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

2016-01-28 23:55阜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阜新12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护理干预

郭 然(阜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

郭 然
(阜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 择取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结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急性脑血栓患者在发病治疗后的1个月之内实施健康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吞咽、意识、语言功能恢复有重要的作用[1]。早期康复训练主要从肢体的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以及坐位、站立、步行的训练,认知、语言的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另外还应鼓励患者主动进食,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本研究主要分析探究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性脑血栓治疗的患者中择取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男、女比例是19∶17,其年龄在52~79岁。研究组男、女性别比例为19∶18,其年龄在53~80岁。经确认,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无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意识情况、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指标进行观察。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使用NIHSS评定神经功能;观察护理治疗效果,分别是无效、好转、有效、显效。其中无效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减少程度为0。好转表示脑血栓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情况在20%~60%。有效表示减少在60%~80%。显效表示减少在80%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相关情况的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表示计数资料,其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其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当P值在0.05以下,可以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89%(显效、有效、好转、无效分别是25、6、3、3例),参照组则为72.22%(显效、有效、好转、无效分别是5、10、11、10例),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为(12.31±3.44)分,参照组则为(20.22±4.54)分,P<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的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措施,内容有如下几点:①主动运动:患者卧床期间,鼓励患者的健肢进行关节活动,也可以鼓励患者使用健康肢体协助其患肢进行运动;使用健肢进行饮食、洗漱、穿衣、移动身体等活动。②被动运动:患者由于脑血栓,一般都会失去部分功能,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对其患肢进行按摩,以避免肌肉出现萎缩而僵硬;帮助患者进行按摩、翻身,避免褥疮的产生;对患者的四肢关节进行抬腿、弯曲的活动,依照大关节至小关节的顺序进行[2]。③体位变换:体位变换主要有左侧卧、右侧卧、平卧等,将这三种体位交替更换,避免某一侧被压时间过长。④进行坐位、站立、步行的训练:患者发病入院治疗4~5 d后,可对患者进行坐位的耐力练习,坐位的角度从30°开始,最开始坚持的时间为5~10 min,循序渐进,将坐位的时间逐渐调长,同时增加坐位角度,练习直至患者在80°能够坚持30 min[3];每天对患者进行3次的坐位训练。坐位训练完成之后,对患者进行站立训练,鼓励患者每天在床边或者是其他可以支撑的地方训练站立能力,主要依靠健肢进行站立。步行训练先从原地踏步以及迈步训练开始,待患者在平地行走的情况较好之后再鼓励患者进行上楼、下楼的运动,步行训练应该每天坚持练习2~3次。⑤认知、语言的康复训练:脑血栓容易导致患者失语,一般运动性失语较多,需要对患者进行口语练习,护理人员先从口型示范开始,对患者进行逐字逐句的教学;对于感觉性失语患者,护理人员在其耳朵旁边说话,用声音对其刺激。脑血栓患者的认知能力障碍主要是其视觉单侧忽略的表现,因此恢复认知能力时需要对患侧多加注意,使用色彩较重的图案或图形与患者互动;患者在恢复较好之后,可以与患者多沟通交流,提高患者的记忆与学习能力。⑥进食护理:尽可能鼓励患者自主进食,如果无法食用需咀嚼的食物,可以制作流食,鼓励患者用吸管吸入食物;功能恢复稍微好的患者,则应该鼓励患者小口慢咽进食。⑦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依此而采用具有娱乐效果的活动帮助患者放松心态。

肢体的主动与被动训练可以促进肢体的血液流动,防止健康肢体的功能退化与肌肉萎缩。脑血栓患者常常因为语言能力障碍、认知能力障碍而影响了自身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患者进行认知、语言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而进食护理则可以鼓励患者全方位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促进病情康复。

本次研究之中,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这说明,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高恒山.脑血栓急性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10(6):358-359.

[2] 付桂香.脑血管疾病所致功能障碍120例康复护理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6):63,79.

[3] 刘若琳,王宁华.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2):187-190.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29-01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护理干预
针对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中肢体功能复健的思考与探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