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与设计

2015-09-10 07:22许威
理论观察 2015年6期
关键词:构想一带一路设计

许威

[摘 要]周边外交始终是中国对外战略的优先方向之一,新时期周边外交需要从战略角度构筑“大周边”的整体格局,从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的双重角度出发,落实好周边外交理念,积极参与地区治理与安全的维护。推进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整个外交转型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积极性表现。

[关键词]周边外交;“一带一路”;构想;设计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013 — 02

一 、外交理念的发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外交理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1〕2013年以来,中国外交战略最具亮点当属围绕周边外交开展的一系列重要活动。习近平对周边国家的“点穴式”外交与重大周边外交战略理念的阐述,是对以往外交政策中遇到的问题的有力实践。〔2〕

大国性与主动性是新时期周边外交的深刻体现,以前的外交更多的带有刺激-反应式色彩,〔3〕 更多的倾向于危机管控,是一种底线思维,缺乏一种大国成长后的主动性与顶层设计。金灿荣教授在研究中将习近平的一系列讲话归结为“三个要点”并将其概括为“两个机遇互动”及“和平发展的辩证统一”,〔4〕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的相互相促进的,和平的发展环境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外交方式上,更加注重公共外交的作用,加强民间交流,展示中国的形象,通过民间交流也加深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为推进整个外交战略提供“软环境”。

二 、“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是习近平2013年提出来的,其目标是为了整合沿线国家的资源、政策、道路、贸易和民心的互联互通,构筑“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丝绸之路的延续和发展,这一具有历史和时代双重意义的战略构想,是连接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从丝路基金的设立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备,中国在周边外交领域以及提升国际话语权上逐渐走向主动。“一带一路”的构想与实施,是中国在新地缘政治环境下的周边外交战略与具体政策的主动转型。

(二) 必要性与意义

赢得战略主动,统筹内外发展大局。战略上的主动既是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更加积极主动的外交姿态,也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形势推动地区和整个世界朝着更加公平、普惠的方向发展的有力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5〕国内东中西发展差距还是很大,东部经济逐渐向以高新技术和资本引领阶段发展,经济发展以及整个城镇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提升中西部经济发展需要内外兼顾,提升“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实施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各个城市与国家提供发展资源与发展机会,构筑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实现经济的互联互通。

以整体带动个别问题的突破,重塑周边外交。虽然中国与周边有关国家存在着领土、领海争端,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周边环境还是比较稳定的。〔6〕以往,我们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时,经常会遇到第三国的质疑。比如,中国在与东盟国家发展经济时,经常会受到美国的影响,致使这些国家与我国的合作受限。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以整体规划带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互动,向西,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加深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实现中国的战略西进目标;向东,可以打破美日在东部地区对中国的战略遏制;向南,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向北,与蒙古、俄罗斯巩固友谊。密切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联系,破解美国“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重返亚太”带来的安全问题,实现整个亚洲经济的互联互通,带动整个周边国家加强全面合作,实现地区的和平、繁荣和稳定。这是“一带一路”战略所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周边外交整体性安排的目标所在。

消除疑虑,既体现大国外交的引领性,又注重共同发展的平等性。中国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实现在崛起过程中与崛起后能够实现地区的和平稳定,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中日钓鱼岛争端、战争历史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历史人文相近,经济合作历史悠久,特别是2002年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走过了持续发展的“黄金十年”,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这些国家对中国有了更多的防范与不安;全面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整个地区的合作深度。“一带一路”本身就具有普惠性与包容性,中国提出这个战略是自身实力增强的主动表现,中国需要为自身和地区带来繁荣,也需要将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普惠于人。打破经济贸易壁垒,建立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新秩序,这既是大国外交的深刻表现,也是综合国力上升的作用体现。

