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

2015-12-03 08:07中共佳木斯市委党史研究室
奋斗 2015年1期
关键词:白山星火农庄

中共佳木斯市委党史研究室

1947年起,原合江省在桦川县筹建水利农场。1948年初春,由共产党员金白山、李在根等率领的80户朝鲜族移民陆续从吉林省敦化市来到水利农场。随后农场按规划将前来的360户朝鲜族移民安排到一庄、二庄、三庄和四庄等地方建房安家。

1948年3月25日,原合江省政府发出了《合江省政府生产动员令》,指出“为改善人民生活、支援革命战争、保证今年大生产的胜利……”这一年的春天,农场还采用行政管理办法,把各庄每栋住房的4户划为一个共耕组,按各组的劳力拨给一块土地耕种,按“地四劳六”的比例分红。

1949年,金白山与慎自成等5户农民自愿组成第五耕作组,金白山担任组长。他们学着苏联的做法,把地合起来耕种,当年亩产平均达到392斤。1950年初,金白山小组扩大到14户,形成了农业生产合作的集体耕作组,实行按劳取酬的办法,出工记分,充分调动了组员们的积极性。这一年,金白山小组525亩地,亩产达到453斤,比其他组高100多斤,比单干户多200多斤。金白山小组年终发展到36户。

1951年,省委根据各地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情况,及时提出了《关于巩固、提高和发展互助合作组的意见》。农场党委决定金白山小组在现有基础上成立家庭农庄(高级合作社),派人带着“苏联集体农庄法”到金白山小组举办学习班,帮助他们了解掌握苏联办农庄的经验,并且让金白山负责筹建家庭农庄。

1951年2月19日,全国第一个集体农庄诞生了!金白山小组的36户朝鲜族农民,身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欢聚在三庄小学校召开成立集体农庄大会。省委农村工作部、省农业厅、省水利厅、桦川县委代表及农场和附近村屯的代表80多人参加。会上民主选举了金白山为农庄主席,李在根为农庄副主席(在党支部大会上当选为党支部书记)。金白山表示,绝不辜负上级领导和全体庄员的信任,坚决把农庄办好,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农庄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筹建新庄。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新庄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三江平原上。新建起的一栋栋土草结构的住宅,一律仿造北京城楼式的造型,格调新颖,古朴大方。一条条街道笔直宽阔、卫生整洁。绿树与鲜花把村庄打扮得五彩缤纷。村东建有学校,广阔平坦的操场上划有足球场,既可供学生们活动,又可供大人们利用时间在这里踢球、唱歌跳舞、荡秋千。7月1日这天,全庄男女老少穿起美丽的民族服装,打起长鼓,载歌载舞庆贺喜迁新居。庄员们家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每家都是两屋、一厨、一室的格局,并装上了电灯和有线广播。各家门前都打上了铁管井,吃水既方便又卫生。妇女们用脑袋顶水吃的这项专长用不上了。

1952年春,省政府秘书长于杰来农庄检查工作。金白山对他说:“请省领导为我们农庄命个名吧!”于杰欣然应允,随同于杰一起来的《东北日报》记者牧正说:“我看还是以‘星火’二字命名吧!”就这样,《东北日报》就以“星火——新中国第一个农庄”为题进行了报道。从此,星火集体农庄的事迹在全国传开了。

为加强对农庄的管理,他们参照苏联的农庄法制定并实施了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农庄章程。规定入庄的条件是:年满16岁的劳动人民可自愿入庄,但须经三分之二的庄员讨论通过。入庄自愿、退庄自由。入庄时交入庄金15元,股份金120元,遇特殊情况可用生产资料顶替或缓交。明确提出农庄实行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把农庄的土地划分为五个耕作区,根据土质和经营条件,确定应达到的产量指标,超产者奖,降低者罚,并对各项奖惩标准做了详细规定。在劳动用工方面,详细规定了评分等级。并对不同季节的用工标准做适当调整。在组织机构方面,章程规定:农庄最高的权力机关是庄员大会。重大事项须有三分之二的庄员通过方为有效。庄员大会闭会期间,管理委员会代行其职权。为扩大再生产,还规定了按10%的标准提取公积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1.5%的公益金主要用于托儿所、学校和其它福利事业。庄员因工负伤,可根据情节轻重享受40%至100%的补助。妇女生小孩,可休假两个月并补给200斤大米。章程中还规定了严明的劳动纪律。

