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痰拍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

2015-06-07 02:00赵映霞刘永梅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期
关键词:本院支气管炎阻塞性

赵映霞 刘永梅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为本院老年人常见病以及多发病,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发生黏膜的上皮变性、上皮坏死、上皮脱落或者增生,导致分泌物出现增多。特别是老年人呼吸道的自我净化功能出现下低、排痰反射出现减弱、对于气管的杂物清除功能降低,黏液出现滞留,导致呼吸道细菌得以滋生,特别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又进一步加重上皮细胞破坏以及增加黏液等分泌物的量,这在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病变的发展过程中是个因果循环关系,相互之间反复促进,容易导致后期形成阻塞性肺病[1]。拍背能够有效的促进分泌物向气管上移动,通过有效咳嗽将分泌物排出,从而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并纠正组织的缺氧,控制感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及时有效地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施常规治疗同时,开展排痰护理改善通气,预防感染。其中,传统的排痰护理方法是人为拍背,但是,对于拍背手法具有严格的要求,不易于掌握,排痰效果差,当前,一种排痰拍背器应用于排痰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本院追踪护理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探讨,观察其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追踪护理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54~87岁,平均(72±4.7)岁。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传统组,每组5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男31例,女19例,年龄54~87岁,平均(71±3.2)岁。传统组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54~87岁,平均(74±1.8)岁。所有入选的病例均符合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的标准:一是慢性反复咳嗽,二是咳痰或伴有喘息,三是每年发病的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或者两年以上,四是排除心肺其他疾病患者[1]。全部患者在本院接受护理,定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医院护士定期到本院实施护理,经检查病例没有其他的合并症,比如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或者糖尿病等,入院时的体温处于36~37.5 ℃,检验白细胞数量(10~12)×109/L,中性白细胞占比超过70%,通过胸片检查,肺部两侧纹理出现增多或者增粗,肺部具有局部阴影模糊,提示患者发生慢性支气管炎感染。

1.2 试验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平稳期,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咳痰或咳痰困难症状。在本院接受定期护理,或者定期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如低流量的吸入氧气,使用青霉素和左旋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抗炎症,使用二羟丙茶碱进行解痉平喘,同时积极实施排痰护理。对于患者的排痰效果,采用指套式的数字显示型脉氧仪进行SaO2测定,仪器有美国加州“P—B公司生产,型号为“NPB-40”,主要测定患者拍背咳痰前后约30 min,对SaO2以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患者排痰效果[2]。

1.2.1 研究组 研究组利用排痰拍为一种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橡胶碗,橡胶碗口部设有平板式的橡胶囊,底部则有和上述所说橡胶囊平面平行、且具有弹性的手柄。使用时扣击头沿支气管走向,从下往上拍。患者可采取较为舒适体位。使用过程中注意患者的病情对拍背轻重和耐受程度进行控制,并选择较为合适扣拍的频率,避免拍打脊柱和胸骨以及肾脏等重要的器官

区[3-5]。

1.2.2 传统组 传统组患者则是指导亲属采用传统拍背手势,姿势方法为五指并拢,保证关节的屈曲呈现出120°,手掌呈碗状,以手指的前部以及大小鱼际和患者的皮肤接触,以腕关节的均匀用力[6]。要从下往上拍,由背部的边缘向中央拍,并有节律对患者的背部扣拍。同时要嘱患者配合深呼吸并用力咳嗽。同时,注意老年人中的危重患者,在扣拍时不宜用力过猛,要仔细观察老年人的面色和呼吸以及心率等情况[7]。

关于排痰成功标准:经过拍背之后,患者可以自行咳出大约2~3口的痰液,且SaO2和拍背之前有所提高。患者排痰失败标准:经过拍背之后,患者依然无法自行咳出痰液,且SaO2和较拍背之前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出现下降。

