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互补与融合视角下的语言耗损研究

2015-08-15 00:53范丽军
关键词:学习者融合语言

范丽军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一、引言

语言耗损理论也可称为语言腐蚀理论,通常是指双语或多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者在传授或者习得某种语言之后,由于使用上的减少或是停止,其运用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退化[1](P3)。这种语言习得现象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种逆过程和负面过程。早些年,这种语言使用能力因受语言环境影响而逐渐流失的现象并没有受到学者的足够关注,认为这只是人脑对于习得内容的一种规律性淡化和遗忘,因此,相应的研究也很难发现。然而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跨文化移民的不断涌现,语言耗损现象逐渐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领域。198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召开的语言技巧流损会议成为语言耗损理论进入系统研究的一个开端。目前,国内外对语言耗损理论的研究大多是从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的角度出发,探索语言耗损的成因、语言不同层面耗损度的差异以及其属性定性等方面,然而从文化互补与融合的视角来分析语言损耗理论的研究还相对甚少。文化与语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文化对语言又具有制约作用。因此,从文化互补与融合为切入点探寻语言损耗理论既有助于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有助于拓宽语言耗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围。

二、语言耗损理论研究概述

(一)研究现状

语言学家Weltens 认为语言耗损有两种划分方式:第一种是自燃性语言耗损和病理性语言耗损,前者是当前语言学家正着力研究的语言习得及发展范畴,后者是指由于脑部伤害所引发的语言障碍,属于医学研究的范畴;第二种为代间型语言耗损和代内型语言耗损,代间型语言耗损产生于不同年龄段的社会群体之中,而代内型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同一语言个体内部所发生的语言退化现象[2]。依据语言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语言耗损是一个不能被消除的负面语言现象,但对其进行因势利导的控制和调整却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减少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与发展。

为了有效地防止少数民族语言及土著语言在耗损之后的消失,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语言保护措施,旨在保护民族语言的延续和发展,宾夕法尼亚召开的语言技巧流损会议表明对于危机语言的保护不再是一种小范围内的努力,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语言耗损都已经上升到一个更为科学的、更为广泛的研究高度。我国是一个多种民族文化共存的国家,民族语言的成熟和发展既是民族融合的重要表现,也是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语言耗损所带来的民族语言弱化现象在我国越来越突出,一些民族语言正渐趋被淡化。由于语言耗损现象并未得到国内语言学家的足够重视,因此,相应的实证研究较少,其中大都是一些宏观研究,未能在实践研究、具体操作模式等细节之处提供更多的可行建议及措施。

(二)研究结果

在国外,语言耗损研究已相对形成体系,Lambert 和Hansen 提出的假设理论使得语言耗损的研究框架日趋明晰。我国学者依据Clark 等人的研究基础,将影响语言耗损的因素加以分类:耗损前外语水平、受损时间跨度、与受损语的接触、年龄因素及外语习得方式等8 种因素被认为与语言耗损度关系密切[3](P153)。这些因素并不是以单一的模式影响语言习得,而是以或多或少、综合交错的方式延缓或是加速了语言的耗损。就国内研究来看,陈爱民通过对我国语言耗损应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的耗损研究宏观居多,微观不足;同时研究领域不够宽泛,实证研究较少[4](P126-127)。这一调查结果表明语言耗损在国内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不仅实证研究的数量尚显不足,同时研究深度的局限和方法的欠缺也使得语言耗损研究尚需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三、文化互补与融合对于语言耗损的制约作用

(一)实践依据

语言耗损的程度与耗损前的语言水平及习得方式密切相关。Weltens(1987)认为:“要对语言退化做出可靠的评价,就不仅需要研究耗损的材料,还需要研究来自习得的材料。”[2]这里所提到的习得方式和习得材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很难精确地给出一个具体的框架和版本,因为语言习得和耗损本身就是一个多变的动态发展过程。但无论是基于抽象还是具体,可以确定的是,任何一种习得方式和材料都应该以实现成功的习得为目的和出发点。虽然语言耗损这一现象不可逆转,但正确的习得方式和恰当的材料选择可以在较大层面上有效地减少语言耗损的损害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在研究语言习得的有效路径中提出:“互动中丰富的语境信息促进理解,理解促进协同,协同促进产出,产出促进习得。互动→理解→协同→产出→习得。”[5]在这一过程中,互动是习得产生的出发点,理解和协同相互促进得以实现语言的产出,有理解才会有产出。同为习得一种语言,个人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随之而来的习得后的耗损程度必然也会因人而异,可以概括为,理解程度越深,那么习得后的损耗度也就越小。

文化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语言作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标志,既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以及其得以生存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与语言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使得从文化角度出发研究语言耗损现象具有可行性。语言学以及二语习得一直是语言耗损研究的出发点,但纵观前期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微观研究及实证研究的匮乏与语言耗损研究层面的局限性和抽象性关联密切,从文化角度出发研究语言耗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抽象的理论研究提供充足而丰富的实践平台,同时也会为研究从宏观概述走向更为微观和具体的实证分析提供一种显性渠道。

