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6-01-22 20:35汪洋王玉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1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汪洋 王玉荣

摘要:随着中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开始大力推进创业教育的实施,以期为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发挥更大作用。然而如何更好地实施创业教育,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将体验式学习融入创业教育中,遵循“主动性、参与性、探究性和生活化原则”,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体验式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能力,突出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05-04

创业与创新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在创业人群不断壮大、创业项目风起云涌的今天,如何将创业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中?让创业者先有一定的准备和积淀,少走一些弯路?如何更好地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创业能力”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因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该全面创新,积极探索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国内外创业教育发展概况

虽然各国学者对于创业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创业的意义却表现出认同。一些学者认为:创业是在资源高度约束的情况下、在对未来充满不确定的情况下,创业者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开创一种新型的产品、服务或组织模式,并能持续创造价值的企业。这种创业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与经济,并且可以独立于其开创者而持续发展。创业源于商业领域,但可以运行在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中。社会态度、经济政策、以及法律系统必须支持创造、风险承担和创建新企业;否则创业精神不能繁荣兴旺。创业要兼有远见和务实。它需要知识、想象力、洞察力、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及对他人的关怀。创业是一个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过程,通过与市场的积极互动将企业家自我与社会合为一体,因而不可避免地是一种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实现。

Katz(2003)认为美国创业教育可以追溯到农业经验传播教育的1876年。然而,1947年哈佛大学的梅斯教授给MBA学生上的创业教育课,被普遍认为是创业教育的开端,而创业教育真正开始流行的时间是上世纪的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超过300所大学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课程。早期美国创业教育的受众主要是那些已经着手或刚刚成立初创小企业的人,他们希望在创业教育中获得更多的商业管理的知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许多高校都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尤其是出现了以创业教育作为主要优势的百森商学院,在更大范围提升了创业教育的实施。此外,一些综合性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等众多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英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英国创业教育也是主要关注那些已经成立企业的小企业主们,而对于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主要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目前,英国的创业教育已经从商科向各学科拓展与渗透,全方位地覆盖英国的高校,使学生系统化学习创业知识、训练创新思维、发掘创业潜质、提升创业素质。

创业教育在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创业教育在中国真正受到重视始于2002年4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定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分别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经济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近年来,许多高校相继开展创业教育,有的还专门成立“创业学院”开设相关专业,创业教育在中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二、体验式教育的特点

21世纪人类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全球学习形势也在发生转变,企业成为了学习型的组织,人类也进入了终身学习的状态。因此,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人们开发更有效的学习方式,以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学习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体验经济》一书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派恩指出:“阅读的资讯,我们能学习到百分之十;听到的资讯,我们能学到百分之十五;但所经验过的事,我们却能学习到百分之八十。”当全球教育学习机构力图寻找一种效果明显而且能保持持久性的学习方式时,体验学习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体验式教育正是体验经济的产物之一。

1.体验式教育来源。20世纪初的德国,曾在牛津从教的教师科翰提出: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教育更丰富?科翰想到,大学教育刚开始时是没有教科书的,学农从种植开始,学医从解剖开始,学哲学从辩论开始,一切知识都源于实践。这和人们经常提到的“实践出真知”如出一辙。科翰觉得,这就像学游泳、学骑自行车一样,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并且不断地练习或实践,就会记忆犹新、终身不忘。科翰希望建立一所学校,体现出教育家杜威提倡的“在做中学”“生活即是教育”的理念。于是,1934年,科翰和其他人创办了一所学校,训练海员在海上的生存技能,结果通过训练,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体验式培训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学生、军人、工商业人士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生存训练、体能训练扩展到人格训练、心理训练、团队训练、管理训练等。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体验式学习受到很多跨国公司培训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明显的培训成效。

