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学学科内涵阐释

2015-08-15 00:53
关键词:家政学家政家庭

吴 莹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进入21世纪,被称为“全球性问题”的各种危机接踵而来,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正在把人类带向一个陌生、冷漠和充满危险的世界,这种现状被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描述为“失控的世界”。在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金融危机的交错之中,人口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社会信任危机导致家庭信任的风险增大,多元价值观导致生活方式的反文化现象比比皆是,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对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消费竟然开始无所适从。与此同时,“富贵病”与“亚健康”又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何提高生活质量,怎样改善生活方式,幸福的生活怎样来创造,这的确是一门学问。

一、什么是家政

自从人类社会有家庭以来,就有了对家庭生活的管理。家庭作为人类生活的摇篮,无论是作为“诗意地栖居”场所,还是作为人最后终结生命的场所,毋庸置疑地给了我们太多生活记忆与人生体验。尽管家庭结构和功能随着社会改革或变迁在发生着或正在发生着变化,但其种族繁衍、衣食住行以及作为人类精神家园归属的功能却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而存在。

什么是家政?这是我们研究家政学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从字义上来看,“家”在这里泛指家庭,“政”在这里主要是指家庭生活的管理。家政是指在家庭这个小群体中,与每个家庭成员生活有关的事情。在家庭这个小群体中,家政带有某种“公事”与“要事”的意思。在英文中家政还有“家庭管理”“持家”“家务管理”的意思。在日语中“家政”则“特指高等学校中的学科领域,或经营和管理家庭实务的行为,而在中小学中则通用‘家庭科’来表示汉语中的‘家政教育’”。

家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构成其家政的主要内容。它是家庭管理的一种形式,是家庭管理由貌似无序到实际上有序的一个过渡,是通往家庭管理科学化的必经之路。其含义有三个:一是指家庭生活短期、中期、长期生活目标的计划与决策过程;二是指家庭各种人际关系的协调与掌控;三是指根据家庭管理科学化的标准对家庭进行有效的参照、实施与评估。同时,家政还具有处理家事的规则或行为准则。它是在生活中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各项事务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所进行科学管理与实际操作的一个过程,其目的在于家庭生活的稳定与长久,确保家庭成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家政是以个体的家庭为独立单位,以家庭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及伦理生活为中心,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为目的,最终实现对家庭人财物的科学管理活动,亦称家政管理。

二、什么是家政学

人类自从建立了婚姻制度以后,就有了家庭。有了家庭之后,就有了对家庭事务的处理方法。在经过家庭漫长的演变之后,早在190 多年前就逐渐形成一门家政学科。

历史发展表明,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家政学。家政学的研究总是会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伦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对家政学不同认识视角的出现或存在。认识视角的各异,为我们研究家政学提供了一个多维的视野,是引领我们研究家政学的指路明灯,让我们在减少盲目性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具有了某种对家庭和社会的感悟能力。

研究家政学时,有必要明确其概念,但是正如众多家政学学者所说,其概念常常很混乱。在我国,有人把家政学混淆于家政管理、家政服务等,把作为科学的“家政”与作为科普“家事”,相提并论更屡见不鲜。在国外使用home economics、housekeeping、housework、household、homemaking、domestic science、household administration、euthenics 等各种名称,其主要的语源与经济学或者经营学相关。英语的economics 来源于希腊语的oikos 和nomos,有管理家庭财产的意义。oikos=household property,estate(家庭财产)Economics+nomos=management(管理)。

有关家政学的定义,从最初的持家和家务,到对生活教育,再到对家庭生活各方面的经营和管理,最终上升到提高家庭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伦理道德生活质量的层面,已从狭义的家政学范围内,发展到相对较为开阔的视野。对家政学的含义理解,可以从不同视角(理论家政学、规范家政学、技术家政学、历史家政学等视角)以及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进而给出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不论从哪个角度思考这门学问,家政学是研究家庭成员的行为与家庭和社会关系互动机制的一门科学。它是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改善家庭生活方式、强化成员素质、造福于全人类为目的,指导人们提高家庭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伦理感情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家政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家庭生活规律的一门新型学科。家政学既不同于家庭社会学也不同于家庭管理学。家庭社会学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家庭进行科学研究,它主要研究家庭的起源、形成,家庭结构和功能,家庭发展过程和规律、家庭人际关系以及现代家庭存在的问题。家庭社会学的任务是揭示家庭本质、探索家庭发展规律、分析影响家庭发展的各种因素与家庭发展的基本关系、研究解决现代家庭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家庭的稳定和实现家庭幸福。而家庭管理学则是运用社会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分析与探讨“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关系、家庭管理、家庭教育、家庭伦理道德等几个方面,其每个方面都有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家庭经济收入的合理支配、家庭生活消费、对家庭中各种物质用品的管理与使用上。

