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2015-06-07 02:00刘海娜吴杰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期
关键词:目标性感染率早产儿

刘海娜 吴杰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将危及患儿生命,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加重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影响医疗安全,对患儿、家属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不断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1],这也对医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医疗安全。特将本院新生儿病房(NICU)2013年1-12月进行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2月NICU共入住患儿1026例。

1.2 监测方法 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的方法进行监测,建立NICU日志,按照新生儿体重每日电脑自动生成新住进新生儿数、已住新生儿数、PICC置管及使用呼吸机新生儿数。发生医院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上报表,并追溯转出NICU<48 h发生的医院感染,同时进行病原学监测,每月汇总月报表,每季度将资料分析总结后反馈给科室。

1.3 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按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病率 调查住院患儿1026例,发生医院感染23例,26例次,医院感染率2.24%、例次感染率2.53%、日感染发病率2.73‰。23例医院感染的患儿中,下呼吸道感染占26.92%,血液系统占23.08%,胃肠道占11.54%,皮肤占15.38%。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构成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构成

2.2 日感染率与侵入性操作的医院感染率 同期NICU住院总日数为8432 d,日感染发病率为3.08‰,感染率与出生体重密切相关。NICU患儿使用呼吸机总日数220 d,呼吸机使用率2.61%,其中≤1000 g患儿呼吸机使用率19.51%,1001~1500 g患儿呼吸机使用率4.60%,1501~2500 g患儿呼吸机使用率1.84%,>2500 g患儿呼吸机使用率1.7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2.73‰。见表2。

3 讨论

3.1 通过目标性监测结果表明,本院NICU医院感染率为2.24%,例次感染率2.53%,低于国内其他医院报道[2-3]。可能与本院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医护人员感控意识强,感控措施能落到实处有关。

表2 日感染率与侵入性操作的医院感染率

3.2 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其次为血液系统,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与国内文献报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一致[4]。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皮肤、黏膜屏障完整性易被破坏,NICU中的患儿尤其是早产儿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尤其低出生体重是发生医院感染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免疫功能极不成熟,且经常需要使用有创性诊疗技术,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增加,医院感染是NICU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其次因新生儿器官、支气管相对狭窄,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弱,加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反复的吸痰等侵入性操作,导致皮肤黏膜损伤,增加感染机会。

3.3 相对使用无创呼吸机患儿,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患儿感染率大大增加。2013年使用无创呼吸机患儿无一例发生呼吸机肺炎,而发生的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例为使用有创呼吸机患儿。因使用有创呼吸机需要器官插管,侵入性操作致呼吸道防御机制被破坏,使各种致病菌沿器官插管直接侵入肺组织,呼吸机肺炎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其中,患儿体重越低,呼吸机肺炎的发生率越高。

3.4 针对目标性监测结果,本院加强了NICU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3.4.1 落实NICU各项感染管理制度、NICU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明确科主任为医院感染控制第一责任人,科室每月不定时对科室人员进行感控知识培训,科室感控小组人员每月对感控工作进行自查总结,认真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感染管理科经常去科室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促进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提高。

3.4.2 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由于使用呼吸机患儿往往病情危重,抵抗力差,医务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技术,各种侵入性操作规范。(1)NICU的患儿大多数都需要吸氧,每天更换氧气湿化瓶的灭菌注射用水及湿化瓶,湿化瓶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2)垫高患儿头肩部,保持呼吸道通畅,头侧向一边,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要定时吸痰,在对患儿进行吸痰过程中,要保持动作尽量轻柔,每次时间要少于15 s,避免损伤患儿的呼吸道黏膜,产生感染灶[6]。进行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口腔的吸痰管绝对不能吸气管的痰液,防止口腔内细菌进入气道,而引起肺部感染。吸痰器用后及时清洗、消毒,使用一次性吸痰管。(3)另外,NICU的患儿病情很重,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较多,呼吸机的使用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一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病死率很高,因此,要注意呼吸机管道的护理。呼吸机湿化罐蒸馏水每天更换,避免细菌繁殖,增加感染机会。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指征,能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尽量避免插管,以减少口腔和咽喉部皮肤黏膜的损伤。机械通气每增加一天,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增加1.0%~5.0%[7]。每日评估气管插管的必要性,病情允许,及早拔除导管。

3.4.3 重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 手作为各种病原菌传播的媒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由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同时改进洗手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要求医护人员在护理和治疗每一例患儿前后,都必须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后再护理下例患儿;手套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摘去手套后立即洗手,避免造成交叉感染。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洗手意识,严把医务人员洗手关,每个婴儿床旁架上均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每月医院和科室不定时进行督导抽查,有效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保证医疗安全。

3.4.4 合理使用抗生素 频繁或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可导致患儿菌群失调和产生耐药菌株,使用时间越长,菌群失调的压力越大,增加感染机会[8]。为提高疗效,首要的是应当明确病原学诊断,抓住主要矛盾,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9]。患儿应用抗菌药物前进行细菌培养,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提高疗效[10],同时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及引起的菌群失调。要求科室加强管理,医生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及用量,对合并严重感染的危重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降阶梯治疗,对一般患者根据药敏结果给予适当抗菌药物,在治疗原发感染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细菌耐药的发生[11]。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交叉感染、二重感染的风险。因此,要严格掌握选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3.4.5 加强患儿营养支持 早产儿长期进食,进行全胃肠外营养,不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增加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12]。临床加强了早产儿的支持疗法,在生命体征平稳后两天内即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3.4.6 器械及患儿用品的管理 每天有专职消毒员排班,负责室内的消毒工作。室内地面,医疗器械(各种暖箱、光疗箱、监护仪呼吸机、婴儿床、远红外线抢救台、吸痰器等),各种台面,治疗车等每日清洁擦拭,必要时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擦拭。

3.4.7 加强婴儿用品的管理 由于新生儿体质较弱,因此,在治疗后要注意患儿使用物品的消毒,防止患儿交叉感染[13];包括:包被、衣服、床单等,均给予高压灭菌后再使用,保证一人一套。婴儿食具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早产儿暖箱在患儿转出监护室或出院后严格按规定进行终末消毒,箱内的水槽每日清洁后更换灭菌用水。

总之,通过有计划、连续性进行NICU目标性监测,针对NICU新生儿的高危因素,及时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保障患儿安全。

[1]朱妍艳,向蔷薇,罗运春.儿童支原体肺炎241例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45-47.

[2]邓兆娥,朱学梅,杨波.N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5):3147-3149.

[3]魏凌云,叶秀祯,李正梅,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0,36(2):48-50.

[4]Xu X F ,Ma X L,Chen Z,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 eastern China[J].J Perinat Med,2010,38(4):431-437.

[5]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3-176.

[6]张秀兰.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2):66-68.

[7]寿文祥.32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731-732.

[8]吴俊超,梁娣,杨静清,等.NICU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5751-5753.

[9]钱庆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J].中国临床医药导刊,2012,14(7):12-13.

[10]钟昌课.小儿支原体肺炎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105-107.

[11]刘晓,何艳凜,邢亚威,等.ICU医院感染监测结果与危险因素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151-5153.

[12]王玉红,夏世文.早产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80-982.

[13]张秀兰.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2):66-68.

猜你喜欢
目标性感染率早产儿
目标性社区护理对预防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价值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论前置作业的目标性和实践性——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为例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目标性教学策略的应用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