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教学要引导学生“回到概念”
——以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考题为例

2015-11-03 05:59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丁丽云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量角器考题射线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 丁丽云

解题教学要引导学生“回到概念”
——以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考题为例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丁丽云

最近,笔者所在七年级数学组为了“备战”期末考试,安排了模拟测试,最后一道题选用了北京某区七年级期末卷上的一道把关题,由于学生考试时间有限,很少有学生能完整解决该题,也使得这道习题呈现了一定的区分功能.本文对这道较难几何题展开讲评,希望引发大家深入思考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讲评技巧.

一、题例与思路讲解

例1已知∠AOB=α(30°<α<45°),∠AOB的余角为∠AOC,∠AOB的补角为∠BOD,OM平分∠AOC,ON平分∠BOD.

图1

(1)如图1,当α=40°,且射线OM在∠AOB的外部时,用直尺、量角器画出射线OD、ON的准确位置.

(2)求(1)中∠MON的度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当射线OM在∠AOB的内部时,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MON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1.读懂语句想概念,明确起点是关键

问题的“题干”中并没有“如图”,就说明题目中虽然有一个图形,但是并不是题干所约定的一个图形,这是不少学生初读题时就陷入一个不好的思考方向.实际上问题的起点只是一个“∠AOB=α(30°<α<45°)”.进一步,这个角的余角为∠AOC,仔细观察和分析会发现,这个角与∠AOB有一条公共边,但另一边(射线OC)的位置有几种?唯一吗?想清楚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的,因为涉及“余角”的概念,数学上对于余角的定义,只强调数量关系,并没有特殊的位置关系;同样的思考就可用于“∠AOB的补角为∠BOD”.理解题意后,才会发现,问题的起点就很复杂,需要分类讨论,我们可以用量角器画图,如图2、图3所示.

图2

图3

进一步思考,射线OD1一定需要用量角器来作图吗?射线OD1与OA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恰在一条直线上吗?回答是肯定的!类似地,射线OC1与OB的位置关系是一种垂直状态吗?当然,它们各自的另一种情形(射线OC2,OD2),目前还是需要用量角器来画图的;进一步两种角的平分线也就可以画出了(图3).

上面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进入第(1)问,“慢”得真让人不可思议,这是什么意图呢?因为我们需要真正明确问题的起点.当我们深刻理解了上面的这些可能的图形及位置关系,就对于后续问题的求解起到很好的作用.

2.特例引路画准图,分类讨论防漏解

第(1)问“当α=40°,且射线OM在∠AOB的外部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要分开解读,第一,α=40°说明∠AOB的大小被确定;第二,“射线OM在∠AOB的外部”就比较难理解了!从图3发现,我们要舍一种情况,得出图4,图4中,待求的∠MON有两种可能,即∠M1ON1,∠M1ON2,根据互余、互补易得∠M1OA=25°,∠N1OB=∠N2OB=70°,求出相应的∠M1ON1,∠M1ON2为135°、5°.

图4

3.强化条件是何意,以美启真来破题

第(3)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与上面第(1)问的思考类似,结合强化条件“射线OM在∠AOB的内部”从图3出发,得出图5.

图5

很明显,问题还应该是有两解,∠M2ON1,∠M2ON2.那么怎么用含α的式子表示呢?还是先退回“题干”中思考概念吧!根据互余、互补的概念能否用含α的式子表示∠M2OA,∠N1OB,∠N2OB呢?想清楚这个步骤是很关键的,即∠M2OA∠D2OB=(180°-α),进一步可以表示出∠BOM2=∠AOB-于是,∠M2ON1=

反思回顾收获大:问题的答案已经获得,但并不代表思考就可以终止.美国数学教育学者舍费尔德所说的“求出答案并继续前进”就是这个道理.下面我们基于对称的角度来思考,请看图6.

图6

在图6中,我们构造出两条对称轴(请注意,学生在小学就知道对称轴的概念),基于对称,就容易发现射线OD1与OD2,OC1与OC2它们的对称关系,这样也就知道问题的两种情况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关系,而且也有“图形”上的关联,可见,数学上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并不是一句空话.

二、关于解题教学的思考

上面围绕这道几何把关题给出问题的思路突破,其实也是解题教学上的一种讲评策略,以下再由这道具体习题的解题与讲评说开去,进一步思考解题教学值得在哪些方面用力.

1.当思路受阻时,引导学生“回到概念”

解题思路受阻是解决数学题时经常碰到的,这时是盲目突进、胡思乱想?还是有序思考、冷静从容?从哪些角度尝试呢?当问题毫无思路或念头时,要先向上退,退到问题表述中,逐字逐句重新读题,比如上文提出的考题,第(1)问有强化条件“射线OM在∠AOB的外部”,如何解读这句,对于问题的思路打通是很关键的,除了上文在解题准备阶段先分析出图2、图3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之外;这句强化条件也能启发思考,射线OM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在∠AOB的外部?从而思考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内部、外部与角的两边(共端点的两条射线)之间的关系,也就使得问题结构进一步清晰化.

2.当解答漏解时,引导学生“回到概念”

这道考题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出现漏解.这时需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AOB的余角为∠AOC”,就可以“回到概念”,回到“余角”的概念,就知道余角的概念只是一种数量关系,而与位置关系无关,结合这道题有一个公共边OA,则需要考虑不同的情形,也就能够获得进展,防止漏解了.

3.当解后反思时,引导学生“回到概念”

我们知道,数学问题解后缺少回顾反思,常常“入宝山而空返”.解后反思环节,除了思考问题考查的深层结构、经典模式、思想方法等角度外,还可思考问题考查了哪些核心概念,这些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问题思路的获取有何作用.比如,上面在回顾反思阶段,基于对称的角度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就容易洞察问题的本质,明晰问题的结构,这样有助于达到“解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解题效果.

1.袁亚良.一次市级说题比赛的成果展示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14(5).

2.杨千帆.3P策略:有效的师生沟通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上),2015(6).

3.肖维松.回到概念:解题教学的一种取向——以2014年江苏泰州卷第25题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2014(7).

猜你喜欢
量角器考题射线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残缺的量角器
量角器,工具“二合一”的最佳典范
——《角的度量》教学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量角器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