能交通标准化体系。

二、以大数据为基础,推进智慧型交通运输部门建设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集成和共享为基础,打造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和智慧交通系统。

一是打造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全面集成建设全市全行业海、陆、空、铁、地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打造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实现运行监测、安全管理、应急指挥、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五大功能。其一,强化数据集成和共享。通过组织开展交通数据接入工程,汇聚14类75项交通行业数据资源,并与公安交警、气象、市场监管、规划国土、环境保护等单位建立了数据共享渠道;同时与深圳广电集团、腾讯公司、凯立德、车联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与数据资源共享,建立交通数据合作共享平台。其二,启动云计算和云服务。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深圳超级计算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机构合作,解决大数据时代“实时接入、高效运算、安全存储”等问题,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满足了需要。

二是构建以案件处置系统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系统。构建以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为载体,以交通基层管理单元为处置核心,构建总中心(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分中心(客运、货运等专业管理机构和辖区交通运输局运行指挥智能分中心)—基层管理单元(以街道为单元的基层交通管理机构)的智慧交通三级管理架构,较好地解决全市交通运输点多、线长、面广、体大的难题。

三、以大监管为主线,推进效能型交通运输部门建设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安全监管为核心,分38个业务板块建立了覆盖全面、管理高效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智能化监管体系。一是构建交通运输行业视频联网监控系统。按照“保重点、分类别、全覆盖”接入和共享了12575路视频信号,通过视频识别与分析,实现了全市重要枢纽、交通节点、主要通道、场站和交通集散地的视频监控,为安全监管、行业监测、信息发布提供了支撑。二是搭建公交行业智能管理平台,围绕“政府管企业、企业管人与车”的二级监管体系,支撑公交“数据平台、实时监控、安全监管、服务监管、信息发布、成本测算、应急指挥”七大职能,实现全市范围的公交监管服务。三是建设运输车辆GPS综合应用监管系统。共接入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共计9万辆出租、公交、两客一危①、重型货车、泥头车及其他营运车辆GPS数据,实现运行过程监管、违章报警提示、状态分析研判等管理功能。四是推出道路交通运行指数和城市公交服务指数,支撑综合交通运行态势分析及决策支持,实现道路全路网和公交全行业运行状态从定性描述向定量描述转变,为城市道路交通出行、公交出行提供“晴雨表”。五是构建“网格化、有机性、民生型”交通基层管理单元。依托智慧交通案件处置系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形成智能化网络管理体系,形成道路养护管理、交通设施管理、公交设施管理等七大类案件从“信息采集、任务分发、结果反馈、监督考核”智能化处理的闭合管理流程,提高了事件处置效率。

自2012年建立智慧交通系统以来,深圳市每天接到市民关于交通公用设施的投诉逐步减少,由2012年的平均12件,降到2014年不足3件;交通设施的平均修复时间,由2012年的187个小时,缩短到2014年的5.4个小时。

四、以大信息为核心,推进服务型交通运输部门建设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全面整合和采集交通信息资源,构建了全行业、多渠道、全过程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利用“四屏一热线”(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诱导屏、12328服务热线),实现了信息发布由单向到互动、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为向出行者提供全方位、多模式的交通信息服务,满足了市民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的需求。一是推出“交通在手”手机应用软件,市民可通过手机免费获取全面、实时、准确的机场、码头、道路运行、地铁、公共交通资讯。截至2014年底,软件日均使用量近30万人次。二是建成深圳市公众出行信息门户网站——“e行网”、开通深圳市交通运输委政务微博,搭建“交委—市民”双向信息沟通平台。目前,“e行网”累计点击量超过2800万次,交委政务微博粉丝近26万人。三是与深圳广电集团合作设置演播室,共同打造《全景大交通》、《数说交通》、《都市路路通》电视及广播交通栏目,日均受众超过600万人次。四是以“动态+静态”、“实体+虚拟”结合的方式建设户外综合交通信息发布屏,推进包括干线诱导、停车诱导等户外交通诱导屏全面建设。串成出行前信息查询——出行中信息诱导——出行后统计分析的交通出行全过程。五是建设深圳市12328综合交通资讯服务平台,打造“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评价”的资讯服务闭环管理链条,实现对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咨询投诉服务“统一归口、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受理、统一办结、统一跟踪、统一考核”7个统一。

①两客一危是指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运输里程超过800公里。

猜你喜欢
深圳市交通智能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繁忙的交通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小小交通劝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