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医类高校英语自主学习的调查及其可持续性策略研究

2015-12-05 05:17郭艳英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者

郭艳英,高 玮

(广东医学院 外语教学部,广东 东莞 523808)

医学类高等院校的学生由于从事的职业对其教育水平要求高,随着国际化的特征不断加剧,语言作为一种工具的交流作用逐渐强化,国际间的交流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教学效果的持续性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言作为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实用价值,同时为学生的继续教育扫清了语言能力的障碍。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版 )》明确提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大力推广计算机和网络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其中的内涵就是指导我们的教学过程应用更多的多媒体技术,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其实就是学生真正的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授之以渔的最好体现。因此各个高校展开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不同程度的自主学习实践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

1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与策略应用调查分析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 A.Maslow和Carl R.Rogers.认为应该对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特别关注,这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网络环境在教学方面的使用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也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供了实施的一个极好的平台。Rogers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因此,目前的网络环境为同学们提供了充分实现潜能的自主学习环境。这也是我们课题组进行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的初衷,如何善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如何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重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是笔者及其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同仁们多加思考的问题。

1.1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状况调查

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笔者和所在的研究团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信念,意图和策略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到南北五所医学院校(广东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辽宁医学院、吉林大学医学院、延边大学医学院)医学类的7个专业总共230人的问卷,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相等。

表1 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状况调查

1.2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分析

调查问卷发出230份,回收224份,经过整理有效问卷为217份,随机选取200份问卷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使用了百分比的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看上去很直观也能清楚地说明问题。综合表1的调查结果做出如下的分析:

(1)基础资源丰厚:网络环境是一个优良的自主学习平台。目前,我们的办公学习都离不开网络资源,任何地方和地点都覆盖着优良的网络资源,包括学生手中便携的设备,这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来说是个得天独厚的优良资源,因此,学生对使用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的认可程度毋庸置疑,这对进行网络环境自主学习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的调查数据还表明,有86.27%的同学每天使用网络时间为3小时以上,其中有84.32%的同学使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平时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网页浏览的占52.94%。这些充分说明,学生是有很大意愿进行资源利用性的学习实践的,这种态度正是进行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动力。

(2)学习动力不足:网络自主学习的专注度和监控问题堪忧。虽然对网络学习学生表现出高度认可的态度,但是对网络的利用更多的体现在信息的交流和休闲娱乐方面,这对于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来说,无疑是对学习者自制能力的极大考验。来自休闲娱乐的极大诱惑占据了很多使用网络的网民的大部分时间,这些原本对于那些需要充电的学子们进行自我提升的大段时光被白白的耗费掉了,这也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充分证实了。调查中发现,学生们对网络学习的监控很难实现,往往是打开了学习资源,也打开了休闲娱乐资源,强大的诱惑使他们经常抱怨,一个上午什么也没学,调查发现网络环境下,63.24%的学生表现出自主学习动力不足,仅11.76%的学生有一定的专注度。如何有节制地抵制住诱惑,集中精力利用网络有效学习值得思考。

(3)工具型学习动机为主:缺乏自主学习的策略。学生利用网络,其中77.34%的学生网络学习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和应对测试,76.68%的学生对网络学习效果最为满意的是寻找答案。这种被动的工具型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的主导。也就是说学生面对良好的平台,无法进行主动的自主学习,只有13.73%的学生经常制定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因此,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把被动的学习动机慢慢转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最终达到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此外,97%的学生网络学习是没有使用任何策略,资源获取是零碎、不完整也没有系统的。

1.3 自主学习策略调查分析

面对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匮乏,本课题组对自主学习策略使用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在广东医学院的范围内进行,我们借鉴了Oxford设计的SILL(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遵循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作为调查的基础内容,共计对139人进行了自主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从研究的信度考虑,对调查的139人的高考英语成绩进行了SPSS检测。

表2 139人的高考入学英语成绩方差及独立样本T-Test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T-test结果是P=0.152>0.005,说明139人在高考入学成绩上看并没有显著差异。

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策略上的差异情况,我们分别对他们所采取的策略进行SPSS分析,主要进行的是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调查。

表3 139人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对比分析

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on Strategies)指的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思考,是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以及认知活动后所进行的自我评估和评价。元认知策略是高一级的管理技巧,是成功地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对提高学习效果起着最为核心的作用。O’Malley(1985)等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方向和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绩和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的人。”[6]在二语习得领域,元认知包括学习者对自身的认识,对英语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性质的认识,以及对学习策略及其使用的认识。可以通过学习策略讲座向学生交代要训练的策略,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了解策略的具体操作,也可以了解策略的作用;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突破现有的学习模式去获得新的、有效地方法,比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知识的讲解中、主持讨论以及设计练习。从表3可知,在对元认知(metacognition)策略和认知(cognition)策略的对比中,我们发现都表现出了很少使用元认知策略,也就是说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调动和有计划系统学习的能力都不理想。

