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16-01-21 02:25何炬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北京100038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

黄 冬,贾 坤,何炬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北京100038)

微信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黄冬,贾坤,何炬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北京100038)

摘要:微信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成为当代社会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调查显示,微信已成为公安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和关注社会时政的重要途径。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如设立公众账号推送学习内容,利用联络功能进行话题研讨,运用分享功能共享资源、拓展学生视野等,丰富课外学习内容,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信;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手机媒体成为互联网新兴产物,其大众传播和娱乐休闲功能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微信作为手机媒体的重要平台,具有即时通信、娱乐、购物和视频分享等功能,受到广大学生群体热捧,成为他们的兴趣园地和休闲驿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不仅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他们自由表达思想观念和进行情感交流的场所[1]。公安院校历来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的出现为此带来了挑战与契机。我们通过调查公安院校学生微信使用现状,综合分析运用微信功能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力求借助微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探索基于微信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从而活跃教学气氛,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与人才培养效果。

一、微信基本功能及使用特点

微信是腾讯公司旗下的一款即时通信服务软件。自2011年初推广以来,其用户数量随着功能的更新与日俱增,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空间。这主要缘于其独特的功能和鲜明的特点。

(一)微信基本功能

1.多方式聊天功能。微信支持文字、语音对讲、视频等多种聊天方式,还能添加自定义表情和动态图片,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表达需求。通过不同的聊天方式,用户可以建立与亲友更密切的联系,让交流变得生动有趣。

2.朋友圈功能。此功能主要供用户将自己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以图文或链接形式上传到公共空间里,好友可以以点赞或者回复文字评论。这一功能既为人们提供了话语空间,也满足了人们渴望得到关注的心理。

3.交友功能。微信除了满足熟人交往需求外,还设有“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板块,便于用户结识身边陌生的朋友。运用这一功能可以搜索到终端所处位置周围的用户,使人们能够通过微信结交更多的朋友,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圈。

4.宣传推广功能。一些公司、团体或个人可以在微信平台建立自己的公众号,编辑发布各种宣传内容或知识信息,吸引其他用户关注和互动。这为人们了解外部信息提供了一条便利的渠道。

5.支付功能。目前微信已经可以绑定银行卡,提供打车付费、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等服务,微信支付顺应当前电子支付的大趋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

6.游戏功能。微信内嵌了腾讯公司开发的多款游戏,用户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邀请微信好友参加,也能与好友比拼成绩,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尤其受到年轻用户的好评。

(二)微信使用特点

1.信息发布的自由性。微信属于网络即时通信软件,用户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用户在聊天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文字、语音、图片和小视频等多种方式;遇到感兴趣的内容时,可在朋友圈自由发布;无需拨打电话,无需敲打文字,无论身处何方、有何感想,一条简单的语音视频信息即可让亲友间联系更频繁、更亲近[2]。

2.信息获取的自主性。微信内设订阅号和公众号,用于推送各媒体发布的资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关注相关账号,不定期接收该平台推送的消息;在朋友圈平台,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显示好友发布的消息,也体现出消息获取的自主选择。

3.信息交互的“微”圈性。微信添加好友的主要方式是从手机的通信录中选择,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其最初的定位便是增进熟识好友间的交流,即将用户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圈迁移到网上形成“微”圈。与其他即时通信应用不同,微信建立聊天群不需要好友验证,这种简便快捷的方式让“微”圈效应更加凸显。

4.信息存储的便捷性。微信设置了具有选择性保存功能的选项“收藏”,通过这一选项可以实现对语音、文字、图片、朋友圈分享等内容的分类保存,便于用户对感兴趣的知识和话题进行记录。

二、公安院校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分析

微信以其强大的应用功能和灵活的操作方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社交的主要方式。调查公安院校学生的微信使用现状,对于把握当前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拓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对象选取

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云南警官学院、铁道警察学院、重庆警察学院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50份。被调查者中男生占比为76%,女生占比为24%,符合公安院校男女比例情况,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统计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公安院校学生使用微信开展社交和微信对其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等基本情况。详见表1至表3①关于微信使用原因、主要发表内容、关注哪些话题的调查使用的是多项选择题,所选人数是指选择该选项的人数,百分比是指该选项所选人数与所有选项人数之比,个案百分比是指该选项人数与调研总人数之比。。

表1:使用微信的主要原因

表2:主要用微信发表哪些内容

表3:在微信上主要关注哪些话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微信满足公安院校学生个性表达需要。有58.8%的调查对象使用微信关注熟人动态,有53.1%的调查对象认为使用微信能更加方便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有44.7%的调查对象认为使用微信能自主选择与他人讨论热点话题。学生使用微信展现出更加自主的选择欲望。很多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在微信使用过程中能够感觉到自己是整个想法表达的独立个体,常常能够作为话题发动者得到更多关注,满足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自主性表达的需要。

