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伤Ⅲ级暴露患者的预防处置及心理护理

2016-02-01 03:46曹进梅黄鹏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曹进梅 黄鹏君

(广西灵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灵山 535400)



犬伤Ⅲ级暴露患者的预防处置及心理护理

曹进梅 黄鹏君

(广西灵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灵山 535400)

【摘要】目的 为了有效地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减轻及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方法 对犬伤Ⅲ级暴露患者进行预防处置,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的方法。结果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中心1024例犬伤Ⅲ级暴露患者,经医护人员进行预防处置:冲洗、消毒伤口和接种狂犬疫苗严重者联合应用人用狂犬免疫球蛋白等处理,并在接种前、中、后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接种。经过1~3年的追踪随访,至今无一例狂犬病发病,且患者心理反应正常。结论 对犬伤Ⅲ级暴露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伤口处理和接种狂犬疫苗并联合应用狂犬免疫球蛋白,在接种前、中、后进行了相应的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生,减轻及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关键词】预防处置;心理护理;Ⅲ级犬伤患者

狂犬病为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温血动物咬伤传播,也可以通过带病毒的唾液经由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黏膜及皮肤侵入,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Ⅲ级犬伤患者多数被咬伤的伤口大、出血量较多,咬伤严重。除了尽快将伤口清理干净和接种狂犬疫苗外,还要给予人用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注射,因为狂犬疫苗的接种不能马上达到免疫效果,狂犬疫苗接种后抗体一般在接种7~14 d开始出现,产生足够的保护抗体时间因人而异,为弥补自动免疫抗体产生前的空缺,及时有效地中和侵入细胞的病毒,所以要给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注射。Ⅲ级犬伤患者由于伤情较重,情绪十分紧张,表情痛苦,终日惶恐不安,影响生活、工作、学习。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伤情,安慰和鼓励,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伤者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理支持,并要向患者告诉使用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和不良反应的知识、注意事项等,提高狂犬病防范意识,使患者很好地配合治疗[1]。

1 资料与方法

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1024例Ⅲ级暴露犬伤患者:其中男性560例,占54.7%;女性464例,占45.3%;成人480例,占46.9%;儿童544,占53.1%;四肢受伤的654例,占64%;躯干受伤120例,占12%;头面部受伤250例,占24%。