三、家政学研究什么

进入“家政学是什么”这样的本质性研究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时所需的基础条件是什么。“家政学原理”研究的第一步是探求学问成立的依据和相近科学的关系以及在科学分类中的位置等,从正确的理解把握开始。

人们往往犯这样一种错误:生活技术科学的总和等于家政学。家政学研究的初学者在被此学问的原理、学问体系及方法论等蒙蔽了双眼的情况下,认为其任务就是在“综合科学”这一美名的基础上,专心熟练日常生活的技艺。是满足于“杂学”这个污名,还是不满于现状,连那些点燃建设理论性家政学欲望的学生们,在家政学领域中,也被实证性较强的自然科学现象论所迷惑,虽然内心还寄托着学术自豪和希望,因为没有深入钻研生活全体的客观统一原理,所以只能从衣、食、住等特定门类着手研究,而且只能是对这个特定领域有深刻的了解,知“食”不知“衣”,知“衣”不知“住”,更何况对调整生活全体的原理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也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陷入不利局面。这样研究最终渐渐远离家政学的方向,变成一个研究领域(主要是自然科学),分析得越多,就只剩下一个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外壳,把不同性质的科学统一起来的家政学独特的基础原理(生活全体的统一原理)自不用说,连家政学自身都可能消失。

家庭生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变迁,它是一种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实践活动。随着这种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需要人们认真总结经验与汲取教训,去重新认识什么是家庭生活,评定家庭生活质量的标准是什么,并对怎样过好家庭生活的问题不断质疑,并进行分析与解决。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家政学必要性与重要性,研究家政学不断更新的内容领域,自觉地运用规律对家庭生活进行指导,在家庭生活中不断去总结、研究,使其能达到一个新的理论层次。现将家政学研究分为三大领域:

(一)家政学基本理论

家政学探讨家庭生活发展的规律,需要有其概念范畴体系和理论体系。基本理论是以家庭生活资源以及对资源的利用为逻辑起点,弄清家庭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规律,是属于理论家政学领域的研究,是家政学研究的基础。基本理论包括:

1.家政学原理的研究。科学上也称为“元研究”,它着重研究家政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逻辑体系、家政元素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任务、价值意义、研究方法和普及方法,学者们可以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出现若干流派,但研究的目的与方向大体一致,彼此启发,使得认识不断深化、精准化。

2.家庭论与家族论的研究。通过从历史的纵向维度,探讨家庭、家族的形成和发展,从时代的横向维度,分析家庭规模、结构、功能,家庭成员的地位、角色,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等等。家政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作为指导家庭生活的理论基础,可采用家庭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成果,重点放在以科学的认识来指导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发展上。

3.家庭生活方式理论的研究。不同时代的家庭生活方式影响着不同时代的家政学研究,因为对家庭生活方式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探讨各个家庭生活领域、各个家庭生活要素的相辅相成关系,归结为一个合理的家庭生活方式,才能完善家政学理论体系。

4.家政经营理论和家庭服务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家政经营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方法,家庭服务的机构、功能和工作原则。

5.家政思想史的研究。古今中外种种家政思想异常丰富,散见于异时异地,需要搜集、选择、比较、分析、综合、提高,按新的生活条件和生活需要予以发展,以形成新的家政思想。

6.各国家政学的研究。国外家政学的研究可以让中国的家政学迅速与国际对话、接轨,同时我们要避免急于缩短与先进国家间的教育差距,不顾本国国情和教育的实际需要,一味搬抄,应审时度势,择善而从,为我所用,有所创新。

(二)家政学的应用研究

对家庭日常生活诸方面的系统研究。研究各处理家庭事务的实用知识、管理方法与操作技巧,研究党政机关各个部门、人民团体、各行各业、各个学科为改善不同类型家庭生活所做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工作。家政学的应用研究要满足我国现在家庭生活的实际需要,回答人们在家庭生活中提出的问题。家政学的应用研究属于技术家政学范畴,使家政学研究直接指导现实生活。应用研究包括:

1.家庭生活设计

即对家庭生活的规划。研究怎样认识各种家庭资源的作用,谋求最佳资源配置以优化生活品质。国外,每个家庭从缔结的那一天起,都会设计自己的Family plan,长期的设计是家庭生命过程的设计,中短期的设计可以为家庭成员进行生涯规划,或者具体到经济开支预算和时间预算等等。

