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下肢小肌群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

2015-11-13 09:08陶玉晶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后测肌群显著性

陶玉晶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下肢小肌群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

陶玉晶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通过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吉林省青年男子短道速滑一级运动员的下肢小肌肉群训练进行分析。旨在从短道速度滑冰专项下肢小肌群力量训练的研究出发,通过下肢小肌群在短道速滑各个滑跑环节中的参与关系,寻找出以短道速滑项目为主的下肢小肌群训练评定指标,运用对指标的评价、对指标权重,建立专项下肢小肌群力量训练的框架,对吉林省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下肢专项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得出结论:1)该测试训练项对于一般下肢身体小肌群陆地训练与冰上专项下肢小肌群训练联系紧密,对运动员专项能力提高至关重要;2)该测试结果反映出了实验组在进行70±2次下肢小肌群训练课的条件下,对于冰上专项能力与疲劳后蹬冰效果的保持均有显著提高。为青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下肢小肌群专项力量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专项训练;小肌群训练;短道速滑

本文从短道速度滑冰专项力量素质的研究出发,运用指标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专项下肢小肌群力量素质训练的模式。对吉林省青年男子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专项下肢力量进行陆地单项和冰上多项的指标评定。系统、整体地对吉林省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专项下肢小肌群进行研究,为青年男子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专项下肢小肌群训练提供科学化的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青年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下肢小肌群专项力量素质训练。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对象 吉林省冰上中心、长春市冰上中心选取青年男子短道速滑一级运动员共30名,其中吉林省冰上中心15名为实验组(表1),长春市冰上中心15名为对照组(表2)。

表1 吉林省冰上中心15名运动员

1.2.2 实验方法 2组在人数、训练时数(均冰期10月至次年2月,以小肌群训练次数为单位,训练次数70±2次,每次训练时间30min±5min)、场地器材、单次训练时间等方面保持一致,以双盲的实验测试手段,实验组运动员在教练员制订的下肢大肌群训练计划中减少大肌群训练内容(30min±5min),并且进行下肢小肌群力量训练计划(30min±5min)的干预。

1.2.3 实验步骤

1)实验前对2组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短道速滑技术掌握程度等相关内容测试,通过专家组确定:仰卧式单腿内拉皮筋、仰卧式单腿外拉训练筋、蹲距式单腿内收训练筋、蹲踞式单腿外蹬训练筋、双侧膝关节缠训练筋移动重心、全力滑行500m、单圈11.5s速度滑行10圈、单圈12.5s滑行20圈等8项测试项目进行测试,同时确保2组运动员前测阶段的运动竞技水平相当,确保实验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表2 长春市冰上中心15名运动员

2)实验组采用下肢小肌群专项力量训练干预计划,根据程序以及训练学理论的实质,结合短道速滑训练阶段特点以及青少年成长时期阶段的特点,在训练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基本操作模式。

3)实验结束对2组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技术掌握程度、运动成绩等对比分析。

4)实验前后的测试分别安排在训练实验的开始前、结束后的2天进行,以防因时间间隔过长造成内部效度偏低。

1.3 数理统计法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后测结果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并采用t检验,用spss17.0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

1.4 实施计划 2014年10月对所有30名运动员进行:仰卧式单腿内拉皮筋、仰卧式单腿外拉训练筋、蹲距式单腿内收训练筋、蹲踞式单腿外蹬训练筋、双侧膝关节缠训练筋移动重心、全力滑行500m、单圈11.5s速度滑行10圈、单圈12.5s滑行20圈测试,测试结束后进行分组,并确保2组运动员测试水平基本相当,保证实验能够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2组运动员在人数、训练时数(均冰期10月至次年2月,以小肌群训练次数为单位,训练次数70±2次,每次训练时间30min±5min)、相对每个测试组(1支队伍)的场地器材、单次训练时间等方面保持一致,单次训练中实验组运动员按照教练员制定的计划相应减少大肌肉群训练内容(30min±5min)并且运用笔者提供的下肢小肌群力量训练计划进行干预(30min±5min),对照组则采用教练员原始计划,采用2组实验前测和后测的实验设计对2组技术掌握情况、疲劳继续维持技术动作能力和身体素质运动成绩等方面比较分析。

2015年2月,将测试组与对照组再进行以上8个项目的测试。并且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成绩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

2 讨论与分析

2.1 实验前后2组运动员的测试项目的成绩结果与对比分析

表3 各测试项选取正态分布平均值的比较分析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前测指标和后测指标提高较为明显。尤其是前5项,提高幅度较大,说明经过训练实验组在该项目上的成绩有显著性提高。

2.2 下肢小肌群专项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各测试项运动指标t检验的对比分析

2.2.1 坐式横拉训练筋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表4)

表4 坐式横拉训练筋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

表4显示在统计学意义上更具体地阐述了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坐式横拉训练筋测试上的t检验反映,可以发现对照组前后比较P=0.8068、 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后比较P=0.0171、 P<0.05,说明经过训练实验组在该项目上的成绩是有显著性增长的。

2.2.2 单腿起跳支撑接双侧滑跳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表5)

表5 单腿起跳支撑接双侧滑跳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

表5显示在统计学意义上更具体地阐述了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单腿起跳支撑接双侧滑跳测试上的t检验反映,可以发现对照组前后比较 P=0.3511、 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后比较 P=0.0061、 P<0.05,说明经过训练实验组在该测试项目上的成绩是有显著性增长的,对照组测试后与实验组测试后的比较 P=0.01376、P<0.05,说明通过下肢小肌群的训练,实验组的成绩在训练后比对照组的成绩是有显著性增长的。

2.2.3 膝部附训练筋模仿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表6)