星火集体农庄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金白山和李在根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配合得十分默契,他们长年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为搞好科学种田和实行机械化作业各显神通。李在根十分重视良种繁育工作,1951年起筹建种子队,在田间进行穗选,又引进日本“石狩白毛”水稻原种,经多年选育成适合本地生长特点、抗病能力强的新良种“星火白毛”。后来又培育了“星火3-2”、“星火13号”等14个优良品种,先后为省内外提供良种2000多万斤。金白山对搞农业机械化很内行。他带领能工巧匠,设计安装了一座可日产8万斤大米的制米厂。为农庄安装了电力脱谷机,购置了车床、电焊机、锄草机、播种机、大犁等农用机械。实现了耕作、脱谷、除草、制米全部机械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庄其它工、副业的迅速发展。农庄陆续办起了园艺组、畜牧组、种子队、制米厂、铁工厂、木工厂,使农林、牧、副全面发展,为农庄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生产发展了,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庄办起了夜校,一年内完成扫盲工作。全庄61户,共订阅《松江日报》《时事手册》《东北朝鲜人民报》《新农村》等20多种报纸和刊物。农庄还成立了文工团,购买了各种管弦乐器,每逢节假日,全庄男女老少都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抒发对新生活的热爱,表达对党和政府无比感激之情。

星火集体农庄的发展壮大,充分体现了党指引的集体化道路的优越性,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群众的兴趣。全国各地要求来这里入庄的信件,平均每天有20余封。1952年,不仅临近的一庄、二庄、三庄、四庄的30多户农民加入了星火农庄,还有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的60多户农民前来加入农庄。到1957年底,星火农庄由初建时36户、1426亩水田发展到209户、7920亩水田。农庄的公共积累也迅速扩大,大牲畜由仅有的2头牛,发展到120头牛,39匹马;大车由1台发展到23台。

1951年,由于他们的粮食产量创造了全省最高纪录,受到国务院的嘉奖,锦旗上绣有“第一个突破大面积高产”十个金色大字。同时奖励两匹马、一台胶轮大车。授予金白山“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颁发金质奖章一枚。《人民日报》向全国报道了他们的事迹,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在星火农庄拍摄了新闻纪录片,在国内外放映。“星火集体农庄”还编入了当时的小学课本。

1952年春,党中央派遣以彭泽民为团长的民族慰问团到星火农庄进行慰问,原松江省政府副主席李延禄和政府及农业厅的领导于杰、田澍等也多次到星火农庄视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洛阳拖拉机制造厂将新生产的首台东方红拖拉机赠送给了星火农庄。星火农庄首先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带了个好头,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先后有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上海、西藏、新疆、云南等省、区、市的参观团、慰问团来到星火农庄,给农庄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苏联伯力边区代表团到星火农庄参观访问,向农庄赠送了7匹大红马。农庄向苏方赠送了自己培育的“星火白毛”水稻良种5000斤和一头膘肥体壮的朝鲜大种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的代表团也前来参观。

金白山、李在根先后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使他们倍受鼓舞。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星火村进一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和工副业快速发展,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宽广,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率先实现了小康目标。

猜你喜欢
白山星火农庄
背着《星火》去厂旅行打卡照
《星火》梦之队
第二届星火学年
美丽乡村行之白山街村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农庄
凶器哪儿去了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一慢改写星火绘画
登呼中小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