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2016-02-01 03:46李艳坤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慢性乙型肝炎检验

李艳坤

(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李艳坤

(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62例)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81例),并选取同期健康患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变化。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水平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慢性乙型肝炎;检验

肝脏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和体内多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如蛋白质的代谢有重要关系。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导致肝细胞损伤的疾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难度较高,易复发[1]。免疫球蛋白属于有抗体活性的抗体类似物,当机体出现感染等情况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会显著增加,因此监测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3例,全部患者均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检测,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3例,其中男79例,女64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3.4岁。全部患者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肝病学分会于2000年在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组,即慢性乙型肝炎组(62例)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81例),选取同期健康患者70例为对照组。再根据治疗好转与否又分为两组,即好转组(90例)和未好转组(53例)。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分别比较和好转组和未好转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实验。

1.2标本采集及观察指标:全部患者空腹12 h以上在清晨无菌条件下抽取静脉血5 mL,行血清分离,检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TBIL)以及总胆红素(PTA)等指标。IgA、IgG、IgM、TBIL的诊断使用罗氏诊断Modular Dpp型全自动分析仪,免疫球蛋白采用免疫比灼法测定,TBIL采用重氮比色法测定,凝血酶原活动度应用CA-7000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明显(P<0.05);好转组的免疫球蛋白和PTA、TBIL等水平的改善均显著优于未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些年,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为非细胞性病毒,其感染机体后会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反应造成肝脏出现病理学的免疫损伤,而不是在肝细胞内大量繁殖和复制[4]。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脏后,病毒抗原会在肝细胞内一直存在,刺激致敏的B细胞,导致致敏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会结合病毒的相应抗原,是机体的常见的一种免疫机制。研究发现,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恶化主要是与肝脏组织内枯否细胞功能发生障碍,不能有效清除体内抗原有关,导致抗体增多,免疫球蛋白增加[5],有学者认为,肝实质破坏越严重,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增高越明显。因此本研究将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成两组,进而比较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发现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明显,而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一致。肝脏对总胆红素的代谢主要是摄取和排泄等,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受损后,胆红素的代谢发生异常,致使胆红素的水平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升高。另外,肝脏受损后其凝血功能也受到影响,这是因为肝脏是各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场所,可调节凝血抗凝系统的平衡,反映肝细胞的损害程度。TBIL虽然不是肝功能灵敏的试验指标,但其与肝脏的损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已有研究发现,TBIL越低,肝脏损伤的越严重。《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已将PTA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PTA越低,肝组织损害越严重[7-8]。本研究也进一步证实,好转组的患者PTA、TBIL改善显著优于未好转组,未好转租的TBIL显著降低,表明肝功能损害严重,致使无法合成大量的凝血酶原,表明PTA、TBIL是肝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大量研究发现,体液免疫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具有作用,肝炎病毒感染肝脏组织后,肝脏组织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逐步升高,TBIL增加,凝血因子减少,导致机体溶解病毒抗原和清除免疫复合物能力下降,而肝炎病毒在肝组织内进行繁殖,肝细胞的病理性免疫损伤程度逐渐加重,肝功能逐渐恶化。综上所述,免疫球蛋白、PTA、TIBL水平是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可反映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判断患者病情的预后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建俊,王金鹏,沈超.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2,34(1):49-50.

[2] 梁兴东,容亓,韦廷安.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7):1072-1073.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4] 胡旗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44-445.

[5] 周臣敏.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3):376-377.

[6] 杨丰.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8):113-114.

[7] 覃小梅,谭晓明,秦玉兰.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9):702.

[8] 徐萍.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6):56-57.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46-02

猜你喜欢
免疫球蛋白慢性乙型肝炎检验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评价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