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2015-02-22 01:58杨丽娟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中国梦培养

“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杨丽娟

(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理解中国梦与大学生的关系是探讨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前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泊有着深厚的根源,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要从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入手。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生活的三大空间,因而实现中国梦,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营造社会、学校、家庭一致的和谐教育环境。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收稿日期:2013-11-12

基金项目:2013年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FJJKCG13-178)

作者简介:杨丽娟(1977-),女,宁夏银川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伦理学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社会责任感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中国梦的实现当中,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1大学生与中国梦的关系

当前学界对中国梦的解读中,一致认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三者的统一。国家梦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梦旨在民族振兴,人民梦是赢得人民幸福。三者之中,国家梦是根本,民族梦是核心,人民梦是目标。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提供坚实基础,民族复兴保障人民幸福。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最终都是为了追求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的梦也就是大学生的梦。作为一面旗帜的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梦的实现要依靠大学生的奉献,大学生应该将个人发展规划与国家富强的方针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

(1)中国梦是大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精神动力。21世纪,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代青年责无旁贷地便成为我国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1]中国梦是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体现了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大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精神动力。每个大学生在青春的大好年华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梦想,中国梦符合大学生的思维习惯,更具人本主义色彩,更易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因而有利于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施展才华、报效祖国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当代大学生成就梦想、建功立业创造了良好机遇。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着眼于未来,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又要培养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发展社会实践基本技能,为实现中国梦发奋读书,为实现中国梦勇于担当。

(2)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和主力军。历史发展的规律表明,复兴民族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特别是大学生的状况,尤其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回顾历史,无论是救亡图存的百年近代史,还是当代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大青年都是中国历史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量。近代中国独立和富强的征程都是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学生的不断探索和英勇奋斗,他们不怕流血牺牲,愿意为了实现救亡图存道路而英勇献身。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在党的领导下,无数青年用生命唤醒无知,用热血点燃青春,谱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大大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21世纪的青年学生再次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大责任。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富有创造力,沐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阳光下,在长期历史奋斗的过程中,以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指引自己,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3)大学生应将个人发展规划与国家富强的方针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共同理想包含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体现共同理想。仅有个人理想,没有共同理想的人,是一个脱离社会整体的残缺的人,仅有共同理想,没有个人理想的人,是一个缺乏社会根基的人。人的发展是以社会为前提的,而社会的发展又是以经济、政治、文化为导向的。只有更好的去认同和理解社会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使自己融入社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大学时代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代,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代赋予的美好条件和机遇,不断加强自身精神和业务上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和业务素质,为促进自身快速发展,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大学生要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起来,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以远大的理想信念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通过点滴积累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在中国梦背景下,整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积极向善的,但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非常令人担忧的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其社会责任感淡薄主要表现如下:

(1)目标缺乏。目标是人行动的动力,目标提供人前进的方向,目标唤醒人奋斗的意志。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要么没有明确目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课或睡觉逃课,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热情,对什么现象都无所谓;或是愤青一样看什么都不顺眼,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要么是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割裂开来,社会理想比较模糊。他们只关心自身发展以及现实利益,缺乏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与追求,这部分学生会很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增强自己的全面素质,可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国家的富强,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过于注重个人理想,无视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感淡薄。

(2)价值错位。只执著于个人理想,忽视社会理想必然导致崇尚个人自我价值,无视社会价值。因为太注重个人发展和个人利益,在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牺牲大局和集体利益满足个人私欲,全然不顾是否会给他人乃至社会带来危害。笔者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年,所接触学生在道德层面上大多数都坚持损人而不利己的理念,极少会选择先公后私,更不用说大公无私,他们认为那是绝对的形式主义。殊不知坚持损人不利己,在二者发生矛盾时最终仍然会滑向个人利己主义,从而造成了在高校校园以个人本位取代社会本位的扭曲。

腕表采用45毫米直径铂金表壳,表冠饰以凸圆形切割红宝石,表耳下方采用宝珀专利性设计的5个隐藏式调校按钮,在调校同时确保了表侧简洁流畅的线条美感。该表集合了宝珀Villeret系列所有的经典标识,如双层表圈、大明火珐琅表盘、镂空柳叶形指针、指示标准日历的蛇形蓝钢指针等。全新中华年历“吉犬”腕表限量发行50枚,每枚皆搭载金质摆陀,上面镌刻献礼2018中华新年的生肖狗图案。

