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

2016-02-01 03:46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护理

李 艳

(弥勒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 弥勒 652300)



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

李 艳

(弥勒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 弥勒 652300)

【摘要】目的 总结9例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方法 将我科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9例颅内动脉瘤采用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9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A示动脉瘤瘤体已栓塞,未显影,患者意识清楚,头痛、头昏症状缓解,其中有3例患者言语功能未完全恢复,口齿很不清楚,有1例患者下肢有轻度水肿。结论 采用脑血管造影并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目前县市级基层医院颅内动脉瘤治疗的较好方法,该手术创伤小、手术风险小、安全性大,缺点是手术材料弹簧圈价格昂贵。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及栓塞术后;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脑底动脉环的动脉分支或分叉部,该处常有先天性基层缺陷,主要见于成年人(30~60岁)。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死率很高,初次出血病死率为15%,再次出血病死率为40%~65%,再次出血最多出现在7 d内[1]。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及脑膜刺激征,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后造成脑缺血的重要原因,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偏瘫、失语、深浅感觉减退、失明、精神症状等。以往直接开颅动脉瘤蒂夹闭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夹闭存在着创伤大,手术难度高,致残率高。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栓塞疗法以安全、方便、快捷、损伤小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医疗界、患者及家属的关注[2]。现将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9例颅内动脉瘤采用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入住我科颅内动脉瘤合并破裂出血9例,其中左侧动脉M1分叉后段动脉瘤合并左侧颞叶出血4例,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C5段)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5例。其中男6例,女3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52岁,平均年龄40.5岁。这9例患者均在介入室在全麻插管下行DSA合并弹簧圈栓塞治疗,经CTA复查动脉瘤均不显影,经住院治疗后6例患者生活能自理,3例患者生活大部分自理。

1.2方法: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右侧(左侧)腹股沟区皮肤消毒铺巾后,右(左)股动脉穿刺点1%利多卡逐层穿刺麻醉,Sedinger穿刺术置入动脉导管鞘,然后沿动脉鞘将单弯动脉导管选择至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行正、侧、斜位多角度DSA造影,见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可见3.2 mm×3.5 mm(大小不一)的动脉瘤,远端血管痉挛,部分血管变细。明确位置后置入导引管,沿导管送入微导丝,微导管致动脉瘤内,撤出导丝,缓慢将3个血管内栓塞线圈3 mm×6 cm、1.5 mm ×1 cm、1.5 mm×2 cm填入动脉瘤内(根据瘤体选择的线圈个数不等),见动脉瘤基本不显影,拔出微导丝、微导管,术毕安返病房,次日拔出动脉鞘。

1.3结果:9例患者经CTA复查示动脉瘤均不显影,患者意识清楚,言语能力有所改善,头昏、头痛缓解,6例患者生活能自理,3例患者生活大部分自理。

2 护 理

2.1一般护理:按照神经外科及全麻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给Ⅰ级护理,禁食6 h后软食,下病危,持续吸氧及心电监护,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保护胃黏膜、营养脑神经、改善循环、预防栓塞、对症、支持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的变化,准确记录24 h的出入量,做好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

2.2特殊护理:术后平卧24 h,沙袋或盐袋压迫12 h,24 h内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患侧足背皮肤温度及末梢血循环情况,患肢有无疼痛、麻木感。密切观察股动脉周围皮肤有无淤青及伤口敷料的情况,观察腹部情况,因导管拉伤或刺破可引起腹腔出血,嘱患者穿刺肢体伸直不可弯曲8 h。严格交接班,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3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后4~14 d是脑血管痉挛的高峰期[3],患病率高达70%。术后持续使用解除脑血管痉挛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注射液持续ivpump2~4 mL/h 7~10 d,因尼莫地平有降血压的作用,所以必须定时测量血压维持血压在140/90 mm Hg左右,以提高脑组织血液灌注,减少脑细胞损害,避免因脑组织灌注而引起脑血管痉挛造成脑干缺血以预防脑血管痉挛,并注意患者有无胸闷、面色潮红、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2.4 潜在并发症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多因血压、颅内压波动和手术中机械刺激引起[4],故栓塞时应控制好血压和患者的情绪,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避免颅内压增高的措施: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睡眠不好、剧烈咳嗽、烦躁不安、体位改变动作过大等都可能诱发再出血。

