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2016-02-14 06:33闵鹏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导论计算机中职

闵鹏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中职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

闵鹏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分析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及中职教育现状,提出从教学目标、教学实践、教学方法、课程考核4方面对计算机导论进行教学改革研究[1],并对中职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中职;计算机导论;合作学习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是对计算机学科系统完整的概论性课程,术语专业、理论知识较多。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运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建立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框架,并在日后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完善这个框架,最后形成内容翔实完整的知识体系[2]。

1确定教学目标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入门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了解计算机发展简史;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软件操作技能,并初步具备系统的组装与维护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洞察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促进研究性学习;培养计算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们认为计算机导论应以“两个基本”,即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授课内容[3]。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知识层次进行适当扩展。如《计算机导论》第一章中关于计算机的发展,介绍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以构成计算机硬件的逻辑组件为标志,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如果在教学中只是简单用数据和图片讲述发展过程,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可用一些清晰的图片介绍庞大的电子管计算机,用当前时尚的超级本计算机的广告片向学生演示当代计算机现状,还可播放我国巨型机天河一号、天河二号相关视频。一方面通过这些图文、视频等多手段全方位地从视觉、听觉上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通过美国关于机器人的科幻电影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5]。

《计算机导论》第一章内容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论概念繁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按照教材讲授知识,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较差[6],可在介绍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内容时,采取类比法,先让学生利用常用计算工具做一道题,再思考作为计算用途的计算机应该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题目:3333×4444+5555÷6666=?

学生利用计算工具做题流程见图1。

2教学实践

图1 学生利用计算工具做题流程

计算机导论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学能力、较快接受新技术及新方法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课堂教学,还要靠大量的上机实践。因此,计算机导论教学应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为主”[7]。正确的指导和大量的上机实践是学好这门课的基本保证。课程性质决定了计算机导论必须采用精讲多练的授课形式。精讲:现代教育思想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精选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在面对陌生的学习对象时不至于束手无策,但也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多练:分为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若要保证课内练习时间,课堂教学内容就不能太满;课内练习主要是验证性练习,旨在及时消化和巩固课堂知识。教师要为每次课外练习指定一个作业主题,说明作业要求并及时检查作业结果,作业内容和难度应该是课堂教学要求的自然延伸,以利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有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又进行一定的约束,才能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得切实的学习效果。精讲与多练必须紧密配合。如果不对上机加以必要的管理,有些学生就会把大量时间花在观看图片和网络浏览上;有的学生可能因操作困难感到惶恐,这都会造成精讲与多练脱节。因此,对多练这一课外教学环节必须通过上机辅导加以有效管理,以便对学生上机进行全程辅导,这与其他课程的上机辅导是有区别的[8]。

3教学方法

计算机导论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讲授算法与数据结构方面的内容,如折半查找方法时,先讲授折半查找的理论知识,再让学生4人一组进行讨论,最后挖掘知识内涵,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9]。为了更形象地介绍折半查找原理,可提前准备一些废弃书,或者用废纸装订成一个本子,然后用红笔写上序号1~100。提出问题:如何找到第30页?第一步:将书或废纸本从50页撕开,因为30小于50,所以50~100页可以丢弃,以此类推。撕书的动作既让学生记忆深刻,也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演示过程,了解折半查找的高效查找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实验过程,可让其亲手撕书做折半查找实验,加深印象。分小组协作完成实验[10],是学生主导课堂的优势体现,其效果优于教师动手演示。

采用联机多媒体教学形式,通过高亮度电脑屏幕投影仪播放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习广度与深度。此外,教师还要制作便于学生自学的CAI课件,并上传到网上,让学生课后学习。

4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衡量课程学习效果的基本手段。计算机导论与其他课程不同,其教学效果很难立竿见影,传统考核方式注重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而计算机导论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记忆之外,还要测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由于该课程的特殊性,采用传统考核方式显然是不妥当的。教学大纲决定考试内容的范围,但考试内容并不一定全是教师讲过的。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把教学大纲包含的内容都讲到,因此,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走出应试学习的怪圈。课程教学目的决定考试方法,考试分为笔试和机试两部分,笔试考基本知识,机试考基本技能,可将机试比例增至40%~50%。建立计算机导论试题库,采用标准化考试系统和成果展示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设计,考查其计算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11]。

5结语

计算机导论是一门极具时代特征的公共基础课程,几乎包括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各个主要方面,旨在使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有一个总体性了解和认识,建立一个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框架,并在今后的深入学习中逐渐丰富和充实这个体系。根据初学者在计算机领域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教师既要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着眼于基本内容讲解,为以后的深入学习起引导和铺垫作用,又要尽量介绍行业前沿信息,便于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12]。

[1]朱明放,潘瑜,韩红章.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0(27):131-132.

[2]周琴.中职计算机导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5):142-143.

[3]张小梅.计算机导论课教学方法探讨[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6):32-33.

[4]袁方,王兵,李继民,等.改革教学方法,发挥计算机导论的“五导”作用[J].计算机教育,2011(1):95-97.

[5]袁方,王兵,李继民.“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4):149-152.

[6]王西锋.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探讨与实践[J].信息技术,2012(6):208-210.

[7]陆焱.新形势下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17):20-23.

[8]唐雅媛.计算机导论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19):93.

[9]杨东晓.医学院校计算机导论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信息,2014(1):18.

[10]李志敏,刘师少.《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方式探讨[J].电子商务,2012(7):81.

[11]孙铮.中职计算机导论课现状浅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21):101.

[12]符蕴芳.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2):129-130.

G420

B

1671-1246(2016)23-0056-02

猜你喜欢
导论计算机中职
计算机操作系统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