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

2015-07-27 05:17韦秀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护理效果高血压

韦秀芳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当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后血压改善情况比较明显,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行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高血压;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头痛、心悸、肢体麻木、多尿等,严重的会引发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1]。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如不引起重视将会引发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对于高血压患者,如能在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往往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疗效和护理效果。本组研究中,我院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控制血压效果更好,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当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入选患者依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1例。在观察组31例患者当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62.1±3.3)岁,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0.4±1.7)年;在对照组31例患者当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3.1±3.7)岁,病程8~25年,平均病程(11.2±1.8)年。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主要包括群体教育、个体教育、书面教育等三个主体教育。(1)群体教育:医院专业护士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合作,选择在社区内或医院中,对高血压患者集中进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的病因、治疗方法、日常护理常识、注意事项、并发症知识、突发病情处理措施等。(2)个体教育:对于不同的患者必要时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健康教育,具体包括服药方法和剂量、日常饮食禁忌等方面知识辅导。(3)书面教育:向患者发放有关高血压健康知识的宣传册,方便患者随时翻看、查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书面教育。

1.3 评价标准

(1)护理效果以护理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为疗效判断标准;(2)健康教育效果判断标准:护理前后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测试问卷,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优,70~89分为良,70分以下为差。(3)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差值为(22.3±2.4)mmHg,舒张压差值为(21.3±2.1)mmHg;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差值为(8.5±2.3)mmHg,舒张压差值为(13.4±1.9)mmHg。通过统计对比,观察组护理前后血压改善情况比较明显,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96.8%,对照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71.0%,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29/3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0%(22/31),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的主要特征是动脉压升高,是一种常伴有心脏、血管、脑、肾脏等脏器功能性或者器质性病变的全身性疾病[2]。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如果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时,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即为高血压[3]。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可有多个方面的,主要可分为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一旦发病,都需要通过长期服药控制血压。高血压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血压升高、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眼花、耳鸣、头痛,心功能不全,肾小动脉硬化、动脉改变、眼底改变等[4]。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病程比较长,治疗缓慢且不能彻底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要在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才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疗效和护理效果。

程序化健康教育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的健康教育[5]。这种健康教育是随着健康教育知识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而不断变化、更新的动态过程。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的程序化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药物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健康教育等。首先是基础健康教育:要对高血压患者讲解关于高血压疾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血压检测方式、检测时间,如何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何维持、控制血压等。其次是药物教育:护理人员要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科学、正确的用药,尤其是那些记忆力减退的患者。第三,心理干预: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不容易治疗,易引起一些并发症,不但会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还会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要加强心理干预护理,向患者详细的介绍高血压病的特点,让患者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从而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配合治疗,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第四,健康教育:针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还要加强饮食护理及运动指导,要以清淡、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且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的饮食为主,固定每天的进食时间,合理安排运动量,控制体重,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检查。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压改善情况明显,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行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琳琳,杨 丽.健康教育对门诊治疗的初诊高血压患者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的影响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07):1645.

[2] 邵 军,王 琳.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08):1312-1319.

[3] 钟红苗,赖辉兵,陈小敏.云浮市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4,30(20):2926-2928.

[4] 金爱娟.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6):156-157.

[5] 陈 慧,张 煜,唐梅芳.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03):381-383.

猜你喜欢
护理效果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