1.3 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的患者最终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SaO2经过拍背均得到提升,且研究组效果更好,另外,研究组排痰成功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在拍背前后的SaO2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排痰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在本院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排痰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护理中亲属往往不能较好掌握排痰技巧,使用排痰拍进行排痰,不仅方便快捷,易于掌握,而且护理效果较好,建议推广[8]。排痰拍结构简单合理且使用比较方便,橡胶碗口部封有橡胶囊,和皮肤接触面积较大,对患者不会造成损伤,也不会刺激患者皮肤,具有一定的振动作用[9]。同时在拍背过程中,背部的受力较为均匀,且排痰的效果较好,特别利于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阻塞性肺病的预防和控制。同时,通过排痰拍在本院应用,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非常适用在医院或者家庭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肺部的护理需求[10]。

3.1 研究组和传统组分别接受SaO2测定 经过比较拍背前后,两组患者都显示出差异具有的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可以认为两组患者都能够使肺部开展有效的震动,促使痰液出现松动,进而有效咳嗽并咳出痰液,保证了痰液排出气管,保持了患者的肺通气和肺交换的情况等,通过测定SaO2,结果显著提高,证明组织缺氧缓解显著。由于Sa02的提高既和患者的本身肺功能有关,而且还与患者是不是正确的掌握咳嗽排痰正确技巧有关,建议实施有效的抗生素[7]。在本研究实验中,有3例患者SaO2比拍背之前还要低,提示患者出现了呼吸道的严重阻塞,需要护理人员借助辅助装置排痰,而不能仅依靠患者自身力量排痰,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经过患者的口鼻腔开展机械吸痰,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从而改善患者的组织缺氧状态[11]。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传统组的拍背后的SaO2比较,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使用排痰拍后有效的提高SaO2的程度高于传统组的拍背方式[12]。

3.2 传统拍背的手势 具有其特定的优缺点,优势是可以有效排痰,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同时,不需要收取费用。但是缺点是有效性排痰需要规范操作,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富有耐心和爱心[13]。另外,由于受到操作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排痰治疗效果具有不稳定性。比如,护理中不能保证一个患者由固定人员实施排痰护理,那么治疗的效果和工作效率就可能受到影响而大大降低。而排痰拍结构简单合理且使用比较方便,和皮肤接触面积较大,对患者不会造成损伤,也不会刺激患者皮肤,具有一定的振动作用。提供身体垂直力,帮助患者的支气管表面黏液及其他的代谢物松弛并液化,同时还可以帮助液化黏液从支气管内按照咳嗽的方向排出[14]。不仅使用起来让患者主观上感受到舒适,而且对于操作者要求并不高。和传统护理手段比较,排痰拍提供了新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劳动强度,而且不因操作者差异影响效果。虽然排痰拍需要一定的费用,但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发生院内感染概率,对患者有益[15]。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注重排痰护理时促进患者治疗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支气管炎患者常伴感染导致支气管的分泌物增多,如果无法有效的清除,痰液滞留可能会造成患者的气道阻塞,从而加重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更加利于细菌的繁殖,加重感染,导致呼吸功能出现进一步的恶化。因此,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拍背、咳嗽排痰是实施整体护理进行健康指导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1]胡艳其,罗珍玉,李晓峰,等.两种拍背排痰手法的应用比较[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5):1236-1238.

[2]韦靖,吴艳,何静.膨肺和拍背治疗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机械通气患儿吸痰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2):235-237.

[3]崔萍,苗玉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排痰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2):198-199.

[4]陈丽,李沁晏.新旧"三步排痰法"在肺炎患儿中的效果影响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5):1351-1354.

[5]刘琼,姜佳瑜,陈春霞.翻身拍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肺部指征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6):357-359.

[6]杨素清,魏晶.传统方法与传统加挤压方法对高位截瘫患者排痰效果的比较[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115.

[7]杨爱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25(24):357-358.

[8]原虹.振动排痰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1579-1581.

[9]陈娟.呼吸道疾病排痰困难者排痰方法的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1,11(4):379-381.

[10]田道静.开胸手术后排痰方法的护理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47-549.

[1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7(2):1-10.

[12]钱旭胜.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吸入沐舒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33-34.

[13]谢诤,江莲,谢伟国,等.舒利迭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临床医学,2012,17(4):632-634.

[14]朴金善.多索茶碱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36-237.

[15]程新军,邢晓龙.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疗效比较[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6):2589-2590.

猜你喜欢
本院支气管炎阻塞性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