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脑梗死体积变化的影响

2016-02-01 03:46迟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迟国萍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脑梗死体积变化的影响

迟国萍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脑内科临床上采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脑梗死体积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内科2011 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脑梗死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为期2周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7%(27/3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内科临床上采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并且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梗死体积;瑞舒伐他汀;临床疗效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内科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脑内科临床上采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脑梗死体积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64例均为我院脑内科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该疾病的诊断标准[1],并且均采用CT或者MRI方法进行确诊。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年龄在53~75岁,平均年龄为(63.7±2.9)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6例;观察组患者32例,年龄在56~76岁,平均年龄为(63.2±2.7)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6例。本研究在获得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且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条件下开展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活血化瘀(脑心通,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90527)、抑制血小板聚集(华法林钠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47)、降纤治疗(降纤酶,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3160)以及营养脑细胞,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69)进行治疗,每次给药20 mg,每天给药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及临床评价标准: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脑梗死体积的变化情况,其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参考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1]。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经过为期2周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7%(27/3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患者的脑部组织血液循环系统出现障碍从而导致患者的脑组织缺氧、缺血。有学者研究结果表明[2]不同地域组相比,酗酒、吸烟以及血清三酰甘油出现异常是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十分重要危险因素,在出现脑梗死之后存活的患者的统计结果表明[4],该病的临床致残率高达50%~75%,不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脑梗死临床治疗目标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瑞舒伐他汀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他汀类药物,该药物不但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同时还有较好的脑部组织和正常功能的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表明[5-7],他汀类药物发挥脑部组织和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包括以下几点:①刺激脑缺血后脑梗死患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生物合成。研究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加强eNOS mRNA的转录以及翻译,从而有效提高eNOS的水平,增加患者脑缺血后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有效调节脑血流,从而避免和减轻患者脑组织的损害;②避免和减轻炎性反应。他汀类药物能够通过降低脑梗死患者机体内调节细胞间黏附分子以及炎性标志物的表达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组织内炎性细胞的数量等,因此能够有效下调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内科临床上采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并且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文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8:1020-1021.

[2] 蔡静月.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变化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现代医院,2007,7(7):27-28.

[3] 庞宇,谭毅.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8):818-822.

[4] 王欣,王玉,孟庆强.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变化的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31(4):295-296.

[5] 康维为.人尿激肽原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5):4005-4007.

[6] 刘丽艳,常焕显,王以翠,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脑梗死体积变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23):36-38.

[7] 戴毅,吴玉泉,胡金华.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6):924-925.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081-01

猜你喜欢
瑞舒伐他汀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非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