2.家庭生活技艺

这是家政学应用研究中的操作部分,是最常用的。其研究领域涉及家庭生活的诸多方面。烹饪、剪裁、育儿、家庭消费、家用电器使用与维修、室内布置装饰等等生活技巧和艺术,人们可以从直接的生活经验总结中改善自己的生活。以往的家庭生活技艺研究基本上隶属其他学科范畴内,只不过是针对家庭某领域进行专门研究,其成果虽可以直接指导现实生活,但是由于没有家政学统领思想指引,其研究仅限于对家庭某一客观需求的直接满足,却没有考虑家庭生活活动的综合互动,以及主客体的相互依存、制约和融合。例如,服装设计仅考虑国际潮流、时尚需求,较少考虑其功能性和生态性,因此,我国较少有专门的功能性服装设计师以及成熟的家居被服设计品牌。

3.家庭生活测量与评价

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单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问题很容易在家庭中体现出来,这些问题需要专业诊断与治疗。通过科学的测量方法,对家庭成员、家庭各项活动、家庭生活现状、家庭饮食、营养状况、家庭教育状况等进行测量与评价。经过科学的、全面的分析指出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这种科学的测量与评价可增加家庭成员对生活的信心,使家庭生活的价值观趋向理性,提高家庭生活品质,较快实现家庭生活理想。

4.家庭生活美学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提高,饮食、服饰、化妆、体育,特别是家庭文化娱乐活动中越来越多地出现艺术成分,要从美学的角度去鉴赏、享用。生活能力中包括对美的鉴赏能力,对生活的美学设计,以及美学文化素养。家庭生活美学是构建现代和谐家庭的调味剂、增色剂,单调的家庭生活无法让已经习惯了纷繁刺激的现代人类对其有执着的依恋,只有让生活不断出现美的色彩,家庭的生命力才会持久。

5.家庭干预与治疗

家庭生活基本上是健康的,积极因素居于主导地位。家庭和任何社会组织单位一样,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危机,合理的干预与治疗方法,可以消除家庭消极因素,为家庭生活除旧布新,以保持家庭健康的机体。

家政学的应用研究当然要以基本理论研究作为指导思想;反过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又促进基础理论的研究。

(三)家政教育的普及与推广

通过科学普及和社会教育,同时创造条件在正规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中开设家政课程和相关的社区教育与培训。

家政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家庭生活,必须经过一个“中介”——家政教育予以实施。家庭生活本身具有整体性,衣食住行之间,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伦理感情生活、社交生活之间,是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更需要全面计划,综合考虑,作为传播者应该有家政学的系统知识教育经历。

我国应该重视在专门学校或通过高校的家政学专业来培养各级学校家政教育师资,培养出有层级划分的家政教育推广人才和家政教育工作者,如高等教育教师、家政教育、老人教育、成人教育的工作者、家政教育研究者等,以体现家政教育的层次性。面对不同的家庭,如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不同身份特点的家庭成员,如中小学生、青年夫妻、家务主要承担者、离退休老人等,安排的内容和深度都有不同。家政教育的多层次,以适应人们不同的需要。

人们生活在家庭中,都要求提高家庭生活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操作水平和享受水平。而在获得这些知识的渠道上,除了利用学校教育,如在高校开设家政学专业,开展家政教育公选课,或者在中小学普及家庭生活课,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渠道和层级的社会教育展开。先为不同家庭角色、年龄、职业的人举办短期的讲座、培训班,家政教育的趋势是从具体科目的教育开始,现在的主妇班、缝纫班、电器维修班、老年自娱艺术进修等已经逐渐开展,进而开设综合性的家政函授班、讲习班、社区家庭科技普及所等。

家政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家政教育普及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从学术上说,家政学是一门科学,有其知识体系。从社会活动上说,家政学是一项工作,有其职业体系。在学术研究与社会活动中,将逐渐形成我国“家政学界”。这是一支由专职、兼职、业余的研究、学者及工作者组成的队伍。

关于家政学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人们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从而使人们自觉地运用理论观点发现家庭生活中内在运行机制的某种规律,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与品位;另一方面,在创立和丰富家政学理论的同时,填补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研究的空白。换言之,研究家政学原理是为了有效地指导家庭生活的实践,并说明家庭生活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更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因为在家庭生活貌似无序的背后,有着服从并服务于某种规律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况且,科学就是按照各自研究的特定领域所具有的分门别类的特殊研究对象而进行划分的。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存在,都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都离不开专门的研究对象。

[1]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2.

[2]夏邦新,王翠云.论家政学的定义、对象和任务[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3]丁文.家庭学:第4 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陈建宪.文化学教程:第3 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朱力.社会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王乃家.家政学概论[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家政学家政家庭
江苏省家政学会与亚洲家政学会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为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中国样本”我校承办第20届亚洲区家政学会国际双年会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政业须对“恐怖保姆”设防
安徽省首设家政学本科专业
2016年上海市政府家政实事项目正式启动
浅析家政学应走入大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