表6 膝部附训练筋模仿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

表6显示在统计学意义上更具体地阐述了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膝部附训练筋模仿测试上的t检验反映,可以发现对照组前后比较 P=0.1478、 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后比较 P=0.00162、 P<0.05说明经过训练实验组在该测试项目上的成绩是有显著性增长的,对照组测试后与实验组测试后的比较 P=0.00359、 P<0.05也说明了通过下肢小肌群的训练,实验组的成绩在训练后比对照组的成绩有显著性增长。

2.2.4 附训练筋内收动作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表7)

表7 附训练筋内收动作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

表7显示在统计学意义上更具体地阐述了对照组与实验组在附训练筋内收测试上的t检验反映,可以发现对照组前后比较 P=0.1114、 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后比较 P=0.000266、 P<0.05说明经过训练实验组在该测试项目上的成绩是有显著性增长的,对照组测试后与实验组测试后的比较 P=0.00765、 P<0.05说明通过下肢小肌群的训练,实验组的成绩在训练后比对照组的成绩有显著性增长。

2.2.5 附训练筋侧蹬动作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表8)表8显示在统计学意义上更具体的阐述了对照组与实验组在附训练筋侧蹬动测试上的t检验反映,可以发现对照组前后比较 P=0.01813、 P<0.05,说明通过对照组的常规训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后比较P=0.000134、 P<0.05,说明经过训练实验组在该测试项目上的成绩是有显著性增长的,对照组测试后与实验组测试后的比较 P=0.00852、 P<0.05,说明通过下肢小肌群的训练,实验组的成绩在训练后比对照组的成绩有显著性增长。

表8 附训练筋侧蹬动作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

2.2.6 10圈滑行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表9)表9显示在统计学意义上更具体地阐述了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冰上10圈滑行单圈11秒5的速度要求下,最后2圈弯道单步平均次数对比测试上的t检验反映,可以发现对照组前后比较 P=0.02967、 P<0.05,说明通过对照组的常规训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后比较P=0.000267、 P<0.05,说明经过训练实验组在该测试项目上的成绩是有显著性增长的,对照组测试后与实验组测试后的比较 P=0.03112、 P<0.05,说明通过下肢小肌群的训练,实验组的成绩在训练后比对照组的成绩有显著性增长。

表9 10圈滑行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

2.2.7 20圈滑行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表10)

表10 20圈滑行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

表10显示在统计学意义上更具体地阐述了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冰上20圈滑行单圈12秒5的速度要求下,最后2圈弯道单步平均次数对比测试上的t检验反映,可以发现对照组前后比较 P=0.04845、 P<0.05,说明通过对照组的常规训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后比较P=0.00396、 P<0.05,说明经过训练实验组在该测试项目上的成绩是有显著性增长的,对照组测试后与实验组测试后的比较 P=0.00267、 P<0.05,说明通过下肢小肌群的训练,实验组的成绩在训练后比对照组的成绩有显著性增长。

2.2.8 500m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表11)

表11 500m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的横向纵向正态值t检验对比

表11显示在统计学意义上更具体的阐述了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冰上全力滑跑500m测试上的t检验反映,可以发现对照组前后比较 P=0.04845, P<0.05,说明通过对照组的常规训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后比较P=0.00498, P<0.05,说明经过训练实验组在该测试项目上的成绩是有显著性增长的,对照组测试后与实验组测试后的比较 P=0.00933, P<0.05,说明通过下肢小肌群的训练,实验组的成绩在训练后比对照组的成绩有显著性增长。

3 结 论

1)该测试训练项对于一般下肢身体小肌群陆地训练与冰上专项下肢小肌群训练联系紧密,对运动员专项能力提高至关重要。

2)该测试结果反映出了实验组在进行70±2次下肢小肌群训练课的条件下,对于冰上专项能力与疲劳后蹬冰效果的保持均有显著提高。

[1] 孙建华.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特征综合检测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2(1):62-67.

[2] 李登光.倪伟.提高排球比赛能量代谢系统机能的训练及营养补充[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5-128.

[3] 刘宝仁.排球比赛的供能特点及提高供能能力的训练[J].山东体育科技,1997,33(7):62-64.

[4] 刘印民,王昶,孔繁明.不同位置高水平男子排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特征与规律比较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6):32-35.

[5] 吴平,曾倩.男排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3):56-59.

[6] 李东吉,樊晨光,苏浩.男子4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与公路赛运动员形态素质和有氧、无氧能力特征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1658-1659.

[7] 沈立萍.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71.

[8] 王海.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情绪对训练的影响与训练情绪调节的方法[J].冰雪运动,2004(5):13-17.

Research on Strength Training of Speed Lower Limb Little Muscles of Young Short-track Speeding Skating Athletes

TAO Yu-ji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This study analyzes lower limb muscles of Young male athletes of short-track speed skating in Jilin Province through experiments.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er limb muscles and the short-track speeding skating so as to find the lower limb muscle training assessment indicators in shorttrack speed skating. In addition, it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for the strength training of special lower limb muscle by using indicators evaluation and index weights and provide improve guidance in improving lower limb of young male short-track speed skaters in Jilin province. It concluded that: 1) This training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general training of small muscles of lower extremity and special training of small limb muscles of athletes on ice,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the improvement of athletes’ special ability; 2) The test results reflect that after the 70 ± 2 times limb small muscles training course,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 for the special ability and the pedaling ice effects.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youth short-track speed skaters in special strength training of limb small muscles.

special training; small muscle training; short-track speed skating

G62.1

A

1004 - 7662(2015)12- 0045- 05

2015-11-05

吉林省体育局体育科学研究课题重大项目“我国速度滑冰陆地辅助训练手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3A39);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全民健身背景下吉林省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研究”(项目编号:1505233)。

陶玉晶,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冰雪运动理论与训练原理。

猜你喜欢
后测肌群显著性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