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救治急性心肌梗死92例护理分析

2016-02-01 03:46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科护理

王 鑫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辽宁 大连 116105)



急诊科救治急性心肌梗死92例护理分析

王 鑫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辽宁 大连 116105)

【摘要】目的 对急诊科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总结分析急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 92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率为48.91%,有效率为33.70%,无效率为9.78%,病死率为7.61%,总有效率为82.61%。12例患者并发休克,27例发生心力衰竭,28例并发心律失常。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病情危重,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所导致的局部心肌严重缺血性损害[1]。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胸骨持久性疼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休克。AMI发病危、急、快,并发症多,猝死率高,临床上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决定了患者的预后。本文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总结分析急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其中男59例,女33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60.71±8.25)岁。所有患者符合《2001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2]。主要变现为:心前区剧烈疼痛、胸闷、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92患者中,52例合并高血压,29例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脂症。梗死部位包括:前壁63例,后丘壁24例,高侧壁与正后壁5例。

1.2护理方法

1.2.1反应迅速:当患者进入急诊科时,迅速将患者放置在检查床上,保持绝对卧床且勿随意翻动。认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在最短的时间内准备好急救相关的设备与药物。根据医师对患者本人和家属对发病情况的询问,协助医师对是否为心肌梗死做出快速识别。给予患者常规检查和心电监护,并做好相关记录。

1.2.2心理护理:AMI作为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一旦发病,患者情绪紧张,不同程度的恐惧与焦虑。这些情绪会引起患者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从而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多、心肌缺血加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危险患者的生命。所以急诊护士接诊时需要通过语言和肢体对患者进行暗示,多与其沟通,缓解其过度紧张的情绪,减轻其焦虑与恐惧,尽量放松,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梗死心肌的坏死范围,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1.2.3周密护理:患者被确诊AMI后,协作医师做好治疗工作。要加强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体征与病情变化。提前告知患者,部分药物会引起头晕、心悸等症状,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如出现强烈的胸痛,可依据医嘱做镇静处理,防止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当患者病情稳定,可转到心内科治疗[3]。

1.2.4药物护理:对于AMI患者而言,用药的剂量、速度、浓度和滴度直接影响疗效,甚至威胁生命。护理人员要在了解患者病情基础上根据医嘱,掌握好用药情况。

1.2.5并发症护理:AMI患者在梗死24~48 h内易发生心律失常,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其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和报告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发现患者频发室性早搏或严重的心动过缓,应立即给与利多卡因、阿托品,争取救治时间。心力衰竭是AMI严重的并发症,是AMI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护理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该症状应立即静脉推注西地兰,防治病情进一步恶化。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休克先兆及早发现尽早处理[4]。

1.2.6生活护理:患者在急诊观察期,要告知患者合理饮食,少食多餐,多食清淡、低盐分和低脂肪食物,少吃油腻、辛辣。保持大小便通畅,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正常每天排大便1~2次。

1.2.7转运护理:AMI病情复杂多变,在急诊科救治稳定后,需要尽快转到专科病房进行治疗。护理人员需要提前通知接收科室,做好充分准备。在转运途中应尽量避免颠簸,由医护人员全程陪送,备好氧气袋,给予患者心电监护,携带好抢救设备与药物,把患者安全送达接收科室。

2 结 果

92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率为48.91%(45例),有效率为33.70%(31例),无效率为9.78%(9例),病死率为7.61%(7例),总有效率为82.61%。其中12例并发休克,27例发生心力衰竭,28例并发心律失常。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病死率较高的一种急症,及时诊断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急诊护理人员只有提高急诊的护理能力,才能够提高挽救患者的成功率[5]。对于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反应速度,第一时间安排好救治设备和药物;与患者多沟通,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如出现并发症,立即处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排便。积极运用一切护理手段,更好的救治患者,努力提高治愈率与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燕.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42-143.

[2] 李慧慧,赵萍.CCU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7(7):7.

[3] 杨少慧,李艳红.人性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79-81.

[4] 韩盖宇,王颖.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手术的护理配合.护士进修杂志,2010,15(12):98.

[5] 苏良宝.1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护理[J].工企医刊,2014,27 (5):988-989.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216-01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科护理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