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热敷护理缩短小儿喘嗽病程的疗效观察

2016-02-01 03:46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药

陈 艳

(丹东市中医院 儿科,辽宁 丹东 118000)



中药穴位热敷护理缩短小儿喘嗽病程的疗效观察

陈 艳

(丹东市中医院 儿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中药穴位热敷护理缩短小儿喘嗽病程的疗效。方法 将46例小儿喘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头孢三代或半合成青霉素静脉点滴抗感染和中药宣泄理肺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热敷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2例,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82.6%;治疗组咳嗽消除时间为(74.4±12.6)h、气喘消除时间(2.5±0.5)d、肺部湿啰音消除时间(76.6±14.5)h、住院时间(4.5±1.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5±25.3)h、(4.5±2.0)d、(126.8±31.2)h和(6.5±3.5)d,治疗组治疗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穴位热敷护理能够有效缩短小儿喘嗽病程,安全性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小儿喘嗽;穴位热敷

小儿喘嗽是小儿常见的肺病之一,常发病于冬春两季,主要由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引起,外因主要是风邪外袭,以风热为多见,内因主要是小儿肺部娇嫩,抵御外界袭击能力差,气虚弱,久病不愈,卫外不固[1]。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发热、气急、鼻煽,严重者面色苍白发绀,发病较急,常见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高热不退;肺部听诊可闻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多、紊乱[2]。临床上以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为治疗主导原则,本文研究中药中药穴位热敷护理缩短小儿喘嗽病程疗效,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小儿喘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个月~6岁,所有患儿的检查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和《中医儿科学》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3]。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鼻煽,严重者面色苍白发绀,肺部体征以喘鸣音、湿啰音为主,发病时间最短4 d,最长12 d,所有患者排除呼吸衰竭、心肝肾等功能严重障碍和支气管哮喘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间一般资料、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西药头孢三代或半合成青霉素静脉点滴抗感染治疗,每天1次,同时口服中药宣泄理肺汤治疗,中药组方为:黄芩10 g,桑白皮10 g,鱼腥草15 g,炙麻黄5 g,陈皮3 g,炙甘草5 g,杏仁10 g,苏子10 g,葶苈子10 g,法半夏10 g,枳壳10 g,车前子10 g,上述中药煎服,每天1剂,煎服2次,支原体感染者加用阿奇霉素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热敷护理,依据中医针灸辩证理论选准肺俞、定喘、大椎穴和膻中穴位,取中药苏子、地龙、杏仁、麻黄、白芥子、莱菔子、白芥子、吴茱萸,食盐,用铁锅炒热灼手后,分装于布袋,每袋10 g,刚开始隔着内衣贴敷于上述穴位,待温度降至40~60 ℃左右时,脱去内衣,直接敷于穴位上,并用棉垫覆盖保暖,每次20~30 min,每天1次,连续7 d为1个疗程[4]。

1.3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判定依据《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正常,X线检查肺部纹理清晰,无阴影状,肺部湿啰音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基本正常,X线检查肺部有小片状阴影,肺部湿啰音减轻;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未发生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2 结 果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6%;治疗组咳嗽消除时间为(74.4±12.6)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5±25.3)h,气喘消除时间(2.5±0.5)d、肺部湿啰音消除时间(76.6±14.5)h,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5±2.0)d和(126.8±31.2)h;治疗组住院时间(4.5±1.0)d,对照组为(6.5±3.5)d,治疗组经穴位热敷前后检测呼吸、脉搏、心率等无明显异常。治疗组治疗效果和病程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穴位热敷护理能够有效缩短小儿喘嗽病程。

3 讨 论

喘嗽是常见小儿临床病症,多发病于冬春季节,喘嗽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部,患儿出现发热、喘促、咳嗽等,肺部有湿啰音,中医辩证学说认为“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肺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同”,因此,外邪是导致咳嗽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小儿照料,避免外邪侵袭。应用中药配制的不同剂型直接贴敷于相关穴位的贴敷疗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药物被局部的皮肤直接吸收,达到调整机体和治疗目的的方法,是一种中医外治的方法。穴位是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通过针灸、热敷、点按等刺激这些穴位,通过经络的联络、传输、调节作用,能够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5]。中医穴位热敷,药物可直入血络、经脉输布全身,以发挥其药理作用,也可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刺激,激发经络系统的功能,起到纠正脏腑阴阳气血失衡,扶正祛邪等作用。本文对治疗组患儿在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热敷护理,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患儿咳嗽消除时间、气喘消除时间、肺部湿啰音消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中医穴位热敷治疗小儿喘嗽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药力专一,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行、易于掌握,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凤英,何景红.中药袋热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5):46.

[2] 袁方.中药穴位热敷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13,28(10):2106-2107.

[3]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 王亚莲,梁君妃,马立海,等.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33(5):46.

[5] 王珏,石林娟.中药穴位热敷护理缩短小儿喘嗽病程疗效观察[J].现代康复,2000,9(4):1390.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205-01

猜你喜欢
中药
是药三分毒,滥用中药有风险
《中国现代中药》简介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中药急救“三宝”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国现代中药》简介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国现代中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