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

2015-04-14 00:49李玉松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配药输液科室

李玉松

(苍南县人民医院,浙江苍南325800)

●护理研究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

李玉松

(苍南县人民医院,浙江苍南325800)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建立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对我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后各个科室的配液时间、处方缺陷、药物管理质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PIVAS建立前1年的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将PIVAS建立后1年的相关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的护理输液所需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0.98%)也明显低于对比组(4.33%)发生率(P<0.05)。结论:建立PIVAS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而且还起到了规范护理管理、提高输液安全性等效果,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床护理;用药安全

静脉给药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用药方式,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使用率达到了70%左右,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给药时,通常是由护理人员在开放环境中完成的,这就对药物的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为了对静脉给药护理过程中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了解,本文将我院对PIVAS建立前后的相关临床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对我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后各个科室的配液时间、处方缺陷、药物管理质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此次参与调查的科室主要有妇产科、五官科、血液肾内科、中医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等。将PIVAS建立前1年的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将PIVAS建立后1年的相关资料作为观察组,两组的科室来历、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选择我院静脉配置中心设立前后的配药医嘱单作为对象,对照组包含处方单202050张,观察组包含处方单208598张。抽取五官科、骨外科、心血管、普外科、消化科、神外科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科室,比较其静脉输液过程中所需的时间。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

1.规范药品管理。采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模式后,各个科室所储存药物的数量有所减少,该模式实行后,所有药物均由专门的药学人员来进行分类管理,并对药物有效期、存储条件、数量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这样不仅可以预防药物过期,而且还避免了药物过度浪费的情况出现。

2.规范用药机制。相较于传统的配药方式,设立药物配置中心后,增加了药物配送前的审核环节以及配药后的审核,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物滥用以及用药不当的情况出现。通过对各科室静脉药物进行集中配置,可以为患者体统高效、廉价、安全的药物,同时,该模式还可以降低药物搭配错误的情况出现,让护理人员与药剂师分工协作,严格控制药物的搭配,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了有利保障。

3.降低护理风险。在建立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配置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相对固定,且对各个科室的用药情况较为了解,以便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各个科室所需的药物配置齐全。在药物配制中心每个科室的药物配送人员最好设置2-3名,且护理人员用于输液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0%。传统静脉用药时,通常是由1名护理人员完成整个配药以及输液操作,这就使得输液工作略带盲目性,特别是对于化疗药物以及细胞毒性药物的配置,很容易因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而引发一系列的护理风险事件。

(三)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纳入SPSS 15.0软件并对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来进行表示,并用t来检验其对比结果。将P值大小作为判断统计学是否有意义的标准,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配药时间。

两组的五官科、骨外科、心血管、普外科、消化科、神外科、肿瘤科、呼吸科的配药时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二)护理缺陷。

观察组中有2050张处方单存在药品缺陷,该组的药品缺陷率为0.98%;对照组中有8750张处方单存在药品缺陷,该组的药品缺陷率为4.33%。两组患者的药品缺陷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各科患者的配药时间比较

三、讨论

静脉输注为临床较为多用的给药方式,目前,我国住院患者中,采用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患者超过60%,大量研究证实,传统的科室药物配置方式通常是由各个科室领取大量药物,一旦出现处方更改、患者死亡、患者出院等情况,就会导致药品大量堆积,又不能及时更换,最终引发一系列的护理隐患[2]。有研究资料指出,通过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后,药剂师就可以直接从信息中心获取医嘱,并严格按照审方、打单、贴签摆药、核对、配置、再次核对等流程来发放药物,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医嘱中存在的缺陷,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主治医生,直至更正合格后方可用药。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设立前后的配药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通过对静脉输液所需药物进行集中配送后,各个科室配药所需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0.98%)也明显低于对比组(4.33%)(P<0.0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物报废的几率。本研究的这一结果与某些学者在研究中的结果基本一致[3]。分析认为,其与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护理时,其相关操作基本处于完全暴露的状态,其潜在感染因素也相对较多具有相关性,例如,护理人员在混合各类药物时,容易使一些肉眼不可见的微粒混入药液中。此外,护理人员在开展输液工作时,难免会接触到大量化疗药物以及抗生素,这些药物本身就有一定的毒性,长此以往就会危及护理人员的健康。

综上所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质量,最大限制减少护理缺陷,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姜小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院的运行与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64-66.

[2]刘文巧,陈顺英,邹家柳,等.浅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5):269-270.

[3]王小英,李彩霞,曾谦,等.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护理药学中心的做法和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4(1):45-46.

R47

A

1002-1701(2015)03-0146-02

2014-10

李玉松,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3.078

猜你喜欢
配药输液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输液配药时胶塞掉屑的原因及防止方法的探讨
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配药的临床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