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的应用及疗效

2015-07-27 23:48宋云方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并发症

宋云方

【摘要】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分别应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81.6%),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23.7%),患者治疗后的血脂参数、心功能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瑞舒伐他汀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能够促进患者症状和心功能指标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疗效;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冠心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中老年人是高发群体,指的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1]。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76例进行分析,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0.5±1.7)岁;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8例,心肌梗死5例。在观察组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9.4±2.1)岁;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0例,心肌梗死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诊断标准

(1)满足《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患者胸口有压迫感和疼痛感,容易出冷汗,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2)排除严重肝肾疾病患者,血液疾病患者,近期手术患者,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2]。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药物治疗,使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拮抗剂等,同时对其它基础疾病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258),10 mg/次,2次/d。观察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90091),5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坚持治疗8周后对比疗效。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间缩短,心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变化不大,甚至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包括血脂参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CRP),心功能指数:内皮舒张功能(FMD)、左室射血分数(LVEF)。(3)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8.0软件,其中计数资料使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项生化指标比较

经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LDL-C、FMD、LVEF、CRP等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症状较轻,停药后均自行消失。见表3。

3 讨 论

大量研究和实践显示,他汀类药物对于心脏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止形成血栓,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3]。苏锋的研究报道称,瑞舒伐他汀是效果最好的调脂药物,瑞舒伐他汀10 mg能够使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45.5%,其功效远远超过阿托伐他汀。这是因为该药物属于选择性还原酶的抑制剂,一是半衰期长,二是生物利用率高,三是肝脏的亲脂性和选择性强[4]。但缺点在于,尽管该药物导致的并发症较少,但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安全性存在缺陷,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

本次研究对76例患者分别使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38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达到97.4%,高于对照组的81.6%。在并发症上,仅有消化道不适和肝酶升高各1例发生,占比5.3%,远低于对照组的23.7%,且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综上,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瑞舒伐他汀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能够促进患者症状和心功能指标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丁烨,冯 健,尤华彦,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Rho激酶活性和内皮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01(12):52-56.

[2]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2010,20(04):254-255.

[3] 王传花.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4,28(10):105-107.

[4] 苏 锋.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对调脂及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9(03):2527-2528.

猜你喜欢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并发症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研究
瑞舒伐他汀并依折麦布对ACS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