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船舶建造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2015-05-30 22:57王建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实践研究

王建红

摘要:船舶建造课程是船体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经过三年的建设,从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课程建设思路与过程、内容与方法、成果以及设存在的问题与设想四个方面,来阐述该课程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推广价值。

關键词:工作过程 船舶建造课程 研究 实践

我院(渤海船院)船舶建造课程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在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与大力支持下,在课程组全体成员的积极努力下,已完成课程的建设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经过相关专业的实践与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步得以完善、推广,为使本课程建设的成果更进一步取得更大实效,现将课程建设成果总结如下:

1课程建设思路及过程

1.1组建课程建设团队

《船舶建造》课是这次骨干校建设中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首先确立了课程建设团队,在课程建设团队中,有来自船舶企业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丰富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也有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充满活力的中、青年教师。课程建设团队对企业需求、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职业标准、人才市场等多个方面展开调研工作,并对调研成果进行了整理,撰写了调研报告,为后期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2校企共建课程

随后课程建设团队与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共同合作建设确定了课程建设目标,即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对该课程的整体建设,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项目化课程,具有可借鉴性和示范性;拥有一套与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改革相适应的且教辅资源丰富的教材;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网上展示,并实现网络学习、测试和师生互动,可供校际间、校企间交流学习使用,实现资源共享;建成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使《船舶建造》课程带动其它专业课程的建设。

2课程建设内容及方法

船舶建造课程教学实施内容的选取应适应壳、舾、涂一体化造船新工艺,围绕五种典型任务工作过程,十一个项目来设计,突出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课程以典型船舶——150T冷藏船、159000T原油船生产图样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工厂实际生产船舶的建造,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使学生具备船舶建造的基本能力。

具体方法为:

一是课程重新定位,根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瞄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按照理论与实践相融、常规与高新并重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开展建设,每项任务是学生对工厂实际船舶生产图纸进行放样与制作。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船舶建造的基本能力。

二是完善课程标准,本课程以应用为目标、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进行设计,既做到突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又与现代造船紧密结合。

三是课程内容更新,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行业企业发展和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上,重点体现实用性和技术性,面向工程实际,按照工作过程将各个学习任务由单一到综合开发。

四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就业岗位,形成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项目来进行学习。每个项目详细描述学习任务,确定教学时间,确定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确认教学条件和环境要求,如场地、人员、工具和可供选择的教学媒体与学习资料等。

五是课程考核模式,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法。突出过程考核、技能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重要作用。

六是工学结合教材,与行业专家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精选企业实际造船生产图样为教学案例,完成教材,经过试用,发现问题,再通过企业、同行、学生等各方面意见反馈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能够在教学中使用。

七是建立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为了便于更好的满足和实现网上学生自学、测试、师生交流、校际交流和校企共享等方面的需要和目的,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根据素材和脚本,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库,搭建网络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八是本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包括专任教师及企业外聘教师,能够达到“双师”标准。

本课程根据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共性要求,基于船舶行业企业中船舶生产设计和船舶生产工作任务,按船舶图纸识读和绘制的过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形成一套以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课程的评鉴与考核及规范课程教学过程为内容的完整课程体系。

3课程建设成果

经过调研、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我们取得了预期成果,全课程组成员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实施了大量的实际建设工作,保证了课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4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公司开发的教学仿真软件未开发成网页版本,所以在进行网络教学平台数据转换时,造成一定的困扰。(2)学院与清华大学合作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试题库与在线测试模块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一旦将试题库中的试题导入在线测试,原来的试题库的题,则不再有,以造成试题的减少。(3)课程建设团队中,缺乏较高计算机能力者参与,以致有些教学软件在平台上难以正常使用,需要现用现装,给师生带来不便。

课程组今后开发多版本的教学仿真软件,以支持不同的环境使用;课程建设团队组建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增加计算机能力强的建设人员。

参考文献:

[1]杨喜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市场,2011,(49):198-200.

[2]卢扬,胡南珍.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标准构建初探[J].内江科技,2011,(06):165+185.

[3]于钧,鹿雁慧.对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问题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1,(05):167-169.

[4]辛连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应用的局限性分析[J].职教研究,2011,(01):25-28.

[5]陈玉平,林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企业技术开发,2010,(23):142-144.

基金来源: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科研课题《产业集群背景下船舶院校特色品牌专业的发展研究》课题编号:LZY15070。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实践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