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肠炎6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5-06-07 02:00李黎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期
关键词:连汤葛根芩肠炎

李黎

急性肠炎为临床常见性疾病,多发于夏季、秋季。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与恶心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2]。若未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症状,则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目前,临床对急性肠炎主要为药物治疗,常规西医治疗因不良反应较多,且无法取得较佳的疗效,不能作为急性肠炎的理想用药选择。中药对急性肠炎进行治疗,已经有百年历史,其中葛根芩连汤就是对急性肠炎进行治疗的典型药物。本次研究对急性肠炎患者使用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急性肠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急性湿热证腹泻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每天腹泻次数为3次以上,恶心呕吐、肛门灼热等症状,所有患者均采取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数为15个以上。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19~71岁,平均(41.2±6.9)岁;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18~73岁,平均(42.3±7.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片治疗,0.5 g/次,加入0.9%氯化钠250 mL注射液进行混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3 d。

观察组行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葛根15 g、黄连5 g、黄芩5 g、木香5 g、扁豆衣8 g、金银花8 g、马齿苋8 g、荷叶10 g、茯苓12 g,法半夏9 g、竹茹9 g。根据患者病情可酌情加减用药剂量。使用300 mL清水煎药,每日两次服用,3 d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腹泻、腹痛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减少、或者已经恢复正常,性状恢复正常,经大便镜检查为正常;有效:患者的腹泻、腹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大便次数与性状有明显好转,经大便镜检查有所改善;无效:治疗3 d后,大便次数与性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4)16.24±4.68 0.89±2.61对照组(n=34)15.97±5.36 5.94±3.91 t值 1.3203 16.3523 P值 2.92 0.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为50.00%,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急性肠炎为消化科的多发性、常见性疾病,一旦发病,则会为患者的身体与生活质量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3-4]。临床常规治疗中,因滥用抗生素、静脉输液不合理,导致急性肠炎难以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多,患者难以耐受。国内学者在病原谱组成、临床观察中发现,有80%以上的急性腹泻可以不需要抗生素治疗也能治愈[5]。临床上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还会使肠道菌群失调,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的耐药情况加重,真正需要采取抗生素治疗患者则更为困难[6]。在本组研究患者中,均无明显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指征,因此,采取中医治疗,可获得极大的优势。

中医认为,引发泄泻的原因为湿邪,因此,临床治疗需以清热利湿为主[7-8],使用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可起到解肌生津、止泻作用。中医将急性肠炎归属于泄泻范畴,大多因饮食不洁或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脾胃受损而引发。脾水谷精微,主水湿运化,以升清为主,脾失健运后,则脾不升清、水谷不化,浊气并走于大肠内,则出现腹泻症状。虽急性肠炎的病灶位于大肠,但是与脾呈密切相关性[9-10]。因夏季人体的毛孔较疏松,易导致湿热之邪入侵;同时,夏日贪凉喜冷,导致脾胃受损,脾失运化,导致食滞、湿热两者互结;南方因常年天气潮湿且炎热,致热气下迫,使湿气上升,两者呈交蒸状态[11-13]。故而南方夏季多见湿热夹治证急性腹泻。本组研究病例,均为饮食不洁后引发,出现大便急迫,且颜色呈黄浊。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14],外感表证时,需解表。与夏秋季湿热证腹泻病机相似。药方中,葛根性味辛平,可起透邪解肌之效,也能升发中焦清阳之气,起到止泻作用,为本方君药;黄连与黄芩可厚肠止泻,清热燥湿,为本方臣药;加入车前草,可渗湿止泻,清热解毒,经利小便,实大便,解暑热、缓解腹痛;槟榔可行气消食、性苦辛温,可消导腐食,使胃肠气机顺畅,为本方佐药;甘草可将本方中诸药进行调和,为使药。所有药物共奏,可起治阳明热利,清热解毒、渗湿止泻、调畅肠胃之效[15]。

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炎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葛根芩连汤有抗菌、解热、解痉、提高免疫力、抑制肠道蠕动等功能,为临床上使用葛根芩连汤提供了医学依据。结合上述,急性肠炎采取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在治疗后,可使药物快速作用于病灶,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痛苦。加味葛根芩连汤不仅作用于肠,也可作用于脾胃,起到联合治疗作用,脾胃与肠道呈密切相关性,作用于脾胃才能起到显著效果,降低严重复发率。同时,也有抑菌作用,避免细菌反复作用,导致肠道受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裴冬萍.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74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5):2556-2557.

[2]黄飞标.培菲康加肠炎宁糖浆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12(23):379-379.

[3]阮宏鹏.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治疗急性肠炎4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738-3739.

[4]常建华.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48例[J].西部中医药,2013,15(9):88-89.

[5]贾品理,陈芳.平均血小板体积在儿童伴腹泻的急性阑尾炎与急性肠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2(4):18-19.

[6]付凤清.阿奇霉素治疗92例急性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6):88-89.

[7]杨正瑶.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4-25.

[8]赵玉灵.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J].健康之路,2013,15(12):128-129.

[9]周梅花,过利波.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急性肠炎的观察与护理45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5):16-17.

[10]孟宪山.加味郁金散治疗牛急性肠炎[J].吉林农业,2013,9(12):77-78.

[11]尹瑞.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0):54-55.

[12]张建伟.白头翁汤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7):114-115.

[13]戴开金,罗佳波,谭晓梅,等.葛根芩连汤不同配伍对葛根素含量的影响[J].中草药,2003,34(6):506-508.

[14]余林中,伍杰勇,罗佳波等.葛根芩连汤配伍与解热药效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663-666.

[15]陈丽红,唐于平,王强,等.葛根芩连汤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0,41(4):附8-12.

猜你喜欢
连汤葛根芩肠炎
葛根芩连汤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治疗肠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作用机制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葛根芩连汤对感染大肠杆菌小鼠血常规、血液内毒素及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葛根芩连丸UPLC指纹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测定
大鼠急性肠炎模型制备方法的建立与探讨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葛根芩连汤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