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应注意的问题

2016-03-02 02:37汪福秀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政治课劳动者理论

汪福秀

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应注意的问题

汪福秀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政治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理论联系实际应注意的问题展开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措施对于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治课;理论;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学习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老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由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所决定的。政治课教学要达到传授知识,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必须要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这也是理论和实际的客观要求。理论只因有实践材料,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不至于教条、僵死;实践只有以理论作为指导,才能更具有方向性和标的性,才能有效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否协调与吻合,关键在于联系的实际是否具有一致性。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好,二者相得益彰,实际获得理论的指导,理论获得实际的营养。如果理论和实际不能达成意向与指向,必然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节。

例如,讲授“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时,笔者联系到有些学生见习后认为当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是地位低下的职业的思想实际,组织学开展课堂讨论,说明人们从事的各种劳动,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并没有高低之分,都是依靠劳动才有所收获。所有劳动者之间都是互相提供劳动,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为他人服务。有的劳动者为成人服务,有的劳动者为未成年人服务;有的劳动者为个人服务,有的劳动者为集团人员服务;有些劳动者提供直接服务,有些劳动者提供间接服务。只有喜欢或不喜欢的工作,没有贵与贱的工作。幼儿教育需要有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的人才,给幼儿家长不能给予的知识与能力,帮助家长开发幼儿早期的潜能、养好进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使幼儿家长安心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前,急需大量受过专业教育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其他基础教育教师的地位一样,这个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在政治课教学中,联系具有针对性的实际,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如果实际和理论分离,二者必互遭损伤,使理论得不到来自实际的营养,实际也得不到理论的指导,其结果是理论成为空洞的说教,实际要么成为哗众取宠的材料,要么成为一张“狗皮膏药”,最终冲淡课堂气氛,贻误教育教学时机。

二、理论联系实际要具有客观性

政治课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要讲求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而科学性重在“真”,即“客观”上,联系实际不能主观地以一方面去掩盖另一方面,特别是现实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不能遮掩。

例如,联系实际比较不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时,可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分配形式、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所有制形式、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等方面展开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很优越,但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一无是处呢?资本主义先进的科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一定程度上的民主形式等方面,是值得社会主义借鉴和学习的,这也应该联系着讲,同时还应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有需要完善之处。只有这样,客观如实地进行分析,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否则学生会怀疑乃至否定教师讲的事实。这样,教师想要达到教学目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以至于削弱政治课的战斗力和说服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现实性

现实指时间上的双向现实,实际材料丰富多彩,还有乡土教材,更有周围每时每刻发生的事实。联系实际时间太久,地域太遥远,学生感受不到就成了一种新理论。如果联系的实际是周围的、是学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实际,学生会有历历在目的亲切感,选择这样的实际对于帮助学生解决某些思想问题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讲“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时,笔者选择了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作为实际材料,新学年开始,来自城区的学生觉得自己很不错,弹、跳、唱、讲、画都比农村的学生强,故对这些课的学习满不在乎,时时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发生。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初到大城市,人地两生疏,技能、技巧上普遍比城市学生差,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有自卑情绪,有的想转专业,不想读幼师,有的逃避上这些课。抓住这样的实际,开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与不足,以扬长避短。否则,城区的学生不进则退,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联系新生的这种思想实际,对于稳定学生的情绪、促进教育教学的迅速开展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联系实际舍近求远,其效果只会杯水车薪。

四、理论联系实际要具有自然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建立在和谐、一致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联系实际要自然,切忌牵强附会,不能把联系当成最终目的,更不能搜肠刮肚去胡编乱造,否则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引起学生反感。例如,讲解“量变——质变——量变”原理时,笔者很自然地联系到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品德养成问题,而不是瞎凑合、乱联系。破坏了自然性,只能给学生“政治课是无病呻吟”的感觉,导致学生厌烦,其结果不仅起不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反而觉得多此一举。

五、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启发性

政治课要使学生掌握理论,其途径之一就是用实际材料启发学生去思考、去理解,材料如同一个苹果在树上的位置,太高了摘不够;太低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摘到,难以激起学生成功的欲望。如果刚刚踮起脚就能摘到,其位置最佳。实际材料太简单,学生觉得乏味;太深太难,犹如“哥德巴赫的猜想”,这样的实际虽能开阔学生视野,却无法使学生思考,启而不发。实际材料必须难易适中,学生动动脑子就能举一反三。

理论联系实际应注意的问题,还有许多要探讨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放,理论联系实际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要使政治课教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创新,在新形势下切实做好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工作。

[1]张文丽,严学凤.高中政治的导入艺术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6,(9).

[2]李寒梅.中学政治课程价值取向的反思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3,(4).

[3]李俊.初中政治高效愉悦性课堂建设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6,(15).

[4]谢美英.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探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5]刘丽伟.多元背景下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讨与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6,(12).

(编辑:易继斌)

G641

A

1671-0568(2016)24-0056-02

汪福秀,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学校管理。

猜你喜欢
政治课劳动者理论
劳动者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在云端