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5-05-11 12:03马笑岩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职业认同调查研究

摘   要 “特岗计划”实施8年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师资紧缺、结构失衡等问题。但是,在对农村特岗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特岗教师还存在职业认同感不高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制约着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缩短聘用年限、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提供良好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培训、对口交流和合作等途径,切实提高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关键词 农村特岗教师  职业认同  调查研究

为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6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制订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称“特岗计划”)。方案规定: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任教三年,由中央财政设立统一的年工资补助标准支付其工作报酬,对三年期满后经考核合格留任的特岗教师,省级政府要落实其工作岗位。据统计,“特岗计划”实施8年来,共有约24万名中央特岗教师分布在2.7万所农村学校任教。截至目前,三年期满后的留任率为87%。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师资紧缺、结构失衡的问题。[1]

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职的农村特岗教师中存在对教师职业认识不够、不能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对自己的工作报酬不满意等现象。职业认同是对自己职业价值和意义的判断。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效率和专业发展,影响到所在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笔者试图以宁夏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分析和访谈的方法,分析这一群体职业认同的现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有效对策。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来自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海原县、中宁县、同心县、红寺堡区、惠农区、平罗县、西夏区、金凤区等10个不同县区的200名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

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参考赵燕婷的“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设计了宁夏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分为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职业待遇、职业技能、职业期望等六个维度,共30个问题。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8份,回收率为99%,其中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为92.5%。

(2)访谈法。随机选择了15名农村特岗教师进行访谈,主要对“特岗计划”实施的建议、自己的教学能力、今后的职业打算和预期等方面进行访谈。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对调查问卷的题目采用Likert5点记分方法,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记5到1分,分数与职业认同感成正相关。

1.男教师比女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低

从调查数据来看,男特岗教师在六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比女特岗教师低。在对农村特岗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能明显感觉到女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比较认同、比较满意,而男教师则对特岗教师这一职业还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无奈。因此,从性别上来看,男性农村特岗教师比女性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低。

表1不同性别的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

2.师范生比非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高

从调查数据的平均分来看,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明显高于非师范生。在职业情感、职业技能和职业期望这三个维度上,师范生的得分明显高于非师范生。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就受过一系列的师范生技能教育,具有教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有在学校实习、见习的经历,所以他们在短时间内能掌握课堂教学;非师范生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在从事教师职业后要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他们掌握课堂教学的过程要比师范生的长。但是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在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待遇这三个维度上差别不大。

表2不同专业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

3.学历低的教师比学历高的教师职业认同感高

从调查数据来看,专科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感最高,其次是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的职业认同感最低。尤其是表现在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期望两个方面。在访谈中,专科毕业生对自己现有的职业比较满意;而有一部分本科生有参加其他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等)的想法;参加访谈的所有硕士研究生都表示,由于在毕业前其他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选调生等)中的失利,不得已才从事特岗教师这一职业,但不会一直从事这一职业。

表3不同学历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

4.任教学校的所在地及条件影响着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

从调查数据来看,任教学校在城镇的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要比在行政村的特岗教师高。城镇学校的硬件条件要比村级学校的硬件条件好,城镇学校的环境、生源、交通条件也比村级学校的要好,这些都影响着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尤其是隆德县、彭阳县、同心县的农村特岗教师希望聘用期满后通过考试方式到川区条件好的地方工作,在职业期望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表4不同学校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

5.所教学科和所学专业的一致性影响着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

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所学专业和自己任教后所教学科一致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高,不一致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低。在访谈过程中,所教学科和所学专业一致的特岗教师表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比较快地驾驭课堂,能合理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特岗教师则表示,由于专业不一致,自己必须要掌握现在所教学科的理论知识,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期,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表现在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这三个方面。endprint

表5不同专业与学科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

6.初中特岗教师比小学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高

从调查数据来看,小学特岗教师在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期望方面的得分比初中特岗教师要低。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小学农村特岗教师对本身职业认识方面存在误区,他们认为作为小学农村特岗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工作、生活环境相对较差,找不到自己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从整体上看,小学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要比初中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低。

表6不同学段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

三、提高宁夏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宁夏多数农村特岗教师基本认同自己的职业,但是整体职业认同感不高。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农村学校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待遇,缩短聘用年限

在调查中,90%的农村特岗教师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因为同一所学校特岗教师和其他在编教师的收入比例为1:2。另一方面,在调查中笔者发现,81.6%的农村特岗教师认为为期3年的聘用时间太长。为了消除他们的心理不平衡状态,稳定农村特岗教师队伍,笔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上调工作待遇,没有实行绩效津贴的地区应尽快落实;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根据特岗教师每学年的表现和考核情况,对表现考核优秀的农村特岗教师适当缩短聘用年限,适当增加校内津贴或校内绩效工资。

2.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创设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据调查,85%的农村特岗教师周课时数在20节以上,超额的工作量会引起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消极反应,压力过大就有可能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部分农村特岗教师要同时承担好几门课,他们的课余生活就是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生活变得很枯燥。

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农村学校领导要深入到农村特岗教师的工作生活实际中,了解他们真实的工作生活状况,要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根据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校要减少他们的周课时数。另一方面,学校要尽可能地满足特岗教师的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好的住宿环境,解决他们周末在校生活的问题,还要解决他们回家的交通问题等。

3.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村特岗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率

在职学习和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了使农村特岗教师对教师职业有更深入和透彻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职业情感和价值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培训机制,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究、远程教育等形式,提高农村特岗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培训中,要突出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使农村特岗教师对这一职业有一个更新的认识,消除他们的认识误区,帮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找到自信心,从而切实提高职业认同感。另外,也要对非师范专业的农村特岗教师进行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以便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

4.积极开展城乡学校之间、城乡教师之间的对口交流

对口支援和对口交流也是解决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其职业认同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定期选派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也可以定期选派部分农村特岗教师到城市学校交流学习。一方面,既可以把城市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带到农村学校,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还可以使农村特岗教师学到好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树立自信。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实现教育资源均衡。

总之,提高宁夏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直接关系到宁夏农村教师整体队伍的稳定。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也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应从特岗教师的角度出发,努力创建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切实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只有这样,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过失[M].台北:台湾东华书局、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

[2] 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王嘉毅.多维视角中的农村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郑新蓉,杜亮,魏曼华.中国特岗教师蓝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 宋文广,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7] 刘富喜.教师职业认同的指向和态势[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8] 杜志强,付明梅.我国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12(10).

[9] 翟艳.幼儿教师专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10] 武慧芳,王爱玲,王密卿.河北省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8).

[11] 高闰青.“特岗教师”职业认同调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焦作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14(3).

[12] 江雪清.贵州省特岗教师职业认同调查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

[作者:马笑岩(1980-),女,宁夏固原人,宁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认同调查研究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实证研究回顾201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