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之实践探析

2015-11-30 14:05姚锦斌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任务型体悟探析

姚锦斌

[摘 要]

任务型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在任务的主导下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培养学生在任务的履行中,通过参与、体验、合作、探究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在江苏省初中英语教学观摩活动中,陈丹老师执教的《译林版牛津英语》7B Unit6 Reading,从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方面对该教学途径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实践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对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

“任务型”阅读教学;“预测”图文;“品读”文本;“交流”体悟

阅读教学是教师借助于文本培养学生“预测与梳理”的能力,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并最终形成“审美与运用”的能力。但现实中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很多时候,教师们为了省时省力,应对考试,常删繁就简,直奔知识点,其基本流程为词汇深挖——难句解码——内容问答——练习一查。于是,学生在教师对文本的肢解中被“一课完啦”,至于学生自主地对文本的“读”“品”“悟”就成了永远无法企及的梦中花。因此,探究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真正英语阅读水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倡导的“任务型”阅读教学法“培养学生在任务的主导下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任务的履行中,通过参与、体验、合作、探究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因此,该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笔者是在对该教学途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省初中英语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于泰州的陈丹老师的《译林版牛津英语》7B Unit6 Reading教学为例,从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三个方面对该教学途径进行的一次实践探析,希望能对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所裨益。

一、任务前——“预测”图文,培养学生梳理信息的能力

【预测任务】请根据以下图片,预测“Whats the story about?”

A. Alice fell down the rabbit hole.

B. Alice met the rabbit in the hole.

【设计意图】将上面图片按Alice→rabbit→hole→key;doors→garden的顺序先图片、后文字,逐幅呈现,让孩子们能者说完句,弱者说片语,看图抒见,汇集信息。然后,等所有图片呈现完毕,再让学生预测6幅图片之间的关联,通过信息梳理,明晰本故事三大关键词who、where和what之间的逻辑上的渊源。接着,让学生打开书本,浏览文章首段和结尾来完成上述预测选择题,并印证各自所测。这样的设计,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也“激发了学生实施任务的兴趣”,让学生就“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准备,使学生真正“成为主动学习者和任务的主动实施者”。

二、任务中——“品读”文本,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

在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中,本环节是核心环节,教师要善用略读、寻读、精读、听读等各种“品读”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剖析文本,全面理解文章内涵,在有重点地提取关键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品读”流程大体如下。

(一)Scanning(寻读)

Find out the right place for each picture and put them in the right order.(顺序)

(二)Close-reading(研读)

Read Para 1~2 in 30 seconds.

Test one: Who did these, Alice or Mr. Rabbit?

passed by sat by the river heard a sound took a watch looked at the time looked up

Read Para 3 in 30 seconds.

Test Two:Finding differences.(圈出不同之处)

Read Para 4~5 in 30 seconds.

Test Three: Finding problems.

Did Alice have any problems in the hall? Try to find some problems.

(三)Appreciation(鉴赏)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多层次不断交流、对话、剖析的过程,对话的基础就是学生对文章的品读。本环节陈老师共设置了3个品读环节,即scanning(寻读)、close-reading(研读)、appreciation(鉴赏)。

Scanning部分,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根据故事梗概将图片排序。这么安排,旨在将静止的文本语言转化为流动的图片符号,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Close-reading部分,首先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并结合Scanning部分排好序的图片提示,将文本分成3个部分,即Para1~2(By the river)、Para3(In the field)、Para4~5(In the hall),然后要求学生分别花30秒的时间品读各部分内容,完成3个对应的小测试。通过“三步”品读,能有效提升学生解析文本、把握主旨的能力。

Appreciation环节是在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基础上安排的一个审美体验,让学生从用词、韵律、句式和意境4个方面体会世界名著的文学魅力。这也是为任务后的品悟交流和写的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品读”还给学生一个“个性化读者”的身份,这样的阅读才是学生真正“自由的梦”,才能使得整个课堂交流溢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任务后——“交流”体悟,提升学生审美与运用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学会综合运用于实际,而且也帮助学生感悟作品,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因此,任务型阅读教学的读后环节的交流体悟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与运用能力尤为重要。本课时的体悟任务,陈老师便设计了两个交流活动。

(1)What do you think of Alice?

curious ['kju?ri?s] 好奇的;careful; brave [breiv] 勇敢的;clever; friendly ...

I think Alice was... because she ...

(2)To be a great writer.

If you were the writer, what do you think would happen to Alice? (2~6句话)

The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悟蕴含在文字中的感情。上述体悟任务一,感悟人物,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极为必要。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体悟任务二,拓展式写作训练,能有效帮助学生内化文本知识,放飞想象翅膀,迸发思维灵光。

实践证明,任务型阅读教学是一种强调在“干”与“用”中帮助学生从文字中提炼信息、摄取知识、丰富认识、达成预期“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有效教学路径。本文中与任务前、中、后对应的“预测、品读、交流”只是特定文本的特殊安排,不是普适之径,具体如何安排“任务导学”才能实现“高效阅读”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课堂的香气满园还是来自于教学个性。

[参 考 文 献]

[1]高秀.对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反思[J].考试周刊,2012(22).

[2]严萍.任务型阅读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J].文理导航(下旬),2014(12).

[3]张爱华.牛津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策略谈[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9).

[4]冯朱芳.突出任务引导,指导阅读探知——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之探析[J].考试周刊,2014(34).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任务型体悟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萌宠
懂,才能得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任务型”英语教学课外延伸的APP模式研究
汉诗英译概述及任务型教学探微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