2.微信是公安院校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有67.8%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使用微信发表的话题是抒发个人情感类的;有37.9%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主要转发别人的内容并进行评论。可见,微信已成为公安院校学生开展社交的主要途径,他们能够在微信中表达真实情感,并得到他人的关注与互动,满足了公安院校学生情感表达以及调整不良情绪的需要。同时,微信的使用能够给公安院校学生带来更广阔的社交空间,使他们能够与除同学之外的更多主体进行交流,拓展自己的社交平台。

3.微信是公安院校学生关注社会时政的重要途径。公安院校学生政治意识较强,有77.4%的调查对象表示开通微信后会比较关注社会新闻类话题,比第二位关注生活资讯话题的多出44.4%。与此对应,调查中发现,公安院校学生认为微信内容中最能影响自己观念的是“新闻事件”,超过58%,而排在第二位的“朋友动态”所占比例仅为36.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公安院校学生较多地使用微信关注热点时事,这一方面说明公安院校学生比较关注社会动态,另一方面说明利用微信进行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有着比普通综合类院校更突出的优势。

三、微信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一)设立公众账号开辟教育园地,推送学习内容

微信平台很好地体现了“休闲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可以使大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生活状态中、在身心愉悦的休闲活动中受到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逐步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中[3]。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学生为本,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正是教育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

巧妙运用微信平台的定向推送功能,能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第二课堂”。公安院校教师可以申请公众账号,根据课堂内容掌握和课外拓展阅读的需要,每日为学生推送一条课堂学习材料,包括课堂回顾、知识链接、学习自测和时事政治动态等内容。学生在订阅了相关公众账号后,会形成阅读规律和学习热情,并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后台留言给账号管理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公众账号用户数量的增长、活跃度的增强,微信平台可增设一些“私人定制”功能,比如每期精品学习资源的回顾模块,参与学习主题征集的投票模块以及名师讲座订票约票模块,最大限度地丰富教育园地的内容。

(二)活用联络功能开设师生群聊,进行话题研讨

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其理论性较强,课堂内容易听难懂,课堂氛围严肃紧张。因此,对于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安院校教师而言,如何改善现状以加强师生课堂互动,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微信有群聊、语音对讲等功能,如果能够利用微信平台在课外进行师生群聊,探讨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话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趣味性相结合,则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微信具备强大的联系人聚合功能,为新生课堂、小型研讨会等场合与会师生开展进一步交流提供了便利。通过建立群聊,教师可以近距离与学生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向学生提出时政热点讨论题,通过查阅大家的即时留言展开论点评述等等,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群聊的实时语音功能也为学生答疑提供了保障,节约了教育成本,在互动中加强了对疑难问题的再认

识和再分析。教师在阅读和聆听学生观点陈述后,能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在群聊中的多信息收藏、复制和邮件发送等功能,实现聊天记录的迁移和保存,作为考核学生平时表现的依据。

(三)巧用分享收藏功能共享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在大学期间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为今后公安工作中警察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但仅仅依靠学校一方提供的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公安院校之间可以资源共享、资料互补,将思想政治教育变呆板为活跃、变单调为丰富[4]。只有广泛涉猎与学科专业或个人兴趣有关的书籍报刊,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公安院校的学生才能逐步形成稳定、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实现了知识传递的自由便捷,但分门别类的网络资源需要师生共同鉴别才能分享。微信能利用网络超链接功能,把广大师生在网络上精选的学习资源发送给某一微信好友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为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认识和实践应用提供帮助。同时,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分享内容的收藏管理模块,学生能对需要的资源进行本地存储并形成思想政治理论智库,通过对收藏资源的标签分类管理,方便对资源的学习和调取,为今后对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作铺垫。

(四)试用开放平台开发移动应用,拓展思政教育

微信之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得益于其高集成度和广开放性的兼容性。目前,微信平台官网已推出开放平台管理模块,并附有详细的接入指南和功能介绍,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移动应用开发,进入微信应用开发创作时代,这对设计研发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有重要启发。公安院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汇聚资源的优势,将网上相关视频、图像和文字,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生中分享转发,形成丰富的教育资源库,逐渐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进程中。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整理,汇总成语句精炼、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的文本资料,应用研发人员将其合理嵌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设计中,能很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分享、收藏,便于开展学术交流和实时学习,实现教育从课内到课外的“无缝衔接”。

四、结论

公安院校是公安队伍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是构成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5]。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以其独有的信息交流模式在青年学生中普及开来,它以灵活自由的对话形式和内容丰富的信息来源,为当前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充分了解微信的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公安院校学生微信使用习惯,能积极寻求微信应用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结合点,丰富既有的教学模式,还能调整微信定位与教育教学内容的契合度,探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谱写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彭慧.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2]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6).

[3]李智,赵建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休闲教育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4]乔顿珠,曹芝蓉,高俊涯.网络新传媒“微”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

[5]武玉琴.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6).

责任编辑:时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编号:YC-2013-04-13)资助成果。

作者简介:黄冬,男,山东济南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安学;贾坤,男,湖北襄阳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3级安全工程专业硕士;何炬松,男,重庆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级本科生。

收稿日期:2015-04-11

文章编号:1009-3192(2015)03-0091-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631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微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