2.5头痛:术后头痛是常见的症状,该9例患者均出现头痛症状,与颅内高压、血液刺激或继发性脑血管痉挛有关,术后除持续尼莫地平持续ivpump外,疼痛剧烈时及时报告医师,观察瞳孔意识,遵医嘱给予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 mg或盐酸哌替啶50 mg肌内注射,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头痛时观察头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做好疼痛的评估并记录镇痛的效果评价。病房内保持安静、光线适宜,避免探视。

2.6脑组织灌注不足:术后6 h可睡枕头,24 h候可床头抬高15° ~30°,有利于颅内静脉的回流,减轻脑水肿,绝对卧床休息,持续氧气吸入2 L/min,1周后可根据患者情况做高压氧治疗。

2.7语言沟通障碍: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多数会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口齿不清,本文9例患者有3例存在语言沟通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会出现自卑和自闭,这就需要我们及家属关注患者,克服沟通障碍:①和患者建立非语言的沟通信息。利用纸和笔、手势、眨眼、点头、或儿童写字小黑板。鼓励患者利用姿势和手势指出想要的东西。②鼓励患者说话,患者有兴趣试沟通要耐心听。③鼓励熟悉患者状况的家属陪伴,能够与医护人员有效的沟通。

2.8眼部不适: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右眼胀,流泪,有少许分泌物,做好眼部护理,及时清除眼部分泌物,请眼科医师协助诊断治疗。

2.9电解质紊乱低钾:术后因用脱水利尿剂甘露醇和呋塞米,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钾,鼓励患者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香蕉、橘子、猕猴桃、肉类、蛋类、牛奶等。遵医嘱给静脉补钾或口服补钾,定时抽血复查电解质,根据电解质结果补充电解质维持平衡。

2.10知识缺乏:术后做好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介绍DSA及栓塞术的相关知识。

2.11生活自理缺陷:做好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协助患者更衣、进食、排便等,做好口腔护理、会阴冲洗、床上擦浴、床上洗发等。

2.12便秘:便秘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该9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症状,做为责任护士,应鼓励患者多喝水,多食香蕉,多食容易消化的软食:卷粉、米线、稀饭等,必要时做腹部顺时针按摩,超过4 d不解大便遵医嘱给予通便剂:蓖麻油10~20 mL口服,麻仁润肠丸1粒口服,开塞露塞肛,大黄碳酸钠2片,每天3次,不同的医师采取通便的方法不同。

2.13焦虑:做好心理护理,鼓励家属多关心和陪伴患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愈成功病例,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出院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合理饮食,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需继续服药者严格遵医嘱服用,1、3个月来院复查头颅CT,了解动脉瘤栓塞治疗后的变化情况,若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4 随 访

该9例患者1个月后随访:无不适症状的有5例,1例出现右下肢轻度水肿,有2例还存在轻度口齿不清,有1例存在眼部不适症状,3例患者出院时生活大部分自理现已能完全自理。

5 结 论

DSA合并动脉瘤栓塞同时做,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创伤小,安全性大,减轻痛苦,减少费用,是目前县市级基层医院颅内动脉瘤治疗的较好方法。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护理,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不过,我科1年多的时间有3例患者因经济问题手术材料昂贵选择保守治疗,症状缓解,放弃手术治疗,自动出院。有1例患者因身体属于强过敏体质,对多种药物及金属类过敏,在抗过敏治疗期间,错过最佳手术时间,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

参考文献

[1] 陈茂君,蒋艳,游潮.神经外科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96-305.

[2] 吴怀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教育,2012,9(1):30-31.

[3] 胡锦清,林东,沈健康,等.脑血管痉挛高峰期栓塞破裂动脉瘤[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5):480-483.

[4] 孟庆丽,瞿雨英.颅内动脉瘤夹闭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1(2):40-41.

The Care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Cerebral 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LI Ya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Mile People's Hospital, Mile 652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the brain nine case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ethods Our department from September 1, 2013 to October 31, 2014 9 cases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using nursing cerebral angiography and intracrani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9 patients review head CTA has shown artery aneurysm embolization, undeveloped, patient conscious,headache, dizziness symptoms, including 3 patients speech function is not fully recovered, articulate very clear, there is one case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edema. Conclusion Cerebral 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is a good method to county and municipal primary hospital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the surgical trauma, surgical risk, security big disadvantage is that expensive surgical material coil .

[Key words]Intracranial aneurysm; Cerebral 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73;R73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03-02

猜你喜欢
颅内动脉瘤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护理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观察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