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理念实际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5-11 04:24刘佳龙叶昕聂丽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教学理念教学反思

刘佳龙 叶昕 聂丽

摘   要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推崇。文章在分析实际应用反思性教学理念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反思性教学理念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推动反思性教学理念实际应用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  教学理念

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体验和教学监控,对自我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本质进行探索、研究和反思。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学习教学、学会指导学生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能和责任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反思性教学理念的应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既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又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及课后的教学回顾与反思。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总结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困惑与问题,通过批判性的思考和分析,探索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实现教学行为的有效,达到提高教学研究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一、实际应用反思性教学理念的必要性

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表明,认真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反思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1.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能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

如何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一直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传统教学改革过程中,所有的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几乎都是由学校发布的行政教学通知,以教学研究项目的形式,通过自愿申请、评审、立项、实施等步骤来开展。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被动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要是为了拿项目、筹资金,对于真正开展教学研究、实施教学改革的意义有限。而倡导和应用反思性教学理念则可以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质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和建构适合自身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尤其是通过对自我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反思,既可以激发教师自我监控和自我反省的主动性,又可以增加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

2.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教师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做一名经验型的教师,是无法应对知识发展和学生学习需求现状的,同时也无法很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由单纯的教学实践者转变成反思性实践者,由单纯地借鉴他人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批判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教师的教学反思突破了以往教学理论研究中的技术性思维牢笼,使教师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探索一种更基础和抽象的教学策略。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影响教学活动开展和教学效果的因素也十分繁杂,因此,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全面地把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达到技术理性和人文理性的有机结合。

3.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重要主体,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教师作为知识的持有者和传授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往往缺乏活力和生机,教师基本上沿用了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只要能够把课讲好即可,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更多的是划重点和记笔记,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往往被割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方法掌握不足,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通过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教师不仅会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而且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教学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师会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考虑教学,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改进。

二、当前反思性教学理念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成因

1.反思性教学理念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反思性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反思性教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意向性和主动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一种规律性方式,是对教学认识的提升与飞跃。然而,很多管理者和教师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的认识并不深刻,往往会将反思性教学简单地理解成教学反思。因此,很多学校在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的时候,基本上是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种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强加在教师身上,并通过一系列的检查、考核和奖惩,来推动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在这种行政化的制约和推动下,教师很少是发自内心地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而更多地是为了应付和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和工作。因此,这种具有行政压力和简单化的教学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师教学反思的探究性和创新性不够。反思性教学中的反思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情感、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现状等进行有机地结合,从多个角度回顾教学情境,深入探究和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科学制定各种改善策略和方案,从而确保教学的有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不能有效地结合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致使反思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创新性的教学改革策略比较匮乏。

(3)教师教学反思的行为方式比较封闭。教学反思既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监控和监督,同时也是教师彼此间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重要途径。反思性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需要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学习。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应该是多元化的,要拓宽反思的空间,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认识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才能增加教学反思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现实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将教学反思认为是教师个人的行为,教师间彼此独立,不愿意与其他同事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最终只能自己苦思冥思。因此,这种具有较强封闭性的教学反思行为方式,严重限制了教学反思的效果。

2.造成反思性教学理念实际应用问题的原因

(1)价值导向的因素。目前,学校内的教学与科研价值导向出现了失衡的现象。由于教学与科研的性质不同,因此难以进行量化衡量,教师往往会将精力集中在科研上,通过争取项目和资金,获取职称晋升和绩效收入,从而忽视了对教学改革的投入与研究。在这种功利性导向价值观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难以真正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和开展有效的教学反思。

(2)定式思维的因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一般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习惯性思维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某些教学现象或典型教学问题的高度概括。[2]在相类似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情境中,这种思维定势会促使教师驾轻就熟地按照原有的经验与方式来解决教学问题和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时候,教师习惯于满足对这种定式思维的依赖,往往不愿意动脑思考。因此,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早已形成的定式思维所左右,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反思的开展和创新。

(3)教师文化的因素。教学反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学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与他人互相学习与合作的社会性活动。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师文化视野里,教学工作被视为高度的个人行为,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受这种教师文化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往往特立独行、闭门造车,即使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愿意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由于没有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引领,教师之间不能够进行有效地交流、合作与分享,因此教师的教学反思也就缺少了必要的交流平台,影响了教学反思活动的开展。

三、反思性教学理念实际应用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反思性教学不应被当成一种追捧的口号,而应该成为切实指导教学的行动理念。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普通教师都应该深入理解反思性教学理念的真谛,对教学反思的实施现状进行理性的审视,规避功利化思想的诱导,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避免教学反思流于形式。首先,学校管理者要结合本校的办学实际和教学改革现状,制定相应的教师反思性教学实施方案,聘请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通过讲座和观摩等形式,为本校教师提供教学反思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使管理者和教师都能够充分认识教学反思的深刻内涵。其次,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教学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之中,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由和教学自主权,使教师能够乐于教学反思、善于教学反思,在心理上和行动上得到学校的支持和保障。最后,校园环境和教师文化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要通过教代会等途径了解教师的切实需求,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加大投入,鼓励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倡导和建构教师合作文化。

2.养成教学反思的品质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反思价值取向,培养开放的教学反思心态,养成教学反思的合作精神。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和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教学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一项具有挑战和创意的工程。在教学反思这一活动中教师作为重要的主导者,应该充满信心和激情,在努力提高自我教学素养的基础上,对教学工作积极地探索与反思,并逐步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教师要培养问题意识和开放的心态。教学反思的核心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质疑和批判。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让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把这些问题写出来,其实这也是一个反思过程。[3]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有意识地留意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细节,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方式提出质疑,不断地变幻思维视角,多层次和多维度地提出解决策略。同时,教师还要培养自己的开放心态,不断激发自己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增强对教学意识和教学问题的敏感性。最后,教师要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教师个体教学反思的意义和作用有限,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合作的意识和精神。教学反思活动需要同行专家、同事、学生等主体的参与,在反思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本着开放、谦虚和负责的态度,积极吸纳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也要真诚地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

3.掌握教学反思过程

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最根本的就是要掌握科学的教学反思过程,明确教学反思的内容和重点。教师要想顺利开展教学反思,必须要充分认识和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第一,教学前反思。教学前的反思主要包括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反思。第二,教学中的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既包含了对既定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预设内容和环节实施的监控与反思,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应和学生自我接受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反思。第三,教学后反思。教学后反思是教师对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反思,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问题、教学改进策略等一系列内容进行经验化概括,逐步内化成自我教学理念的过程。这些反思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贯通教学反思过程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钟洪亮,张丽丽.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2] 蔡亚平.论教学反思的困境与出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3] 彭志洪,林跃武.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学术月刊,2011(6).

[作者:刘佳龙(1983-),男,吉林通榆人,乐山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叶昕(1062-),女,四川彭山县人,乐山师范学院高级实验师;聂丽(1981-),女,四川泸州人,乐山师范学院副研究员,硕士。]

【责任编辑  陈国庆】

猜你喜欢
反思性教学教学理念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