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在社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

2016-02-01 03:46龚建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诊断

龚建丽

(北京房山区阎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2400)



探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在社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

龚建丽

(北京房山区阎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2400)

【摘要】目的 研究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在社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系统进行社区疾病普查,针对社区约10万公里面积,大约12万人口开展疾病普查,另选取本院旧式X线+胶片系统系统开展普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经过本院的对比研究,采用X线+胶片系统系统发现患者出现胸部异常病例为1623例,脊椎异常病例62例,四肢异常病例66例,其他异常病例39例;采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系统发现胸部异常病例为2457例,脊椎异常病例为107例,四肢异常病例152例,其他异常病例92例,则两组检查结果显示采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系统检查出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的X线+胶片系统系统检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技术对于社区开展病例普查,其准确率更高、普查更详细,极大限度的减少了漏诊和误诊,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数字化X线;社区病例普查;成像;诊断

近年来,我国医疗制度不断改革,医学检验器材也在不断的发生着革新,尤其是数字化X线机的应用,逐渐代替了X线+胶片系统系统检查[1]。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仪逐渐在基层医院应用起来,数字化X摄像系统,其具有摄片、点片和透视等几个功能[2]。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系统进行社区疾病普查,针对社区约10万公里面积,大约12万人口开展疾病普查,另选取本院旧式X线+胶片系统系统开展普查进行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采用:前期部分病例普通X线片+胶片系统,随后引入万东1000c(基于CCD探测器的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进行普查,后者为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光机,该系采用了数字平板扫描,图像重建、数模转换,采用数字化X线其图像清晰、细腻,可以永久保存图像,并且能够远程传输或者会诊。高频逆变频率25 kHz,摄影点压40~150 kV,25~500 mA,曝光时间5 ms~5 s,mAs范围0.5~500 mAs。

1.2方法:随机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X线片+胶片系统进行社区疾病普查,针对社区约10万公里面积大约12万人口开展疾病普查,并选取9789例患者的普查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检查(脊椎异常不采用普放),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查效果。

1.3统计学方法: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本院的对比研究,采用X线片+胶片系统发现患者出现胸部异常病例为1623例,脊椎异常病例为62例,四肢异常病例66例,其他异常病例39例;采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发现胸部异常病例为2457例,脊椎异常病例为107例,四肢异常病例152例,其他异常病例92例,则两组检查结果显示采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系统检查出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的X线+胶片系统系统检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疾病普查优点分析:采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针对患者的一些微小病变进行检查,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是在微小结石和肺部小结节的检查上具有一定的优越应用[3]。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系统对于一些密度差别较小的病灶可根据调节窗宽大小和位置来显示,这就使得诊断的误诊率得到了有效控制。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检测其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其曝光参数可自动设定,那么这就避免了因为参数问题、曝光条件不符合而重照,从而有效缩短了检查时间,提升了工作的效率[4]。图像采集的速度可达到64帖/秒,并且可在0.1 s内完成一幅全胸部图像摄影,2 s内实现了图像重建。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系统后处理能力较强,通过调节窗宽、窗位等观察不同组织或者密度的图像,同X线+胶片系统系统对比,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能够全屏观测,而X线+胶片系统却不能全屏观测,仅仅能部分观测。X线+胶片对病例患者进行观察,X剂量大幅度增加,使得医师的工作量变大。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1 d可以达到500~600人次,而X线+胶片却仅仅为一天200~300人次,因此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系统的工作的效率为X线+胶片系统系统工作效率的2倍之多[5]。

3.2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与X线胶片检测结果分析:经过本院的对比研究,采用X线+胶片系统系统发现患者出现胸部异常病例为1623例,脊椎异常病例为92例,四肢异常病例66例,其他异常病例39例;采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系统发现胸部异常病例为2457例,脊椎异常病例为187例,四肢异常病例152例,其他异常病例92例,则两组检查结果显示采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系统检查出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的X线+胶片系统系统检查。出现此类结果的主要原因有该社区的老人居多,很多都是中老年人,本次实验所做的检查,大多数的老年人之前从未做胸部检查,基本上是未发生严重疾病就不检查。另外大型的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其功率比X线+胶片系统机要大,可以清楚的显示出腰椎微小病变或者胸部微小病变,这种检查效果是一般机器难以实现和达到的。选取资料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本次选取的资料为4年内患者的检查资料,一些资料较陈旧,受限于当时的技术,造成了检查资料没保存或者保存不完整。抽取的资料中一些没有被抽到则可引起X线+胶片系统机检查的阳性率较高。

3.3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在日常的工作中出现了病例资料投照如果<15张,则无法正常重新打开。通过查看电脑配置,发现近年来电脑系统和电脑功能更新加快,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使得一些高技术的照片在不同的环境中打开其效果也存在着差异,甚至会出现打开和打不开的状况。通过我院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机在各方面应用特别是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从以上数据及分析可以得出数字化X线机的作用与价值:①减少了X线量,保护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健康。②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③保存了原始影像资料,便于复查及用于法律证据。④更清晰细腻的影像提高了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减少了误诊漏诊。⑤在疾病普查中更准确更快捷,赢得了群众的赞声,提高了我社康中心的声誉。⑥能够网络化管理,远程会诊。⑦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取得了更好的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故采用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其对于病例普查效果比较明显,而且检查结果显示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的疾病检出率较高,且成像明显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覃朝锋,彭国强,赵志清,等.数字化X光机在社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36):7682-7683.

[2] 孙高宏.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在静脉尿路造影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5:990-992.

[3] 张振国,徐崇强.DR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2):113+115.

[4] 谌家喜.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图像处理方法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5] 王鹏程.数字化X线影像检查技术成像质量与X线照射水平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R44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170-02

猜你喜欢
诊断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法医尸检中生前伤检验的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PLC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