(3)自我意识过强。青年大学生追求个性独立和解放、渴望展示自我是个人主体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和增强,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部分大学生过于注重自我感觉,做事出发点都以自我出发,不顾他人乃至社会利益,漠视别人的感受。比如上课时间去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理由是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因为实践经验比单纯学知识重要,或即便是来上课也是人在心不在,做各种自己的事情,完全无视是否影响了老师上课还是同学听课。以个人意识为主,严重缺乏集体和国家意识,很容易导致他们走上个人利己主义道路,造成社会责任感淡薄加重。

(4)人格品质匮乏。这一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又有机会接受各种的教育和培训。在家长众星捧月的呵护之下,受不得一点风吹草动,做事喜欢做容易且不费力的,遇到挫折心理承受力差,成功时目空一切,失败时都是全世界对不起他。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自身努力与社会现实的巨大反差面前,容易对社会产生厌世或是仇恨心理。若是遇到挫折想不开自杀还不是最极端的,最极端的是自杀的时候还要拉上几个垫背的,把自己的不如意发泄到更多的弱势群体中。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根源。一个人的成长受制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成因既有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冲击,亦有家庭教育目标和理念的偏差,更有高校德育教育的软弱无力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所致。

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原因

3.1社会因素:转型带来的价值冲击与失落

社会转型带来了当代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价值观念的失落。首先,农业文明向先进的工业文明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带来了普通人难以适应的各种新兴事务和潮流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并没有同步跟上,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也就没有达到和谐的状态。与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够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和谐相伴随的是社会的阴暗面随着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多的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如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贪污受贿等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其次,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价值观念无法有效约束人们的行为,也不能与时俱进的更新以适应变化的时代,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又无法真正建立起来,因而出现了价值真空地带,多元文化体系的存在让人们无法确定何为对何为错。第三,市场经济的双面性一方面鼓励大学生的进取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导致学生过多的追求物质利益、个人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与维护社会利益。很多大学生渴望一步成功,渴望快速致富,赚钱多少成为公认的成功标准,衡量价值的最终尺度是金钱,为了多赚钱、成为人上人有时是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以身试法的。听多了负面阴暗的东西,也就不难理解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为什么很冷漠,没有社会责任感。

3.2家庭因素:教育目标和理念的偏差

中国的父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负责的家长,而这一代大学生又以独生子女为主,“4+2+1”模式众星捧月的养着一个小皇帝或小公主。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有了比较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感情上,父母为子女的成长与教育全身心的投入还惭愧做的不够好。父母做出一切牺牲本为心甘情愿,但被宠惯了的孩子习惯性的把它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付出,不懂得感恩,依赖性较强,犯错习惯上会把责任推给父母,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为他人着想的意识。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长大后自然无法指望他会自觉懂得为别人付出,为社会做贡献,即便最后贡献的结果是为了社会,但动机却永远是为了自己。

父母的观念决定了孩子的教育方式,父母本身受社会影响,认为金钱和地位是衡量人成功的标准,在教育孩子上也就过多注重学习和功课,而轻视对孩子人格和品性的教育。在这个功利的时代,做事评价的标准都是是否有用,是否会带来利益,老实人在社会上是混不开的,所以不能吃亏。这种错误思想的灌输也是导致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主要因素。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来实现的,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时效性不强,其原因如下:部分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手段,调动不起老师上课的积极性,容易导致某些老师为上课而上课,单纯通过思想政治课空洞的讲述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怎样在为社会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激发不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高校教学活动偏重于科学技术的传授,忽视了社会人文教育,使得作为手段的学习和考试反倒成了学习目的,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迷失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受各种功利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读书的目的都是找个好工作,好工作是靠专业课而不是靠思想政治课,上述种种都导致了高校德育工作时效不强。

3.4自身因素:不能辨证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原因,无法正确实现角色转化,也不能辨证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导致社会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首先,社会化过程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现实基础。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造成大学生与社会实际接触不多,对社会的认知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大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无法正确定位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更不能明确辨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无法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次,部分大学新生入校后处于心理断乳期,其艰苦奋斗多年的核心目标——考大学已经实现,而新的学习生活目标还没有完全确立,从而导致其心理产生空虚,缺乏奋斗动力。[2]对那些适应能力缓慢的学生,容易陷入对社会角色转换的迷惘和混乱之中,多元、多变的价值追求使得他们缺乏明确的行为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4实现中国梦,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营造社会、学校、家庭一致的和谐教育环境

