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主动呈报不良事件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2016-02-14 06:33张晓丽刘红萍王娜娜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护生护理

张晓丽,刘红萍,徐 娟,王娜娜

(1.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3)

实习护生主动呈报不良事件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张晓丽1,刘红萍1,徐 娟2,王娜娜2

(1.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3)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及主动呈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向,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医学院校13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中知晓相关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的占91.13%,知晓护理不良事件定义的占88.71%,知晓不良事件上报流程的占84.68%,愿意在实习过程中主动上报自己的不良事件的占54.84%,愿意在以后工作中主动上报自己的不良事件的占50.81%,愿意在以后工作中主动上报他人的不良事件的占31.45%,愿意在实习过程中主动上报他人的不良事件的占28.23%。实习护生不能或不愿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原因前6位分别是担心引起医疗纠纷、不相信无惩罚报告制度、担心影响个人发展、担心影响师生关系或同事关系、担心报告后会受到批评和处罚、上报后得不到表扬。结论 实习护生对主动呈报不良事件关注程度普遍较高,但仍存在顾虑,主动上报率偏低。建议加强实习护生岗前培训,完善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对上报者给予保护及奖励,完善上报反馈,提高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有效推动护理事业健康安全发展。

实习护生;不良事件;认知

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行业面临的重要难题[1]。护理不良事件[2]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换的阶段,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护生专业能力与经验不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实习护生能否主动向带教教师及科室呈报是值得研究的。为进一步了解实习护生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及主动呈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态度与意向,特进行相关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医学院校护理学院2010级13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包括统招本科和高职本科)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实习护生;(2)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实习护生。排除标准:已完成实习及其他在岗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实习护生主动呈报不良事件认知情况调查表”,内容分为3部分:(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政治面貌、学制等基本情况。(2)实习护生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定义、管理制度、上报流程、是否愿意主动呈报4个方面,共7个条目。把条目中的“知道(是)”“不知道(否)”“不确定”用A、B、C进行填写,并分别赋3、0、1分,每个条目满分为3分,分值越高表明认知情况越好。(3)实习护生不能或不愿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原因,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中的“是”“否”和“不确定”用A、B、C进行填写,计算百分率,分值越高表示该因素对实习护生呈报不良事件的影响越大。

1.2.2调查表信、效度检验 经测评调查表内容效度系数为0.90,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为0.85。采用方便抽样法对1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份;10天后对这10名实习护生进行再次测评,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相关系数r=0.890(P<0.01),提示该调查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

1.2.3调查方法 通过网络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使用统一指导语,独立、如实填写,被调查者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并当天回收。共发放调查表13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24份,有效回收率95.38%。

1.2.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实习护生一般资料

124名实习护生年龄22~26岁,平均(24.03±1.32)岁;其中男生4人,女生120人;学历:统招本科90人,高职本科34人。

2.2实习护生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

实习护生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度较好的前3位分别是:相关不良事件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定义、不良事件上报流程(见表1)。

2.3实习护生不能或不愿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原因

表1 实习护生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

实习护生不能或不愿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原因前6位分别是担心引起医疗纠纷、不相信无惩罚报告制度、担心影响个人发展、担心影响师生关系或同事关系等、担心报告后会受到批评和处罚、上报后得不到表扬(见表2)。

表2 实习护生不能或不愿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原因[n(%)]