三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

(一)“一带一路”的整体性与互动性

通过“一带一路”推进中国经济向西发展的战略纵深,释放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主动与外部对接,理顺国家之间的发展关系,增强沿线国家的亚洲整体意识,加强亚洲国家经济的互联互通。从整体性考虑,“一带一路”战略要立足于两个大局,延伸“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东部地区交汇,打通面向中亚国家的交通线路,降低贸易出口的运输成本。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要快于周边国家,因此,与周边国家不仅要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更要强调命运的共生关系,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从战略角度主动交好周边国家。

从互动性角度,对我国中西部地区而言,面向中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提升自身,也是与中亚加强能源资源合作的战略通道。中国与东盟国家以及中日韩与东盟国家合作水平较高,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上具有比较优势,东南亚国家的农海产品、旅游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加快我国过剩产能的转移,帮助东南亚国家改造铁路,向东南亚国家推销我国的高铁技术,提高东南亚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整个亚洲在过个领域的直接与间接合作,提高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与互动性。

(二)“一带一路”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一带一路”是在亚洲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开展的区域合作,这种合作是平等的,要相互包容各自的文化和国情,共同营造和平、共赢的环境。这个战略不是封闭的,而是要构建亚洲大区域合作,要不干涉他国内政事务、不谋求经济带发展主导权,不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结盟对抗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在地域和国别方面坚持开放原则,凡属于古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范围的国家均可参与,甚至另外一些不属此列的友好邻国,只要有合作意向亦可参与进来。〔7〕

开放性与包容性合作需要从两个方面去推进:第一,人文交流的开放与包容。消除由于历史等因素造成的彼此之间的误会,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认同感,虽然“一带一路”是经济领域的合作,但是通过经贸合作带动人文交流,亚洲各国一定会为地区的和平稳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第二,对发展水平差异的尊重与经贸、技术领域合作的开放。通过“一带一路”加强国家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共同发展、共享发展。经济的互补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就是国家之间发展的契合点与利益交汇点,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充分尊重彼此的同时,需要拉紧合作的利益链条,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三)“一带一路”的延续性与外溢性

“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中国一国主观臆造出来的,而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是历史的延续。这种延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充分弘扬古丝绸之路的精神,在历史的基础上继承创新;第二,推进“一带一路”需要在原有的区域与次区域合作机制中继承和创新,这个战略不是将以前的合作放弃,重新建构合作机制。相反,正是由于在多边框架机制内的合作,才能够更加了解各国的关切,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协商,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理念下推进合作。坚定的维持地区与国际和平,维护亚洲与世界的繁荣稳定。

尽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并不涉及政治、安全等敏感领域,但从客观效果上看,“一带一路”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打击三股势力、营造和平相处的国际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7〕目前,我国对外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尤其是石油资源高达60%以上,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0%,〔8〕能源安全已经是我国经济安全的最核心部分。深化与中亚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为我国的经济安全提供重要的能源保障。南海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发挥其保障能源运输线安全的重要作用。在涉及彼此国家的核心利益合作上上要进行相互牵引,引导由经济领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对有益于地区稳定的事情,我们要积极倡导并做努力的尝试合作。

〔参 考 文 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9/c350821-19529916.html.

〔2〕 中国“点穴式”外交经略周边 更灵活务实〔EB/OL〕.http://www.chinanews.com/hb/2014/08-22/6520170.shtml.

〔3〕 李开盛.中国周边新政〔N〕.东方早报,2014-01-09,A17 .

〔4〕 金灿荣,等.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新特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5〕 高虎城.深化经贸合作 共创新的辉煌——“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经贸合作新格局〔J〕.国际商务财会,2014,(06).

〔6〕 张洁.“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意义与外交创新〔EB/OL〕.http://ft.people.com.cn/fangtanDetail.do?pid=2930.

〔7〕 孙志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三重内涵〔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77004.html.

〔8〕 李居昌.2014年5月14日在第十七届北京科博会举办中国能源战略论坛上的讲话〔EB/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ny/2014/05-15/6174995.shtml.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构想一带一路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信息技术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安全法框架体系完善构想
安庆广播电视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构想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