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后咳嗽30例观察

2015-07-11 09:11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皮试过敏原体征

李 志

(湖南省湘乡市翻江中心卫生院,湖南 湘乡411432)

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我们用西药联合祛风止咳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3~73岁,平均(45.88±3.98)岁;病程12~41天,平均(11.02±1.69)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3~75岁,平均(45.72±3.86)岁;病程9~52年,平均(10.98±1.18)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中感染后咳嗽诊断[1]。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临床表现以咳嗽、咽痒为主,干咳或咳痰量少不易咳出,可以持续咳嗽3~8周或更长,常常因吸入冷(热)空气、油烟、说笑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咳嗽,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胸部X线片及肺功能检查无异常。无慢性呼吸系统疾患的既往史。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mg,1日3次口服;氨茶碱片0.1g,1日3次口服。

治疗组加用祛风止咳汤。防风10g,杏仁10g,紫菀10g,前胡10g,荆芥10g,化橘红10g,蝉蜕6g,百部20g,甘草10g。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

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3 观察方法

咳嗽症状评分[2]。①夜间症状评分:0分为夜间无任何症状,1分为因咳嗽醒来1次,2分为因咳嗽醒来2次,3分为因咳嗽醒来2次以上。②日间症状评分:0分为日间无症状,1分为日间偶有咳嗽,2分为日间间歇单声咳嗽,3分为日间歇阵发咳嗽。

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4 疗效标准[2]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停药后半年不复发,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过敏原皮试阴性。显效:症状综合积分下降70%以上,停药半年后复发,但病情较前减轻,再用原方案治疗后症状很快消失,且能巩固疗效半年以上,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过敏原皮试转阴性。有效:症状综合积分下降30%~70%,停药3个月复发,但病情较前减轻,再用药仍能控制病情,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过敏原皮试可阳性。无效:症状综合积分下降30%以下,用药1个疗程后病情无改善,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过敏原皮试阳性。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比较 天

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6 讨 论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病程通常超过3周、少于8周,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是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大约1l%~25%会发生感染后咳嗽,流行季节感染后咳嗽发生率可达25%~50%[1]。感染后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多呈阵发性,夜间为重,遇感冒、冷空气、灰尘、刺激性气体及运动等诱发或加重。美国胸内科医师学会2006年公布的Guideline[3]中指出,感染后咳嗽的致病机理可能与呼吸道广泛的炎症及上皮细胞的损伤有关。另外,根据其特殊的刺激性干咳等临床表现,及遇烟、冷空气、异味刺激后加重等特点,亦有学者认为与气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即气道高反应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感染后咳嗽为风寒、风热等外邪袭肺后,经治疗寒热之邪已去,风邪未去,肺失清肃,肺气上逆则咳嗽。治宜祛风润肺,降逆止咳,祛风止咳汤方中防风、荆芥祛风散寒,前胡、化橘红、紫菀温肺止咳、理气化痰,百部、杏仁润肺止咳,蝉衣祛风、抗过敏,甘草调和诸药、祛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奏祛风肃肺、化痰止咳之功,故治疗感染后咳嗽效果较好。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J],2009.30(6):407-413

[2]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78-80

[3]BRAMAN SS.Postinfectious cough:ACCP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Chest,2006,129(1):139-146

猜你喜欢
皮试过敏原体征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皮试信息核查功能优化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大连地区儿童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急诊皮试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