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015-12-03 08:07
奋斗 2015年1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果

彭 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黑龙江省科技资源富集、科技实力雄厚。从载人航天到三峡工程,从抵御禽流感到破解艾滋病病毒感染性因子结构,从西气东输到寒地高铁……在一项项国家重大工程和公共卫生安全领域,都倾注了龙江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近年来,我省涌现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攻克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尖端技术,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找准富集的科技资源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切合点成为我省释放科技资源潜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所必须正视的问题。

当前,我省应对能源工业负增长对全省经济带来的挑战,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我省富集的科技资源,释放科技支撑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成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命题。

填补“中间地带”引领产业发展前沿

我省拥有80家高校、226家科研院所、38位两院院士、87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在高新技术领域可谓藏龙卧虎,但科研人员要想把成果从实验室搬进市场,却总是力不从心。究其原因,高校和科研院所受资金的限制,其成果往往止步于实验室样品阶段;而企业受制于技术转化的周期长、风险高,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研发,更希望进行成熟技术的直接转让;加之,我省市场投资机制不健全,投资机构缺乏对高技术成果的风险评估能力,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部分高精尖技术成果难以转化。

如何打破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三大创新主体的体制壁垒,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的无缝衔接关乎我省富集的科技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产业优势。

为促进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我省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填补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的“中间地带”,建设“政产学研用”资源整合的科研体制改革示范基地,2014年,由省政府举办,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哈工大材料学院研制的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部分技术指标已超过美国同类产品,并已在航天领域获得应用。2014年在省工研院的支持下,课题组吸引了来自省外的2000万元投资,成立了新材料公司,未来两年将在省内建成一条年产20万吨的铝基复合材料生产线,使该成果迈入产业化阶段。目前,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已重点建设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6个产业化项目孵化平台,实现省内落地转化项目53项,吸引社会资本31亿元,支撑相关企业产品新增产值200亿元。

2014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提出的新要求,省科技厅联合省教育厅举办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高新技术成果发布暨创业融资对接会,并计划今后每月在省科技大厦至少举办一场高新技术成果发布对接会。

我省应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成果招商和转化对接活动,建立常态化的科技成果发布机制,并对成功对接的项目跟踪问效,选取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化项目支持其做大,支持机器人、卫星应用等创新成果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与资本市场合作公司化发展,突破创新成果落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统筹科技资源为供需双方搭“鹊桥”

据统计,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不足25%,而在许多发达国家,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已超150%。科技部有关人士在解读日前出台的《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时表示,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凸显出重复购置、部门化、单位化、个人化和闲置浪费现象较严重。我省也存在这个问题,省内高校院所许多科研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而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无力购买昂贵的科研设备而在科研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在省委、省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正确指导下,省科技厅党组提出以“统筹、协调、联合、支撑”为原则建设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手抓资源建设、一手抓服务落地的“龙江平台模式”。通过整合全省科技服务资源,为供需双方搭建“鹊桥”,实现互联互通,既盘活了静态的实验室资源,又为创业者铺平了创新道路,深化了产学研紧密合作。

成立仅一年多的哈尔滨础润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实现全国市场销售额过亿元。公司总经理张巍表示,这离不开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私人订制”式的服务。包括企业进行新药物研发时,平台为其对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近10种仪器设备,帮其与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成立可随时咨询的专家团队,使企业快速攻克了研发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平台还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产品的检测方案设计、新产品鉴定、项目申报等进行打包服务,使企业在2014年1月获得新产品鉴定证书,3月成功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使企业能迅速抢占市场。

“龙江平台模式”主要内涵

2014年,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已整合入网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3261台(套)、检测项目累计达24 503项、完成仪器及检测服务累计达55 895次、区(县)服务推送站累计达47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我省成立了第一家工作站。集成全省科技资源的共享服务平台已成为企业在自主研发和市场竞争中的坚实后盾。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苏靖考察平台后表示,“龙江平台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建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尽快出台我省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功能,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科技研发与服务资源互联互通。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服务业,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

抓住市场导向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省政府出台了《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这些都为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省应进一步完善科技投融资机制,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以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为主引导社会资本,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大力度扶持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上市,通过上市融资、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做大做强。继续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应用成果研发,以高端技术成果推动传统产业走向高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支持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以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破解我省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建议继续完善科技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施好新修订的《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科技创新创业政策,引导从事应用型、工程类研究的科研人员转变观念、转换机制、走进市场,加强与资本市场合作,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落实好科技政策,创新奖励机制、用人机制和管理机制,对转化科技成果做出贡献的相关人员给予相应报酬,激发科技人员以更大的激情创新创业,激励科技管理人员以更大的热情服务创新创业。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果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工大成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系统产业化之路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