2.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含义。英文“Experiential Learning”直译应是体验学习或经验学习。其实,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人们在亲身经历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感受、实践、思考、反思等模式不断感悟、发现以及重塑的过程。体验式学习是一种融合了主动性、变化性、参与性、创造性为一体的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充分满足人们探究的欲望,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学习活动带来的感悟与乐趣,充分激发人们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人们有意义、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亲身经历,亲自验证,才能真正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熟练应用。

体验式学习由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五个环节组成,如下图所示:

体验:体验式学习通常是令人兴奋同时又富于挑战性,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内容有很多种,有针对个人或团队的行动,身体上的挑战、行为上的改变等,通过游戏、模拟、演练等,进行观察、表达和行动。

分享:通过思考,参与者表达他们体验的感受或观察的结果。

交流:把分享的内容结合起来,与其他参与者沟通、交流、探讨。

整合: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提取出精华,并结合当下的学习延展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帮助参与者进一步明确体验中的感受、得出的成果。

应用:思考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又开始进入了新的循环。

一般而言,人们会有两种不同的学习体验方式。第一种,人们经常会在考试结束之后将所复习的内容忘记;第二种,当我们学会骑自行车之后,即使很长时间不骑行,再次骑上车时,仍然能自如的行进。显然第二种学习方式是这里所讲的体验式学习。它拥有完整的体验式学习环节,即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和应用这样一个过程。整个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往复、循环的过程。在做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是体验式学习的核心。在整个过程中,人们投入的不只是心智方面的,通常还包括身体、想法、感觉和行动,换句话说,参与者是整个人全然投入的。因此,体验式学习就是创造这样一个仿真的环境,使参与者通过经历、领悟、思考、应用,完成实践“体验”的环节来达到提升个人、完善团队的目的。

3.体验式学习与其他学习的区别。体验式学习是个直接了解、认知、思考和应用所教的知识及能力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了解体验式学习,我们先了解一下说教式教学。说教式教学通常是一个人以演讲或授课的方式传达信息给受众,学习成果仅限于智力层面。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针对主题内容,学生不会被要求去审视他们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领悟情形。即使有交流和互动,也仅限于对知识表层的一些思考。而体验式学习将参与者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包括事先的准备、事中的参与、思考,还有事后的应用。

三、体验式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体验式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特点,体验式创业教育应该将体验式学习融合进创业教育中,促进创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1.主体性原则。在学生的创业学习过程,学生是体验的主体,学生通过经历,会自己思考及运用自己的体验。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在体验式学习中,教师自然向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关键在于,教师创造合适的氛围供学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任。教师只是资源和体系的提供者,当学生试着主动消化外在的知识并内化为内在的知识时,学习就产生了。学生在体验中学到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技能、培养创业精神、促进创业行为。

2.参与性原则。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设定相应的体验式学习活动,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参与。教师在过程中,可以通过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创业情境,在课堂上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创业活动,在多层次、多角度体验中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意识。学生会被要求思考及运用自己的体验作为自我了解的基础,同时对自己进行评估。

3.探究性原则。传统灌输式的学习,使得学生难以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思考、讨论和交流。而“体验式教学”的环节中强调分享、交流和整合,而在这些环节中,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团队合作、个人思考等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沟通和谈判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生活化原则。创业教育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创业精神,而这些是融合在生活中的。体验式学习强调仿真,其实就是着眼于现实世界。因此,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应当向学生的真实环境回归,大胆让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回避现实生活中创业遇到的种种困难,放手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知识、通过思考、讨论、分析、比较,做出正确而合理的选择,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四、构建体验式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总和。