(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互补有助于减少语言耗损

“习得任何语言都要习得其语用规则和文化”[6](P167)。这里所提到的语用规则是指在特定的语言使用背景下实现成功习得和交际的必要条件,它既为语言所特有,也是文化的产物;反之,对于文化的理解程度也决定着对于某一种语言的应用水平。这种水平越高,那么习得后的语言耗损也就越少。

文化互补是指差异文化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质状态下的一种相互补充、吸收和促进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对于外来文化的理性认知,而不是感性排斥。文化互补不仅有助于保持本土文化的优秀品质,同时更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健康发展。有人认为东西方文化是异质文化,是存在于不同环境下的差异文化,因此,二者之间只有差异,没有互补。其实这一理解相对片面。“越是异性、异质的文化,互补性也就越强。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并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7]。正确的文化认知观既可以使差异文化在发展中升华,也会随之对语言习得带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其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承认文化互补意味着对于差异语言的接受,因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传承的载体,没有语言作为工具,便不会有文化的相互补充与交流。第二,承认文化互补是文化习得的原动力,它会直接或是间接地为语言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平台。文化互补在拓宽语言习得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有助于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和延缓语言耗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对语言耗损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语言习得中的文化融合有助于减少语言耗损

互补与融合相互依存,是实现差异文化共同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一个由基础向高级、由单一存在向双方交融的实现过程。国内外学者在语言耗损研究中发现,当耗损发生后,与耗损语的接触将直接影响到耗损时间和程度。针对这一语言现象,一些不同行业和类型的外语考试经常采取在间隔一定的时间段后重新考试的方式使学习者增加语言接触以减少耗损。可见,接触可以减少耗损,文化融合可以为语言接触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渠道。英国作家罗素指出:“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8](P146)从古至今,文化的融合从未停止过。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交互习得也随之发展,以汉语和日语为例,在日语的书写中包含有众多与汉字相近或是相同的文字便是中日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一种体现,它既带来东方文化的发展,也有助于语言的习得和耗损的减少。

四、实现文化互补与融合,减少语言耗损的途径

(一)重视语言耗损理论与实践研究

语言耗损作为语言学习的逆过程对于外语习得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巨大,它既造成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退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同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领域,语言耗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显不足,因此,迫切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此外,语言耗损与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语言耗损研究的缺失直接带来外语教学方向偏颇以及教学模式单一,从而造成习得失败,这也是长期困扰语言教育者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创建基于文化互补与融合的耗损语文化氛围

王湘云在研究耗损的内部和外部机制中提出,影响腐蚀的内部机制包括态度、动机、文化程度、与目的语接触度等,而语言使用者所处的目的语文化氛围作为一种外部机制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9]。这表明正确的文化习得方式有助于制约语言耗损。目的语文化氛围相对宽泛,具体来说,创建基于文化互补与融合的目的语文化氛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耗损这一语言习得的逆过程。

1.文化习得应由被动转向主动。由于与受损语的接触与语言耗损关系密切,接触越多则耗损越少,因此,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外在的、被动因素,依托文化互补与融合,使目的语文化易于理解和接受,培养学习者以一个主动、自觉的模式融入受损语文化,从而减少耗损。

2.文化习得在关注差异的同时,更应关注互补与融合。一直以来,语言教育者习惯于更多地关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这种模式虽然可以使学习者更易于发现不同,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容易造成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割裂,使学习者很难在二者之间搭建起连接的纽带,从而产生语言耗损。创建基于文化互补与融合的目的语文化氛围更有助于在差异文化之间创建平台,使与受损语的接触变得更为方便、有效。

(三)拓宽与损耗语接触的渠道及层面

文化互补与融合虽然可以减少语言耗损的发生,但就现状来看,互补与融合多是通过教育层面加以推行并实施。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学习者与受损语文化的接触,但其力度和深度还无法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文化涵盖广泛,因此在文化互补与融合的过程中,着意拓宽与损耗语接触的渠道及层面是非常必要的,这既需要研究机构更多的实践和探索,也需要社会不同层面的集体意识和通力合作。

五、结语

语言耗损作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负面语言现象,阻碍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也制约了民族内部语言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对于语言耗损的研究不容忽视。文化与语言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从文化角度出发探索语言耗损的相关研究必然会行之有效且意义重大。文化互补与融合强调差异文化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共同发展,通过为语言交流提供丰富的语境,从而强化理解、促进习得。此外,文化互补与融合以主动、积极的文化融入模式为学习者搭建起更为全面、深入的与目的语接触的桥梁,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语言耗损的发生,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Kopke,B.Neurolinguistic Aspects of Attrition[J].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2004(17).

[2]Weltens,B.The Attri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Skills:A Literature Review[J].Applied Linguistics,1987(1).

[3]秦杰,刘冬萍.语言耗损研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的指导意义[J].外语学刊,2009(5).

[4]陈爱民.对我国外语界腐蚀理论研究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5]王初明.外语教学三大情结与语言习得有效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

[6]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何星亮.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J].思想战线,2011(1).

[8][法]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9]王湘云.论语言腐蚀机制与模式[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猜你喜欢
学习者融合语言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融合》
语言是刀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