(1)家庭环境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起点,无数中国家庭和家庭中的父母在中国梦背景下感受幸福,为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中国梦”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中国梦”旨在追求民族振兴,追求人民的幸福安康、社会公平、政治清明、法治健全、人民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这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期盼。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感受生活的美好还是暗淡都来自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感觉幸福的家庭和父母在教育目标上会更关注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感,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父母若能够感觉到社会和国家发展给个人带来的美好生活,能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心存感恩,就会以负责任的理念带领孩子融入社会化过程中。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感受到对别人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才会更强。因此通过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凭着根植于“中国梦”的中国精神,中国将被建设成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生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背景下的中国家庭感受了国家剧变带来的巨大幸福,必然会着力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

(2)学校环境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阵地,因此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素质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把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传统文化精髓认为先有大家后有小家,只有民族复兴才能带来人民幸福,而民族复兴首先要依靠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牺牲与奉献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古代先人的爱国箴言,没有国家哪有小家,没有国家的安定哪有家庭的幸福,[3]因此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真的好。实现中国梦可以为每个中国人带来幸福,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是建设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力量。社会责任感的具备就是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家庭负责和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有效认知。[4]大学生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但个人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国家和社会的大背景,个人理想一定要同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结合起来。只有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才能在社会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使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

高校德育必须注重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寻求一份好工作,还要学会寻求自己的心灵家园。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不仅仅是知识扎实,能力突出,还要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个性,懂得为社会奉献和牺牲,关心国家和他人,这样才算得上社会有用的人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我们国家的历史,领悟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牺牲和奉献造就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才能克服生活中的一切磨难,健康成长,也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能真正寻找到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因为有无数走在前列的大学生的奉献,我们的中国梦也才会早一天实现。

(3)社会环境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条件,实现中国梦要有完善的制度基础,大学生依靠制度实现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中国梦的背景下,鼓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鼓励每个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全中国人的梦想汇合到一起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梦想的实现主观是依靠个人的努力,客观上还要依靠制度。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是民主法制的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各种制度。建立在民主法制道德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激励每个人尽最大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通过工作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前提必须是运用正当合法的手段,而国家和社会也通过完善的社会制度保证国家会提供合理的社会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大学生愿意为了梦想努力奋斗,让大学生从心底里相信,只要我努力奋斗,只要我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国家和社会就会给我肯定和回报,付出越多,贡献越多,回报和价值满足感也就越强。那些负面的、阴暗的和不公平的现象虽然会存在,但国家在越来越强大之后,有能力逐步消除社会阴暗面,为大学生创造清明公正的社会环境,这样大学生就会在奋斗中理解并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要从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入手。环境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生活的三大空间。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环境,这也是对实现中国梦的负责。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仅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事情,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全力协作,方能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良好的环境。家庭方面,父母不应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关心孩子所学是否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而更多应关注孩子人格和独立能力的发展。学校方面,教育者首先要有责任意识,是否尽到了教师责任,对社会消极现象既不回避,也不放弃正确的理论引导,充分显示

对教育对象的尊重和对社会效果的负责,以人格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最后,社会要形成一种舆论力量和道德机制,倡导明确的主流价值观和责任观,指导道德选择,加大对非责任现象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大众传媒应对主流的价值观、责任观的推介更为清晰、明朗。只有三管齐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才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的中国梦也有望早一天实现。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EB/OL].(2013-03-17)[2013-03-20].http://news.xinhuaet.com/20133/2013-03/171c-115055434.htm.

[2]王廷彦,蔡小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现状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149.

[3]周红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与培养[J].神州,2012(34):225.

责任编辑:张晓辉

“China Dream” and Cul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YANG Lijua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Qu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The sense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cerns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and the future of a na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Dream” and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premise of discussing how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China Dream”. 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eakening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deep roots.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start from their growth environment.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are three large spaces of students’ life, so 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a harmonious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consisting of society, school and famil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Chinese Dream; college student;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cultivation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中国梦培养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