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幼儿的古筝启蒙教学

2015-08-07 05:35王红婷
艺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低龄琴弦古筝

王红婷

低龄幼儿的古筝启蒙教学

王红婷

在低龄幼儿学习古筝过程中,如何建立孩子学习的自信,激发学习兴趣,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良好的师生关系,适合低龄幼儿学习特点、认知习惯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地积极参与,可以帮助孩子们掌握古筝的基础技巧。

古筝 幼儿学古筝 古筝教学 古筝启蒙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它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表演力丰富,因此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据调研,民族乐器中最爱欢迎的、学习者最多就是古筝,不仅成年人喜欢古筝,许多幼儿也被古筝优美的旋律所吸引,学习古筝的少年儿童人数也直线上升,这对于促进古筝的普及推广及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在古筝学习者的年龄组成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古筝学习者的年龄趋向低龄化发展;很多四五岁的小朋友在兴趣的引导下开始学习古筝,这与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关注孩子的综合发展是分不开的。

虽然越来越多的低龄幼儿加入到古筝学习的热潮中,对于我们推广、普及民族音乐与古筝的发展是有极大帮助和积极意义,但是在低龄幼儿的古筝教学工作中,也产生了许多让老师们头痛的问题:好动、好奇、左顾右盼,总有老师抱怨在教学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或者孩子也和家长抱怨听不懂、学不会;其实在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本质的问题并不是孩子不认真、不听话,低龄幼儿与学龄儿童的学习、认知、理解能力上是有很大差异的,要想顺利的开展低龄幼儿的古筝教学活动,我们必须要分析、研究低龄幼儿的学习特点,寻找适合低龄幼儿的学习方法。

低龄幼儿的学习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来决定的,他们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及需求的影响,那么游戏往往是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重要方法,孩子们通过积极主动的、手、眼、脑并用的游戏来学习,并且在学习中能够理解学习的内容、感受到古筝音乐的美,那么由此而建立的自信和被激发出的兴趣会激励他们继续去探索、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弹奏来展示他们知道的或者正在学习的内容时,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保持继续学习的动力和需求。

了解到了低龄幼儿的学习、认识特点,那么老师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顺利地开展低龄幼儿的古筝教学活动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正确、良好的师生关系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在上课前想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今天要给孩子教什么内容?要教会她什么技巧?事实上在这咱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不是平等的,象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样一个紧张的传统师生关系,会决定老师上课时的态度、语气,更会导致教学设计可能并不适合低龄幼儿,使孩子缺乏自信,失去学习兴趣,会造成孩子上课时情绪紧张、厌学,继续而产生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学不会的现象。

那么在开展幼儿古筝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出现?我想,教师应该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出现,是孩子们的大哥哥、大姐姐,是低龄幼儿古筝学习中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帮助孩子们建立学习古筝的自信心,从而保持他们学习古筝的兴趣。

1.教学中的引导者

要想成为孩子们古筝学习的引导者,请注意,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引导而不是领导,需要提醒老师们注意,孩子们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是紧紧围绕孩子的认知习惯、学习特点而开展,老师只是他们前行中的指路人,我们要为了幼儿的学习来教,而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我们可以从幼儿的生活中找取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来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孩子们的支持者

我们知道,低龄的幼儿还在探索这个世界,他们有着千奇百怪的想法,在他们的眼里,古筝也许不仅仅是一样乐器,也是他们探索、发现的世界的一个工具,他们观察、思考,并用身体和语言表达出来,在这里,我们要鼓励他们的探索与思考,不要急于否定他们,要认同他们、肯定他们的想法,耐心地陪着他们一起来研究、实践,从态度、行动上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获得孩子们的信任,为有效地开展古筝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3.教学活动中的合作者

做孩子学习上的合作者,是指我们在教学中要与孩子们一起互动,相互合作来完成教学,仅仅是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主动学是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时,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个性化的指导方案,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愿望,让他们参与到学习中,师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

二、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教学进度

良好的师生关系,游戏式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有效地开展低龄幼儿古筝教学的基石,同时,我们还需要重视另外一点,即针对低龄幼儿古筝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安排、设计是否合理。

纵观我国的古筝教材市场,虽然已有不少古筝入门教程,但针对幼儿编写的启蒙古筝教程却不多,并且这些教程并不适合低龄幼儿启蒙学员使用,例如在古筝第一节课,我们都会从教小朋友认识琴弦开始,虽然古筝弦只有 do re mi sol la 五个音,然后其他琴弦根据音区的不同在记谱上有着一点区别,这个微小的差异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新的知识、新的音,是有21个音,不仅仅是只有5个音这么简单;可是现有的儿童古筝入门教材并没有重视到低龄幼儿和少儿或成人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忽略了低龄幼儿在古筝的认弦、音区的划分等古筝基础内容的学习,大多数教材直接从较复杂的—比如同时出现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乐曲、包含多音的 -- 比如有三四个以上不同音符的乐曲甚至是21个音的音阶开始,并且大部分图书中的乐曲都较长,很多乐曲超过了二十小节。因此在古筝启蒙时的认弦、音区认知的教学上,往往靠老师自己想办法解决,大部分老师在第一节课就把21根琴弦音全部教给孩子们认识,有些老师会古筝的前岳山旁边贴上胶带并注明琴弦的唱名,可是一旦把胶布去掉孩子们又会找不到琴弦;有的老师们觉得琴弦多记不住没关系,多上几节课,多说几遍,孩子们慢慢就能记住了,同时还把任务交给了家长,让家长回家带着孩子一起背琴弦的唱名,天天督导着背啊、练啊。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承受怎样的折磨呢?在上了好几节课以后,在背了好多遍以后,孩子的信心和兴趣会一点一点会损失掉,有时家长一着急和孩子就会起冲突,进而可能就会回到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的困境中;诸如此类的问题总是困扰着老师们和家长。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化难为简,设计、编写出让幼儿理解并轻松掌握的教学内容,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的教学进度,才能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筝学习中,这是做好低龄幼儿古筝教学的关键。

