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5-07-27 21:14韦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阿托伐他汀心绞痛

韦伟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的方法评价阿托伐他汀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4例采用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经过两周的治疗,观察疗效。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阿托伐他汀(40 mg/d)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

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均低于阿托伐他汀(20 mg/d)组患者相应的含量,而在高密度脂蛋白(HDL)方面,阿托伐他汀(40 mg/d)组的含量高于阿托伐他汀(20 mg/d)组的含量,上述5个检测指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低剂组。表明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并且使用剂量不同,对患者的疗效不同。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绞痛;不稳定型;C-反应蛋白;血脂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blood lipid and protein statin response of serum C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WEI Wei

(Anhui province Suzhou city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nhui Suzhou 23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evaluation of atorvastatin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Methods 68 cases of unstable angin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orvastatin (40mg/d) in the treatment of 34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torvastatin (20 mg/d) in the treatment of 34 cases. After two weeks of treatment,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Through the statistics method of two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torvastatin group (40mg/d) in patients with TG (triglyceride), TC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C reactive protein and LD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atorvastatin (20 mg/d) in the patients with corresponding, while in HD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atorvastatin (40 mg/d) group content higher than that of atorvastatin (20 mg/d) group content,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above five dete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I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not found in patients. Conclusion Atorvastatin in high dose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atients a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low dose group efficiency. Show that atorvastati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blood fat and serum C 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and use different dose, differ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Key words】Atorvastatin; Angina; Unstable; C- reactive protein; Blood lipid

目前,由于人们饮食多为高脂、高糖饮食,导致我国高血脂症的发病率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在临床中,它主要包括血清中TG、TC偏高,或者上述两种物质均偏高的临床特征,由于血管处于长期的高脂状态下,导致机体发生冠心病以及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提高[1]。高血脂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与环境、家庭遗传有关,后者由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症、胰腺症等引起,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脂有着重要的意义[2-3]。C-反应蛋白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2013年

5月~2014年5月笔者用阿托伐他汀的方法对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对照性治疗分析,以便探索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60.8±0.5)岁;平均病程(6.5±3.6)年。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0.81±13.12)岁,对照组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61.36±14.23)岁。实验组女16例,男18例;对照组女14例,男20例。经统计分析,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用法:40 mg/次,1次/d,

连用两周;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用法:20 mg/次,1次/d,连用两周。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的方法,以(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TG、TC、HDL、LDL和C-反应蛋白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TG、TC、HDL、LDL和C-反应蛋白含量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血清中TG、TC、HDL、LDL和C-反应蛋白的含量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34例患者在TG、TC和LDL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4例患者相应的含量,而在HDL方面,实验组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的含量,上述五个检测指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 讨 论

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为1340万,在每3个死亡的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到2020年预计增加50%,而且死亡人数的80%以上属于是世界的中低等收入国家[4]。从2000~2020年,心肌梗死导致的死亡由最初的第5位迅速发展到第1位,成为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脑卒中从第6位上升到第4位。在多种致病因素当中,高脂血症是引起冠心病发病的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加强人们血脂水平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肥胖人群,由于往往是复合型高脂血症,更容易诱发完心病,所以,对其血脂的调控在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调节肥胖人群血脂的同时,通过制定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其健康包含和健康的运动习惯,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脑管疾病的发生率。相关研究表明,人在进行运动锻炼时,最安全的心率为134减去年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的巨大的躯体和精神的痛苦。目前的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疗效不尽相同[5]。阿托伐他汀为血脂调节药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降脂作用是通过降低TC合成与促进TC分解使TC和LDL降低,该药物对TG的影响小。但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消退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学者还指出,阿托伐他汀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如果饮食治疗和其它非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应用本品可治疗其TC升高、LDL升高、载脂蛋白B升高和TG升高,同时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6]。作者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在TG、TC、LDL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均低于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相应的含量,而在HDL方面,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的含量高于低剂组的含量,上述五个检测指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明确,有效率高,显效迅速,复发率及对机体的损害等不良作用明显减少了。同时表明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并且使用剂量不同,对患者的疗效不同,故阿托伐他汀40 mg/d的治疗剂量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云霞,蔡九英,张雅卓.苦碟子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0):3425-3427.

[2] 魏嵩昀.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3,41(1):59-60.

[3] 于 薇,孟存良,容春莉,等.服用阿托伐他汀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LDL-C达标率的影响因素[J].重庆医学,2011,40(16):1588-1590.

[4] 许先继,林艳足.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11):1766-1768.

[5] 张小林,胡红锋.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8):61-63.

[6] 王健兵,高 乐,马艳艳,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炎性因子趋势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1,10(10):732-734.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阿托伐他汀心绞痛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