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谈体验式教育在历史教学上的运用

2015-10-23 03:14龚如
文理导航 2015年28期
关键词:新课标

龚如

【摘 要】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从感官上体会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历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本文就对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对完成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标、体验式教育

中学历史应该带给学生怎样的收获?新课程标准给予我们一个答案——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相辅相成,立体,动态地观察学生的行为与思想方式的变化。有学者比喻“知识与技能”是枝叶(树冠),“过程与方法”是树干,“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树根,三者不可或缺,协调发展。我认为作为“树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为显得重要,因为它包含着一个人的爱国情操,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人生观等内容,它关系着学生的终生发展。

一、体验式教学在历史课堂的有效利用

在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中第一目内容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其新课标中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通过学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通过对虎门销烟的了解,认识到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学习他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鸦片战争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之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以后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根据课前的调查,我发现刚升入八年级的学生只是简单了解作为毒品的鸦片,对鸦片战争这一具体事件知之甚少,更别提林则徐虎门销烟体现的民族情感。所以我觉得让学生切身感受一百多年前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体会里面的民族情感显得异常重要。

体验式教学要求进行情景创设,情景创设的方式有很多,关于鸦片战争可以采纳的资料也很多,图片、文本、名人著作、视频、音乐等。我采用的是带领学生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虽然该博物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但是我以其为核心做了幻灯片,希望进行一次异地爱国主义教育,“导游”不是老师而是一位对鸦片战争有一定了解的学生。首先伴随着这位“导游”的召集声幻灯片切换到一面宏伟的大门,大门的缓缓打开,投影上出现了一些美丽的花朵,烟枪等。这时候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在座位上议论了,脸上还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显然这些文物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导游”开始请“游客”猜这些是什么,“游客们”一边参观一边饶有兴趣的猜测,作为“游客”的我也在旁提出了一个问题,英国人为什么要向中国贩卖鸦片。其次“导游”又到了另一个展馆,幻灯片随之出现了林则徐的手书,面对刚劲有力的书法,针对要不要禁烟,“导游”又组织了一次讨论,这时的“游客”已经不像刚进博物馆那样一无所知,纷纷列举了鸦片的危害。再次“导游”又带领“游客”进入了博物馆的第二层——“金锁铜关”陈列,播放《鸦片战争》中有关虎门销烟的片段,虽然没有博物馆展厅那样高科技手段,但是也通过视频的模式使大家感受到了虎门销烟的气势磅礴,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关于虎门硝烟这一目内容,我创设了游览博物馆的情景,学生通过自我体验感受到了鸦片的危害,树立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理念,并通过学生视觉上的盛宴,感悟了民族情感,基本达到了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二、体验式教学在第二课堂的有效利用

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利用历史第二课堂达到教学目标呢?七年级下册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针对如今七年级学生,无论是戚继光还是郑成功都缺乏了解,如果只通过课本的介绍要完成这一目标,我觉得略显得苍白和空洞,所以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即游玩荆川公园并制作一张有关唐荆川的历史小报。当学生听到游“公园”的作业后非常的兴奋和激动,而当他们把小报制作好上缴后,我觉得我的目标也基本完成了。

三、体验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体验式教学以课堂为主要渠道,同时采用第二课堂的方式,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探究整个学习过程,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转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目前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的现状,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自我体验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感受历史的灵魂,获得历史的智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是毋容置疑的。

第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受益人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所以在体验式教育背景下,要注意是群体收益而不是个体收益。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角色扮演这样的方法,扮演角色毕竟是少数,所以只有少数学生能体会历史,大多数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甚至是看“热闹”。所以我认为对于类似角色扮演这样的体验式教学还要适当的编排,寻找另一种有效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否则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无从实现!

第三,体验式教学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其目的性。体验式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最终还是要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即三维目标的培养。现在体验式教学花样很多,让人眼花缭乱,所以不管何种形式关键在于其设置能否调动学生的体验兴趣、体验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探究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有效。

历史对于初中学生意味着什么?绝不是单单知道一个历史事件,完成一个历史题目,它是属于过去,现在及未来。学习历史的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永远保持对于过去,现在与未来持续不衰的兴趣,通过这种兴趣感受到人类的伟大,树立起,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标
新课标下初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专辑出版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