2 英语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策略

国内学者对于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采用了对比的方式,[1]以及策略应用实践的方式。[2~3]国外学者的对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习者自身条件、共享资源的平台构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控,[4~8]使其达到良好的效果,对我国高校的教改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研究中“自主学习”的主导者,由于其各自情况不同,起点不同,对策略使用的认可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学习策略的养成对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7~8]。自主学习虽然是学习者自主的态势,但是研究小组发现,如何让自主学习的效果具有持续性,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

(1)学科设置体现持续性发展的理念(2+1+2)。可持续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随着医学学科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当今社会对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深入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如果毕业后从事专业的工作,还需要在学历上不断提高,继续教育对英语的要求也不断加码和提升,无论是在国内高校,还是国际高校进行进一步深造,都有英语这一个硬性指标的要求。学校学科设置中,医学专业英语(1年)的课程设置要和大学英语课程(2年)紧密相连,适当增加听说能力的课时以及听说实践的机会,在三年英语学习课程结束后,可开设两年的英语能力提高课程,这些课程采用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可以按照各种能力测试的需求和个别能力的提高,诸如听说能力提高,来安排各种选修课满足学生全方位的发展需求。

(2)英语教学课程与自主学习的有效补充齐头并进(双轨制)。学习的多元化要求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新时期我们大学生的必修课。这种能力的提高不是瞬息而成的,要有滴水穿石的经过,不能等到外语课程结束了,才意识到自主学习作为持续性发展所学科目的重要性,其实那已经很晚了,以后的大多数的时间其实是用在了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说是没什么效果的,英语学习有一个关键阈值,如果跨越了这个关键阈值,那么学生对英语的漠视就会相对缓慢和降低。大学英语阶段通过了六级测试的同学就已经跨越了英语学习的关键阈值,所以说这之后的自主学习都是能够非常有效地被吸收和保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始有计划的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与必修课程学习齐头并进,才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3)学习策略的采用需要引导和监控(导师制)。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我们研究团队实行了导师制的管理模式,将一直跟踪到学生的毕业,坚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和监控。很多研究表明,学习者的策略使用频率和数量与学习效果成正相关,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采用听说策略、阅读策略、语法策略、写作策略、翻译策略等,策略的使用也要结合自身的习惯,本课题组把所在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习策略进行收集、总结,并且选择几个策略做具体实践体会,然后把学习体会报告给全班级的其他同学,这样对学习策略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就已经完成了。选择有效的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中要不断摸索的。监控是教师要额外关注的部分,本课题组在实践中主要采用学习报告为主要形式的督导监控形式(电话随访、面对面交流、微信留言等等),学生提交学习计划,自主进行学习安排,每两个月进行学习内容和效果的书面汇报,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协调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强度和效度。

(4)依托网络资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自我监控(自我监控、反馈机制)。自主学习是个终身学习的良好模式,在依托网络资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会自我评价,可以采用自我制定计划,自我评价这样的机制,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改进,不断修正目标,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所得,这既是一个自我监督的过程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过5年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效监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是实现可持续学习即终身学习的最好基础。一切事情的成败贵在持之以恒,离开了教师的监管就要努力实现自我的监控,只有这样,可持续性的发展才能凸显效果。

3 结语

笔者和所在的团队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自主学习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改革,从传统意义上的填鸭转变为自主进食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对同类学科的学习方法得到了很好的领悟,以至于一些中小学的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开设自主学习课堂、自主学习实验室、自主学习小组。甚至这些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也可以用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上都是受益匪浅的。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培养一种自我计划、调控、监督和反馈的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必备的技能之一。

[1]Benson,P.2001.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Longman,2001.

[2]Esch,E.(ed.).1994.Self-Access and the Adult Language Learner[M].London:CILT,1994.

[3]Gardner,D&L.Miller.1999.Setting up Self Access[M].Cambridge: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4]Little,D.1991.Learner Autonomy 1: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k,1991.

[5]Martyn,E.1994.Self Access logs:promoting self directed learning[M].InD.Gardner&L.Miller(eds.),1994.

[6]O’Malley,J,M.et al.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by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ESL Students[J].Language Learning,1985(35):27-29.

[7]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41-44

[8]王立非,大学生英语口语课交际策略教学的实验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26-430.

[9]文秋芳,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33-39.

猜你喜欢
元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者
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高中写作教学探索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
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