1.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各具特色。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业教育在进行课程设计、模拟、实践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时,应把创新意识培养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始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念,并且学校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创业的体验式活动中,使其把创新的意识逐步转化为创新的实践。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创业教育的核心。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创业知识覆盖的内容广泛,也是一个交叉的学科。创业强调的是企业从0-1的过程,包含管理知识、法律知识、财务知识、运营知识,有时还包括专利知识、高科技知识等。但是创业又不同于简化了的成熟公司的相应管理知识。因此,创业有其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业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还需要在多方面提升自己,例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谈判能力、领导力等等。而这些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的社团、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从事各类创业研究、模拟企业创立等来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创业教育可以面向从创业多年的实践者到普通人士的各个层次。即使是在美国、英国等创业教育的先行者,各高校的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都各具特色。在中国,目前各类综合性大学、财经类大学、理工科院校,都根据自己的特色来定位培养目标。因此创业教育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按照各自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群体、学校传统、以及资源的具体情况,找到它的准确定位。

2.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将体验式学习融入创业教育中,要求教师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其教学内容要来源于实践、思考于实践、又能指导于实践。目前,在国内外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两种。一是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和创业实践体验,并且开发相应的创业课程、从事创业教育。很多美国、英国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曾经有创业的经历,或者曾经担任以及仍然在担任一些企业的董事,这使得他们对创业的实践以及创业教育有良好的洞察力。二是学校邀请一些有实战经验,又擅长思考总结的资深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特别是给那些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对于起步不是很早的中国创业教育,近年来一些高校也采取类似的师资队伍,开展创业教育。由于创业教育在中国是新兴的学科,因此,目前授课的一些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这同时使得本是交叉学科的创业教育更具整合性,也可从多视角扩展思路。

3.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纵观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课程也是从最开始仅开设一两门课程,仅针对某一层次的学生开展,到后来慢慢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并且满足各类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求。由于开展创业教育的主体不同(从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再到相应的企业组织),所拥有的教学资源的不同,层次类别以及培养目标的不同,所以形式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简单划一。通常学校的创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一般包括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的培养、相关知识的传授、实践技能的训练、创业活动的体验等模块构成。中国的创业教育其实是晚于创业实践的,因此,目前存在着一大批在创业的人,亟需进行相关的培训。

4.构建创业体验实践平台。体验式学习包括三个目标:培养态度、发展和练习技能以及加强对主题概念及模式的了解。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要求教师通过活动和情境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特定情境之下的活动,并运用各种方法,使得学生在多维人际互动的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实现有效学习。在体验式学习中,通常讲授的只是关键的知识点,高度参与是最大特色,如通过游戏、模拟演练、角色扮演和案例讨论等。通过加强大学生创业社团建设,搭建大学生创业竞赛平台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计大赛、企业经营模拟大赛等竞赛活动,并在社团和竞赛的参与中,加强创业导师的指导作用。另外,学校要整合渠道,提供相应的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多渠道、多角度地促进学生的真正创业。

5.构建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些媒体就先后开始对大学创业教育特别是创业教育项目进行一年一度的评估,通常会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提供的课程、教员的科研水平、对社会的影响力、毕业校友创建新企业情况、创业教育项目自身的创新、外部学术联系以及服务能力等。然而,目前我国还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因此,我国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进一步促进创业教育的快速、有序地健康发展。

五、结论

中国的创业教育始于本世纪初,创业教育在理念、目标、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局限性。本文从研究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入手,通过分析体验式教育的特点,将体验式学习融入创业教育中,明确体验式创业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建立各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健全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搭建体验式实践平台,并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创业教育,以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模拟教学与体验式课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8).

[2]曹胜利,雷家骕.CC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9.

[3]陈钢.拓展培训的市场分析与拓展培训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

[4]陈雪.企业员工体验式培训研究[D].山东大学,2006.

[5][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及特点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3).

[7]李庆岩.企业培训新形式—素质拓展训练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

[8]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2012.

[9]田艳玲.体验式教学法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7).

[10]汪洋.体验式培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11]银星严.企业员工体验式培训及应用[D].现代企业,2007,(10).

[12]张帆,张帏.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才,2003,(8)。

[13]KATZ J A. The Chronology and Intellectual Trajectory of America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283-300.

[14]MCKEOWN J,MILLMAN C ,SURSANI S R.,et al.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J].Education &Training,2006,48(89):597-613.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