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及其应用

2015-12-26 13:22孙多金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

孙多金

摘要 大数据是新时期犯罪心理测试分析之重要基础,不断成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工具有助于逐步克服传统犯罪心理测试分析技术的局限性,大数据分析可用于犯罪心理预测预防,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不断促进犯罪心理对策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关键词 大数据;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应用

分类号 DF792.2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逐步跨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对人类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而对于犯罪对策领域,特别是对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与分析,大数据带来的影响将是变革性的。

1.大数据平台建设是新时期犯罪心理测试分析之重要基础工程

要研究大数据概念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作用,首先要了解数据之本质。数据就是数值,也就是人类通过认知、实验、实践或计算得出的结果。数据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数字。数据也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数据之历史非常悠久,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数据往往是以一种记录符号的形式为人类所识别利用。大数据之大应是广大之意,甚至有包罗万象之义,即广义的数据概念。广义上的数据概念是内涵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在如今这样一个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数据已经不再被局限于狭义的诸如统计图里的数字、符号或表格,也不再仅仅是储存在电脑中等待人选取分析的资源,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人们普遍使用的智能手机(及其伴侣设备)、可穿戴智能设备、虚拟现实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如一句话、一个行为动作、所处的位置甚至生理数据等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能被实时记录和分析。总之,大数据概念是近年来源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关键词,它指的是对超大规模的资讯进行专业化收集、管理和处理,使之成为帮助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资料。近几年里,大数据概念已经与普通民众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

伴随大数据时代而来的是无限的可能,也是巨大的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之大数据是客观存在的。在犯罪心理测试分析方面,开发和利用海量的犯罪大数据无疑是包括犯罪心理分析在内的预测、预防、治理犯罪的新的思维方式之一。现如今,人们对犯罪心理之数据分析理解并不统一,没有标准,所以十分混乱,从事犯罪心理学科研究工作的人有自己的理解,从事相关实务行业的人又有另一种理解,而不涉足其中的大众往往觉得它高深莫测,非常人所能及。其实,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大数据分析都有自己的探索价值,这才是大数据的特点之一。

2.大数据技术平台有助于逐步解决传统犯罪心理测试分析技术的局限性

我国传统的犯罪心理分析多以犯罪心理测试获取的数据作为依据进行。当前,无论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的测谎技术,还是中国特色明显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还有精神分析理论在犯罪对策领域的科学应用,都必须十分注意这些技术应用中特有的局限性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加以解决。毫无疑问,因为大数据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上述解决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我们重点针对现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若干局限探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含工艺)的更新。

一是现有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认为,被关押的人刚被提出监号时,传统技术规范要求不能马上进行心理测试。必须补充体能,让他吃饱睡好,恢复必要体力心力,尤其要恢复到常态心理或建立新常态心理。特别是对那些心理素质不高、意志较脆弱的人尤其必须如此。因为,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分析,特别限制自由的监所环境往往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巨大的考验。即便是无辜者也是如此。国外模拟监狱实验的结果就是一个证明。对此,如果我们引入科学有效的可穿戴设备,加上大数据分析技术,就能够突破这一局限,做到实时进行心理测试,只要把得到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即可取得更加科学、准确的结果,解决了以往只是取得一时、一事心理测试数据的局限性。

二是现有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规范认为,针对心理变态的人,不能进行心理测试。放在大数据背景中,这一点也不成问题。因为,一方面,判别一个人心理变态与否,往往离不开心理测试;另一方面,犯罪心理测试的数据往往与常态心理进行对照分析才能找出规律。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心理测试就能获得常态与变态心理的充足的数据,从而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即便是心理异常的人,比如精神病人,只要设备先进、科学,同样可以进行心理测试。

三是现在理论规范认为,环境条件不适宜时,不能开展心理测试。现在的测试设备对测试的自然环境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均有严格的要求,给实际部门工作造成很大障碍。如果从大数据概念出发,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试获取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心理活动,而不是拒绝在一些环境类型中开展心理测试。

四是现有理论认为,有某些特殊经历和生理、心理状态的人,不适合进行心理测试。大数据时代则与此相反,应用大数据原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测试获取那些特殊状态下的人的心理,并将特殊状态下的心理数据与正常状态下的心理数据进行比对,有利于取得更为科学的测试分析结论。

五是现有观点认为,主测人员缺乏系统科学培训,存在实测综合技能低劣的局限。如果建立了大数据平台,由于大数据的系统性,无疑会有利于对主试人员开展更加系统、科学的培训,尤其是有利于拓展培训机构的思维模式。这方面需要我们加强新时期的主试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实测综合技能。

3.大数据时代的心理测试技术分析可用于犯罪预测预防

以往的犯罪心理测试分析主要用于辅助犯罪案件的侦破,大数据时代的心理测试技术分析还可用于犯罪预测预防,因为之前的犯罪预测预防因数据信息有限而缺乏准确性或有效性,如果有足够大的数据量,就有助于分析犯罪案件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从而,预测犯罪变化的未来趋势,发现不同犯罪模式,找出共同规律和相关性。例如,通过分析数据源和社交网络数据,甚至能预测犯罪。现有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犯罪案件的文本、图像以及其他各类信息。大数据工具还可以避免重复的工作以提高效率。大数据的联合查询和模糊查询的功能,可以让用户在即便拼错单词的情况下,以一个查询语句访问不同的数据库。据报道,美国孟菲斯市警察局使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后,较好地预防了犯罪发生,过去几年暴力犯罪率大幅下降。美国马里兰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使用一种犯罪预测软件,不但能预测罪犯假释或者缓刑期间的犯罪可能性,还能为法庭审判提供参考数据依据。特别是一些数据库应用软件,还可以提供数据整合、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功能,可以进行数据集中管理,帮助我们发现犯罪线索。例如,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州的查尔斯顿,警方利用分析预测工具进行警力调配,发现犯罪热点地区提前预防犯罪发生,从而减少了当地的发案率。可见,大数据分析的工具从长期来说,可以提高办案效率,优化警力资源分配,从而高效地预防、预测和治理犯罪问题,提高社会和公众安全水平。

4.虚拟现实技术促进犯罪心理测试分析等犯罪对策科学不断进步

虚拟现实,又叫虚拟实境,也即人工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的三维空间虚拟社会环境,提供给使用者关于人类各类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人与物。使用者进行动作移动时,计算机可以随之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虚拟现实技术集成了电脑图形、电脑仿真、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成果,是一种由电脑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包括犯罪心理测试在内的犯罪复原工作。例如,在犯罪现场已被破坏、犯罪物证已经被销毁的场所,侦查机关可以采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来对犯罪现场甚至犯罪整个过程进行复原,从而推断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的某些举动和可能逃匿的方向、隐藏的某些罪证。再利用行为大数据分析,可以为办案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勘查和取证方式。

猜你喜欢
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