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教学在新生儿科新护士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15-05-26 01:34陈来舒陈明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新生儿护士

陈来舒,陈明黎

(1.平阳县人民医院,浙江平阳325400;2.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新生儿窒息复苏是临床重要的急救技能。新生儿科新护士在入科时需充分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本院新生儿科室采用交互式教学法进行培训,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接收轮科新护士60人,年龄17-22岁,平均(19.21±1.22)岁,均为女性,中专12人,大专39人,本科9人。以2011年1月-2012年12年入科新护士26人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科新护士34人为观察组,两组新护士年龄、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二)方法。

同批入科新护士统一进行培训,培训课时至少16学时,以第5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1]和新生儿复苏指南[2]为教学材料。对照组采用常规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和操作技术训练,观察组采用交互式教学进行培训,具体方法如下:

(1)首先让新护士对新生儿窒息复苏进行预习,自行查找资料,并预留几个问题让其自行寻找答案,授课时以PPT、视频、实物演示为载体,之后学员对预留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理论学习2学时。(2)课后让新护士进一步复习和熟悉复苏流程、使用工具及操作步骤,在操作技能学习前发放复苏理论简易考核表,当堂进行评价,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强化巩固。(3)操作技能示范由主管护师、护士和医生为主演示,采用婴儿复苏模拟假人作为主要教具,由教师根据窒息复苏步骤进行逐一标准化实物演示,并全面演示医护和护士之间团队配合,演示后由新护士对演示过程的要点进行讨论总结归纳要点,并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补充,约2学时。(4)操作技术实操阶段,培训步骤为单项技能训练、全流程技能训练、团队配合训练,各4学时;单项操作技能培训前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并在训练后进行讨论解答,遇到问题时采用引导的方式使其独立思考后获得解答;全流程技能训练,将新护士进行分组,各组轮流完成不同阶段的连续操作,训练完成后组织学员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团队配合训练,设置产房、母婴同室突发新生儿窒息及向ICU转运场景,由学员分别担当复苏团队不同角色,并轮流担当,训练过程中不仅完成复苏全流程操作,还需训练与家属沟通和团队沟通技巧。

(三)评价标准。

两组完成培训后根据新生儿窒息复苏理论教材进行理论知识笔试考核,共50题,满分100分;操作评价包括两个部分,(1)在团队模拟培训过程中进行评价,占50分,(2)在考核时进行流程复述,重点操作实践,占50分;综合能力评价为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对学员独立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团队意识进行评价,各20分。学员对培训进行满意度评价。

(四)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一)两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二)两组综合能力评价比较。

观察组独立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团队意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培训满意度为94.12%(32/34)、69.23%(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综合能力评价比较

三、讨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通气解除患儿缺氧状态,在发病全过程中需要医护对新生儿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进行及时判断,由于复苏过程需要根据患儿病情用到多种抢救仪器,护士在熟练正确操作的同时考验护士判断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复苏过程需要医护团队密切协作完成,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以达到高效的救治效果。常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和学存在明显的界限,不利于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交互式教学属于目前兴起的一种以交流、案例模拟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和学融合在一起形成教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的交互[3]。带着问题的学习、团组讨论可调动学员主动性,团队模拟则有利于学员间交流协作能力训练,培养默契度,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独立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团队意识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交互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效果,培养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更受新护士欢迎,值得推广。

[1]美国心脏协会.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5版[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

[2]虞人杰,叶鸿瑁,黄醒华.新生儿复苏指南(2011年北京修订)[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7):415-419.

[3]王雪文,金蕾,郭玲妹.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加强护生护患沟通技能培养中的探索[J].护理研究,2013,27(3):279-280.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新生儿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