我们可以来参考、分析国外的幼儿教材,以《汤普森钢琴简易教程》为例,教材先从中央 C 的认读和弹奏开始,练习曲只有四个小节,分右手练习曲和左手练习曲,尽管左右手弹奏的都是一个相同的音,但是因为谱号不同仍然可以让孩子感受到音区的不同;同时练习曲配有伴奏谱,可以在学生练习时由老师或者家长弹奏伴奏谱为孩子们伴奏,这些精心创作的伴奏谱,使教程里这些简单的练习曲听起来就象一部庞大的乐曲片断,使得孩子感受到音乐美,不断变化的伴奏增加了孩子们兴趣,同时老师或者是家长可以运用伴奏的节奏感来帮助孩子们调整自己的速度与节奏,培养孩子们稳定的节奏与速度;然后教程以中央 C 左右为轴,继续学习中央 C 相邻的琴键,在练习曲中增加了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学习内容一步步地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孩子们可以轻松记住各个琴键的音名、唱名,每个音符的时值以及每个手指的弹奏方法;因此这套引用教材受到了众多钢琴老师的欢迎;

我们参考《汤姆森简易钢琴教程》的成功经验,来设计适合低龄幼儿学习的教学内容;把认弦、音区的认知、指法的学习结合起来,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设计古筝基础技巧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认弦学习阶段,可以先从古筝琴弦的颜色入手:古筝的琴弦分为白色和绿色二种颜色,绿色的琴弦是不同音域的 sol,那么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从古筝中音 sol绿弦的认读开始,选用古筝弹奏中较易掌握的食指指法“抹”配合弹奏,再慢慢扩展学习中音sol绿弦上方的琴弦音中音 la 和下方琴弦音中音 mi;再之后学习中音 mi琴弦下方的中音 re 与中音 do,指法学习上可以再加上和食指指法弹奏要求相同的中指指法“勾”;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让孩子们轻松掌握食指与中指的弹奏方法,记住各个琴弦的唱名;在左右手练习曲的分配上,可以右手弹奏中音区琴弦,左手弹奏对应的低音琴弦,通过这种对位的练习帮助孩子们来区分不同音域的琴弦;例如:

在练习曲的长度设置上,可以采用短小的四到八小节的长度,短小的曲目配合简单的单指弹奏不会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技术上和记忆上的任何负担,简单易懂、无压力的轻松学习会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和兴趣;同时为了避免单调的练习让孩子们感到枯燥,老师还可以在孩子们练习时使用和弦或者分解和弦做即兴伴奏,增加伴奏带来的音响效果,不仅可以使孩子们的对弹奏更感兴趣,还可以帮助孩子控制好速度与节奏;在力度上,老师可以示范强或者弱的音响效果,或者是渐强、渐弱的音响效果,让孩子们感受到力度的变化给乐曲带来的不同音效表现;在乐曲名称上,上面示范谱例中的二首乐曲名字分别是《小喇叭》、《大钟》,这二样东西其实是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中很常见、也很常用的物品,乐曲采用这样孩子们熟悉的物品来做为曲名,不仅拉近了作品与孩子的距离,使孩子们觉得亲切有趣,更让孩子们乐于去尝试弹奏乐曲,激发孩子们对乐曲的探索、想象的兴趣,也许孩子们会介绍自己家的小喇叭的形状,或者是音色;会介绍自己家里比如还有闹钟、定时器等,而老师则可以通过这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用聊天的方式和孩子们深入交流,比如你家的小喇叭的声音是高还是低呢?声音大还是小呢?这个声音和你家的小喇叭声音一样吗?你家闹钟响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定时器和闹钟响的声音一样吗?通过这些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再联系到古筝的音响,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尝试创作可能的。

在多年的古筝教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责任,一名好的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学习的帮助是巨大的,这要求我们每一名教师要不断的学习、钻研,学习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研水平,为孩子服务,为孩子成长负责,理解、尊重与爱护他们,真正地让古筝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让古筝的学习带给孩子们美好的艺术享受和幸福体验。

作者单位:北京青青音乐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低龄琴弦古筝
低龄未成年人案件核准追诉问题研究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我的古筝之旅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
低龄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低龄晚孕穿透性胎盘植入1例分析
额头上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