1.2方法:按照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的通知进行伤口处理[2]:①咬伤后及时、彻底、规范的处理:患者被咬伤后应及时用20%的肥皂水或1%新洁尔灭和大量的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反复交替冲洗15~30 min,较深的伤口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最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并用纱布或者棉签拭干伤口残留液,然后用2%~3%的碘酊或75%的酒精涂擦伤口。波及眼内的伤口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剂,口腔冲洗时注意保持头低位,以免冲洗液流入咽喉部而造成窒息。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予以清除。伤口较轻未伤及大血管等要害部位,处理后的伤口应当保持开放,不宜缝合和包扎[3],以利于病毒排出。如果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功能者时,应当先用人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按20 IU/kg体质量大部分做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其余做远离狂犬疫苗注射部位肌肉注射,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上肢和胸部以上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背部肌肉群,暴露于下肢和胸部以下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大腿前外侧肌群,数小时后(不少于2 h)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大而深者应当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和分泌物的排出。同时给予狂犬疫苗的接种和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和抗生素的使用。狂犬疫苗的接种按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11程序接种在上臂三角肌肌肉内,即0天左右上臂三角肌肌肉各射注1个剂量,7、21 d各注射1个剂量。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射注。不得把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②心理护理:a.接种前的心理护理:患者被犬咬伤后精神受到强烈刺激,特别是咬伤头面部和血管的患者失血量较多,患者更加恐惧。同时担心损伤面部神经和发生容貌上的变化,心理压力很大,另外又担心会感染狂犬病及伤后是否影响其正常功能,对将来生活带来不便等等忧虑,使患者都会出现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过于集中,更加焦虑和害怕。因此患者期待安全快速有效的诊治,所以医护人员要观察分析并多方面掌握其性格特点、心理动态及生活习惯,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主动询问患者受伤情况,同时给予患者语言上的关心和鼓励,并注意倾听患者心理的想法,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惑。观察患者对伤口的注重程度,对于面部伤口较明显,而且对自己的容貌较注重的患者,应鼓励其面对现实,还应动员亲朋好友对其进行安慰和劝导,告知其是可以进行美容外科修复的,伤痕会达到良好的整复效果。并耐心讲解犬伤伤口的清洗方法,及早预防接种的目的,告知其及早处理伤口和按程序接种疫苗是可以预防狂犬病的,使其减轻心理负担,愉快的接受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预防处置前询问患者是否感到饥饿,有无进食,若处于饥饿状态或未进食,应告知患者进食后不感到饥饿再进行预防处置,以防患者在进行预防处置过程中因饥饿和疼痛引起晕厥。b.接种时的心理护理:犬伤Ⅲ级暴露患者由于大多数伤情重,除了接种人用狂犬疫苗外还要联合应用狂犬免疫球蛋白。狂犬免疫球蛋白一次注射,大部分作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余下进行肌内注射。浸润注射时间长疼痛剧列,患者心理反应强烈,焦躁不安、恐惧、晕厥是此刻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疏导患者家人多关心患者、给患者按摩,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多听音乐、指导有节奏的呼吸和想象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有助于机体放松,使肌内张力减小,缓解疼痛,增强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医护人员在作局部浸润注射过程中要减轻患者的疼痛,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或者坐位,根据咬伤部位、伤口深浅、年龄大小选用合适的避免带钩的针头,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动作轻柔,进针快,推注药液要缓慢,给患者饮用热糖水等避免晕厥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顾虑、焦虑及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c.接种后的心理护理:接种完毕,叮嘱患者休息30 min无异常反应和不适后方可离开,此时患者情绪比较稳定,嘱患者按时、按量、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禁止出现中断接种疫苗的现象,在预防接种期间,忌饮酒、喝浓茶、喝咖啡、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和剧烈运动。告知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一般不用做特殊处理,儿童由于机体发育的原因,容易出现发热现象,嘱咐家属多给儿童喝温开水,对症治疗,个别反应较重者,如出现荨麻疹或者神经性皮下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时要引起高度注意[4]并及时就医。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教育养犬的主人要按规定给犬注射狂犬病疫苗,不得随意放养,以防伤人,教育儿童不要接近、触摸或挑逗犬,一旦被犬咬伤后应立即在伤口近端捆扎止血带,就地用大量的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并用手挤压伤口周围组织以清除沾染在伤口上的犬的唾液和伤口内的血液并尽旱就医,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伤口小,抓得不多,出血少或者认为自己养的狗,外观正常,不会有事,而不去就医。告知患者暴露后预防处置越早越好,暴露后立即全程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重要措施和最有效的措施[5]。让患者知晓暴露后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2 结 果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中心1024例犬伤Ⅲ级暴露患者经冲洗、消毒伤口和接种狂犬疫苗和联合应用HRIG等处理后并在接种前、中、后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后,经1~3年的追踪随访,至今无一例发病和发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3 讨 论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目前可防不可治,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重在预防和宣传教育及暴露后及时预防处置。伤口暴露后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全程规范免疫接种和认真做好对应的心理护理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结果显示,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中心收治的1024例Ⅲ级犬伤患者在接种前、中、后的心理分析,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维持患者心理平衡,使其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认识到预防处置的重要性,从而愉快的接受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在随后的随访中发现,经过本中心规范化的伤口处理、疫苗全程接种和相应的心理护理的患者,至今无一例发病和发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参考文献

[1] 李鸣杲,金魁和.医学心理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4-17.

[2] 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理工作规范[S].2009.

[3] 张尔康,吴亚松,薛乐洋,等.典型狂犬病91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680.

[4] 缪晓燕,熊宇,刘平,等.国产人用狂犬病疫苗在低龄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6(30):67-68.

[5] 吕元聪,吴泰才,曾雪梅,等.新世纪初广西狂犬病流行趋势及防制策略[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19(2):111-112.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2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