3讨论

3.1实习护生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护生中知晓护理不良事件定义的占88.71%,知晓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的占91.13%,知晓不良事件上报流程的占84.68%。说明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护生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关注度较高。愿意在实习过程中主动呈报自己和他人的不良事件的分别占54.84%、28.23%,愿意在以后工作中主动呈报自己和他人的不良事件的分别占50.81%、31.45%。表明对于涉及自己的不良事件上报可能性要高于与自己无关的事件,即更多实习护生不愿意上报他人的不良事件。担心上报后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实习护生不愿意上报他人的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3.2实习护生不能或不愿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结果表明,担心引起医疗纠纷(82.26%)是实习护生不能或不愿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由此看出,医患矛盾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还给医护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使得实习护生不愿或不敢主动呈报不良事件。除此之外,实习护生不能或不愿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原因依次为:不相信无惩罚报告制度(80.65%),担心影响个人发展(78.23%),担心影响师生关系或同事关系等(78.23%),担心报告后会受到批评和处罚(77.42%)。说明在实习护生心中,对于无惩罚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心存怀疑,因为担心上报之后会受到惩罚,影响日后的升学与就业,甚至担心因差错使自己和他人面临法律诉讼等,实习护生不愿意冒着承受不良后果的风险而上报不良事件。发生差错后担心被惩罚是当今医疗机构内患者安全促进的最大障碍[3~5],担心影响师生关系或同事关系等也是实习护生不愿上报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说明在实习护生心中,师生、同事之间的协作对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有相当大的影响。一部分实习护生仅愿意上报轻微引起患者损伤的不良事件,而对造成患者严重损伤的事件则选择隐瞒不报,这可能会为日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埋下安全隐患。另外,还有67.74%的实习护生担心影响科室分值,仅有少部分实习护生认为上报后得不到表扬、事情小、无上报意义、太忙、忘记上报是影响他们不能或不愿上报不良事件的原因。

3.3对策

3.3.1加强实习护生岗前培训 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岗位培训和带教,强化“三基”“三严”教育,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6]。要对实习护生进行安全文化和管理知识培训[7],特别是不良事件认知培训,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要经常强调护理安全问题及其处理措施,灌输患者安全文化理念,以自报缺陷供他人警示的责任意识,鼓励实习护生发掘工作中的隐患和不足[8],不断强化安全风险意识,加深对护理安全的认识,增强主动呈报护理不良事件的信心,懂得如何进行患者保护及自我保护。

3.3.2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和网上呈报系统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减少和规避护理风险[9]。不良事件网上呈报系统能及时提供信息,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有助于分清不良事件的轻重缓急,便于管理者更加有效地进行反馈[10]。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不良事件报告率为1%~10%,我国总报告率<1%,这个数据表明了国内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系统不完善[11]。因此,建立健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和网上呈报系统,对及时上报和提出有效整改措施的实习护生进行保护并给予相应奖励,能降低护理安全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3.3.3加强带教教师与实习护生之间的沟通 在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与实习护生关系密切,加强师生沟通,营造和谐有序的沟通氛围,不但能够提高带教教师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而且对实习护生综合素质培养意义重大。在不良事件发生前,做到早预防、早准备,能最大限度避免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发生后,带教教师要做到及时上报,了解事件发生原因、经过并准确应对。此外,从根源上改变医院的惩罚性文化并配合具体制度的改变,是消除不良事件呈报阻碍因素、最终达到保障患者安全目的的主要措施。

[1]许芸,谢小华,阳世伟,等.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0):58-60.

[2]冯成梅,林玉筠.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2):1089-1091.

[3]Leape,Lucian.Leape on the cause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and adverse events in health care[J].Image J Nurs Sch,1999,31(3):281-286.

[4]谢小兰,陈瑜,骆思华.珠三角地区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9):81-84.

[5]逯艳丽.护理不良事件认知与主动上报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38-40.

[6]李玲.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319-320.

[7]魏容容,谢建飞,钟竹青.护理安全管理课程设置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524-526.

[8]杨玉霞,刘红,戴莉.缺陷自报分析会在实习生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5,22(2):14-17.

[9]张涛,梁群英,黄莉娜.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研究及实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648-1649.

[10]徐林珍,黄丽华,胡斌春,等.浙江省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的构建和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101-1102.

[11]魏斌,田作平.医疗不良事件SH9分类法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医院,2011,15(1):43.

G455

B

1671-1246(2016)23-0134-03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规划课题(2013GG010);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6B-HL056)

猜你喜欢
护生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护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