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心肺复苏术急诊救治的疗效分析

2016-02-01 03:46于平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肺复苏疗效分析

于平艳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通远堡镇中心卫生院,辽宁 丹东 118105)



100例心肺复苏术急诊救治的疗效分析

于平艳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通远堡镇中心卫生院,辽宁 丹东 118105)

【摘要】目的 通过针对100例心肺复苏患者不同的急诊治疗方法,分析总结出针对心肺复苏疾病相关的最佳治疗方法,探讨出有效的心肺复苏急诊治疗方案。方法 通过分析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100例心肺复苏患者资料,针对不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不同的治疗方案,共分为三组包括:开放气道性治疗(40例)、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30例)、人工呼吸治疗(30例急救性措施),对比分析不同的急救疗效。结果 10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通过人工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共有84例,治疗成功率为84%,在所有重症患者的急诊治疗中治疗疗效为最佳。4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通过开放气道性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有35例患者,成功率高达88%,30例心肺复苏患者通过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组中治疗成功的有24例,成功率为80%;3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精工人工呼吸治疗法治疗的急诊成功的有25例,成功率为83%。结论 心肺复苏的治疗核心可以有效的促进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可以为患者提供宝贵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还率。在对重症患者的紧急治疗中必须要有效的运用心肺复苏治疗方法,结合不同的患者情况运用开放气道性治疗、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人工呼吸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促进对重症患者疾病的诊救。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诊救治;疗效分析

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最为复杂而艰难,在现代重症患者的临床医学治疗中,对重症患者的治疗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采取正确科学的急诊措施[1]。科学而合理的急诊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降低生命危险,可以为之后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例如,当患者因为突发心脏病、溺水、窒息、触电、中创等因素而引发的心跳聚停、呼吸系统困难、循环系统衰竭等危害患者生命的重症急症时,有效的采用心肺复苏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还率。心肺复苏可以提供患者身体运转的血液需求,可以防止患者因为自身的供血小足所导致的心脏衰竭症状[2]。心肺复苏术可以为患者赢得后期的全面综合治疗时间,总而言之,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诊救治工作必须要高效而安全,心肺复苏术泽可以降低重症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是当前重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100例心肺复苏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50例,年龄范围在20~60岁,平均年龄为(32.8±6.5)岁。所选的患者中,其致病原因包括:心脏衰竭碎死为43例,脑血管疾病为22例,感染性的休克重症为12例,窒息为8例,中毒为7例,溺水为5例,其他的患病原因为3例。对100例患者分为三组,三组包括:开放气道性治疗(40例)、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30例)、人工呼吸治疗(30例急救性措施),对比分析在开放气道性治疗、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人工呼吸治疗方法下不同的急救疗效。

1.2方法

1.2.1开放气道性治疗组:对于开放气道的患者遇到突发状况而入院急诊时,其呼吸困难是最为威胁其生命的因素之一,往往会引起患者的生命猝死,而其发病原因多由气道被阻塞所引起。因此对该组进行心肺复苏急诊治疗时,首先需要注意对患者使用简便的手法缓缓的帮助患者开放其气道,尽量做到不会刺激患者的身体,否则会引起患者的功能性不适。开放性气道的急诊过程中,急救工作人员可以采用仰头抬领法有效的开放重症患者被阻塞的气道,此法可以有效的清除重症患者口中的异物,排除患者气道的堵塞。

1.2.2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此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于心源性碎死的发病患者,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内部刺激,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体内压力。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的急诊救治时需要重症患者的体位处于仰卧状态,通过利用手掌的根部按压在重症患者的胸骨中大约1/3交界处、略偏左的位置;或者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与患者胸骨的交叉点处,用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的背上,向下按压后迅速抬手,使患者的胸骨尽快复位。按压的节奏频率应保持在80~100次/分。

1.2.3人工呼吸治疗组:人工呼吸治疗是对重症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最为重要部分,人工呼吸可以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呼吸,延长其生命时间,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生命体征。对重症患者实施人工呼吸治疗的操作时必须要注意将患者的身体放直,保持患者的头部后仰。工作人员吸气之后通过嘴向患者的口内进行反复吹气,同时将患者的头部保持后仰,伸展患者的呼吸道,人工呼吸的抢救者需要紧贴患者的口,手捏紧患者的鼻孔以免漏气。另外,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无法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则可尝试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治疗方法。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的病例通过SPSSI 0软件分析,按照评分细则进行逐项评分,对患者的数据结果卡方检验。通过t检验分析,变量以均数±标准差的计算方式来表示,P<0.05时说明观察组和治疗组数据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10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通过人工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共有84例,治疗成功率为84%,在所有重症患者的急诊治疗中治疗疗效为最佳。4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通过开放气道性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的有35例患者,成功率高达88%,30例心肺复苏患者通过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组中治疗成功的有24例,成功率为80%;3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精工人工呼吸治疗法治疗的急诊成功的有25例,成功率为83%。

2.2100例患者的治疗中,通过使用心肺复苏术患者的治疗疗效成功率都有较大的提高,最大程度的增加了对患者的挽救时间。通过对患者心肺复苏手术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发现开放气道性治疗、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人工呼吸治疗三种方法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疗效,可以针对患者的不同体征和发病原因,得到较为成功的疗效。

3 讨 论

3.1当前,重症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随着患者自身的身体保护和外界刺激导致患者容易产生心脏停跳、心脏功能性衰竭等严重情况。医疗界必须要对此类重症患者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过去的临床医疗治疗中相比,心肺复苏的治疗方法显然有所突破,改变了传统的等待和单一式抢救,心肺复苏抢救可以帮助重症患者争取更多的后期治疗时机,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生命功能。心肺复苏对抢救和质量重症患者是最为科学而简便的方法之一,现代医学手段中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气道性治疗、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人工呼吸治疗三种方法,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需求采取合适的心肺复苏治疗方法,三者可以相互结合使用。心肺复苏术应用于出现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心脏功能减弱等症状患者的紧急救治中,可以尽快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的正常通气,有助于防止患者因窒息而抢救无效死亡[3]。

3.2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及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针对患者临时紧急的体征功能性变化要作出相应合理的应急急诊手段。例如在进行开放气道性治疗时,必须行气管插入的位置确保准确无误,仔细清理患者口中的异物,保证其呼吸通畅,动作必须轻柔防止对患者造成伤害;胸外心脏按压性治疗时应注意对患者按压部位的准确性,注意按压的力度,防止操作人员用力过猛发生突发状况,特别是对老年患者的急诊治疗时尤为注意。针对心肺复苏的治疗特点和要点,必须要对这一项技能进行普及和宣传,帮助患者和急救人员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4]。

参考文献

[1] 林钊华,梁金梅.纯胸外心脏按压术在老年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20(10):498-499.

[2] 蓝荣叁,蓝英平,吴江,等.气管插管术在抢救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76.

[3] 青华,张岚,陈海花,等.急诊护理人员胸外按压操作有效性的考核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8):73-74.

[4] 周文,罗群.从2010美国心肺复苏指南若干更新看胸外按压的重要性[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819.

中图分类号:R605.9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102-02

猜你喜欢
心肺复苏疗效分析
从社会事件的剖析中探索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方式与途径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桂林市卫生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急救技术培训的探索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
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体会和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